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4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4h入院。既往史:吸烟20支/d、高血压10年。查体:T36.8℃,R20min,P90min,Bp160/10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42.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不缓解,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2007年10月20日我院ICU收治了一例胃癌术后合并急性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有关监测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患者女,出生后2天。患儿出生时即发现颈、背、臀部皮肤大片状黑色素斑块,附毛发,部分斑块表面有结节。面、胸、外阴散在粟粒至蚕豆大小黑色斑点及斑片,患儿母亲孕期中无发热及传染病史,未服过任何药物,未接受过放射线照射。患儿系足月顺产,P1L1,新法接生,生...  相似文献   
44.
激光和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我国最常见的眼底病 ,好发于 2 0~ 4 5岁的健康黄种人男性 ,本病发病的确切原因与病理基础仍不明了 ,因而尚无针对性有效药物治疗〔1〕,一般认为激光光凝可使病程缩短。我们使用倍频Nd :YAG固体激光器结合中药治疗本病患者 76例 (93只眼 )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为 1 998年 8月~ 1 999年 1 0月本院眼科门诊拟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而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检查 ,发现有明显渗漏点而确诊者。均做视力、眼前节和眼底检查 ,渗漏点位于黄斑区拱环内不做光凝…  相似文献   
45.
贾万程  侯俭 《眼科研究》2006,24(4):396-396
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预后较差。我们曾遇到2例,应用激光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例1,男,64岁。因右眼视物不清2个月,视物不见并胀痛4 d入院。患者10 d前曾行眼底造影检查见:循环时间延长,31.7 s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并见颞下动脉充盈前峰,72.1 s颞下静脉仍未见层流出现。患者3年前有脑梗塞病史。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彩色多普勒提示:右侧颈动脉粥样斑块形  相似文献   
47.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型及中药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诊断标准并观察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裂隙灯视网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定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行诊断和分型标准。122例(216只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同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视力、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点及血糖的改变。结果:中药组62例(110只眼)有效率为88.18%,对照组60例(106只眼)有效率为12.2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中药在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对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的影响。方法:经临床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现变患者共66例(83只眼)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45只眼)和对照组30例(38只眼)。并对治疗前后眼底发迹视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23.6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_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我科10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报警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护理措施,从而延长了滤器寿命,为今后行CBP治疗的患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止凝血功能变化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PAI-1) 基因启动子区-675 4G/5G 多态性的关系,为临床PCI后预测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86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肘静脉采血,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PAI-1、FⅦc活性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 )、D-二聚体(D-D)含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基因型及不同基因型患者PCI前、后止凝血功能指标。结果:PAI-1 基因型频数分布为4 G/4 G 型48 例(56%),4 G/5 G30 例(35%),5 G/5 G 型 8 例(9%)。4 G 和5 G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3组基因型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PAI-1 4G/4G 基因型患者血浆vWF、PAI-1、FⅦc活性及GMP-140、D-D含量在术后即刻高于术前( P< 0.01);术后24 h PAI-1活性高于术前(P< 0.01),但vWF、FⅦc活性及GMP-140、D-D含量有所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4G/5G基因型及5G/5G基因型的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各项指标较术前明显增高( P< 0.01);术后24 h较术前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 G/4 G 型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PAI-1活性较另两组基因型患者增高更显著( P< 0.01);其他指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具有PAI-1 4 G/4G 基因型患者在PCI后较4 G/5 G型及5 G/5 G 型患者存在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改变,提示PAI-1 4G/4G基因可能是PCI后急性和亚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