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浙江省国医名师蔡宛如教授临证四十载,在治疗肺系病的诊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强调“治病求因,中西合参”,讲究“缓急分治,随证治之”,擅于“活用经方,善用药对”,注重“脏腑同治,非独取肺”,主张“益气活血,贯穿始终”。积累诸多验方医案,文章选取蔡师临证常用之祛风止咳方、宣肺平喘汤、益气平喘汤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42.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呼吸事件特点.方法 对2003年5月~2006年3月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的326例OSAHS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儿童97例,成人229例.为方便统计学处理的可比性,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水平,将所有成人和儿童病例分为一组(AHI 5~20 次/小时)、二组(AHI 21~40 次/小时)和三组(AHI>40次/小时),对同等级的儿童组和成人组对照分析.指标包括儿童组发病年龄分布、儿童组与成人组在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AHI相关性、呼吸事件时间、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最低SaO2、氧减指数以及90%以下氧减事件发生率.结果 儿童OSAHS发病年龄密集在5~6 岁;儿童BMI与AHI无明显相关性(P=0.275);儿童各组SaO2均高于成人各组;儿童二、三组最低SaO2高于成人二、三组,而平均氧减指数以及则低于成人二、三组.结论 儿童OSAHS发病高峰期在5~6 岁,AHI与BMI无明显相关性,呼吸事件持续时间短,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不随病情加重而延长,氧减程度轻,90%以下氧减事件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543.
目的考察在不同数字格式下是否会产生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NARC效应),探讨SNARC效应是否具有广泛性。方法采用2×2×2×4的4因素实验设计,通过0~9的骰子和听力数字的奇偶判断,分别进行测试研究。结果错误率数据占全部数据的2.76%。反应手主效应显著(F=7.66,声〈0.01);数字大小主效应显著(F=6.68,p〈0.01);反应手与数字大小交互作用显著(F=9.58,p〈0.01);奇偶性主效应显著(F=5.78,p〈0.01);奇偶性和数字大小交互作用显著(F=10.78,p〈0.01);刺激材料、数字大小和奇偶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35.56,p〈0.01);其余主效应不显著。在骰子点和听力数字刺激条件下,数字大小与反应手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在骰子点和听力数字条件下都会产生SNARC效应,证明SNARC效应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544.
长期服用抗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其中胃肠副作用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上呕”、“中痞”、“下利”等,跟诊何飞主任门诊期间,将此辨病为“痞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类痞证形成的病因病机,论述何飞主任医师的诊治思路,并加以1例医案进行佐证,探析辩证治疗该类药物相关性痞证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45.
<正>肺结核及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治疗因规范使用抗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其治疗疗程时间长,副反应亦多,其中消化道副反应在治疗期间尤为多见,主要表现腹部胀满,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纳呆厌食等,中医辨此病为“痞证”。何飞教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第五批全国中医优才,杭州市青年名中医,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教学及科研研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类呼吸道疾病。笔者有幸跟诊何飞主任医师,将其辨证治疗抗结核药物相关性痞证的临床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46.
目的:评估不同效价抗-E与Rh表型为CcDEe及ccDEE红细胞,采用手工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出现假阴性发生率情况。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5月意外抗体鉴定为单纯抗-E的23例患者血样。使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抗-E效价测定并分成≤8组和≥16组;用手工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卡式法与CcDEe和ccDEE的红细胞制剂同步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抗-E效价≥16组的患者血浆样本与CcDEe和ccDEE的红细胞分别采用2种配血方法均未出现假阴性结果;(2)抗-E效价≤8组的的患者血浆与CcDEe红细胞配血时:凝聚胺法出现10例假阴性,漏检率90.91%(10/11),而微柱凝胶卡式法出现5例假阴性,漏检率45.45%(5/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与ccDEE红细胞配血时:凝聚胺法出现3例假阴性,漏检率27.27%(3/11),微柱凝胶卡式法未出现假阴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患者检出低效价的具有剂量效应意外抗体时,最佳输血选择应为表型抗原阴性而非仅配血相合的红细胞制剂。  相似文献   
547.
奴卡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有氧放线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泥土、沙滩、泳池等。奴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或破损组织侵入人体引起肺部或软组织的原发化脓性感染,并可经血循环播散至脑、肝、肾等其他器官。奴卡菌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的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因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  相似文献   
548.
张颖  罗金荣  张赟赟  陈锋  何飞  李嘉 《中国药房》2023,(22):2715-2720
目的 建立玉叶金花总皂苷指纹图谱,并进行其肝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方法 取不同产地的玉叶金花药材,以75%乙醇为溶剂,制备10批玉叶金花总皂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10批玉叶金花总皂苷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共有峰指认。采用同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5种三萜皂苷类成分(mussaendoside H、mussaendoside U、mussaglaoside C、mussaendoside G、mussaendoside O)的含量。以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考察玉叶金花总皂苷的肝保护作用,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谱效关系研究。结果 10批玉叶金花总皂苷共有1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分别为mussaendoside H(3号峰)、mussaendoside U(7号峰)、mussaglaoside C(8号峰)、mussaendoside G(9号峰)、mussaendoside O(11号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40~0.991。mussaendoside H、mussaendoside U、mu...  相似文献   
549.
目的 研究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之间的关联,为开展预防性消毒、控制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盐城市2018-2021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和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数据,分析两者关联。结果监测样品共22 524份,总合格率为92.06%,无手足口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总合格率93.59%,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的88.99%(P<0.05)。各监测项目中,无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5.10%,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机构的87.81%(P<0.05);无聚集性疫情机构的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95.56%,高于有疫情机构的86.34%(P<0.05)。聚集性疫情次数为0、1、≥2次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10%、88.66%、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5.56%、87.56%、8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89.88%、89.13%,均高于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86.44%、84.47%),...  相似文献   
550.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心房肌细胞钾通道和缝隙连接蛋白40(Connexin 40,Cx40)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1例AF患者为研究对象,心脏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并切除患者右心耳组织。采用急性酶分离法获取单个心房肌细胞,将心房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10 μmol·L-1替米沙坦)、中剂量组(30 μmol·L-1替米沙坦)和高剂量组(100 μmol·L-1替米沙坦)。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心房肌细胞活力;qRT-PCR检测钾通道相关基因Kir2.1、Kir3.4、Kv4.3、Kv1.5及Cx40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Kir2.1、Kir3.4、Kv4.3、Kv1.5、Cx4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不同剂量组心房肌细胞存活率、Kir3.4、Kv4.3、Kv1.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心房肌细胞中Kir2.1、Cx4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能通过影响钾通道相关基因表达及下调心房肌细胞Cx40表达进而拮抗AF患者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