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目的评估2016-2018年杭州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11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风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杭州市健康人群风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0.42%(801/996),GMC为101.87IU/mL。各年龄组人群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在35.56%(<1岁组)-97.62%(2岁组)之间(χ^2=165.38,P<0.001),GMC在59.52IU/mL(15-19岁组)-210.92IU/mL(1岁组)之间(F=5.75,P<0.001)。在有含风疹成分疫苗(RCV)免疫史人群中,风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分别从免疫后<1年的95.97%、203.42IU/mL下降到免疫后≥10年的85.71%、50.03IU/mL(χ^2=32.11,P<0.001;F=12.77,P<0.001)。结论杭州市健康人群总体风疹抗体水平较高,但随着随年龄增长或RCV免疫后时间延长而下降,需探讨成人风疹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22.
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14年杭州市季节性A (H3N2)流感病毒犘犅1 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变异情况,
揭示其分子特征与遗传进化趋势。方法 对分离得到的78株流感病毒犘犅1 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序
列多重比对、突变位点比较分析和构建进化树等方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78 株流感病毒犘犅1 基因
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蛋白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7.89% ~100.00% 和99.08% ~100.00%,PB1 F2 蛋白短肽
的序列一致性为44.44%~100.00%;PB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A/Texas/50/2012相比,在十多个位
点均发生了氨基酸突变,其中V212M、R215K、E331D、A374S氨基酸突变频率较高;PB1 F2蛋白长度分
析发现了5种不同的PB1 F2 蛋白,其中3 种为全长蛋白(90、87、79)aa,2 种为截断型PB1 F2 蛋白
(52,24)aa;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78株H3N2毒株犘犅1 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均在同一个支系上,与同期流
行季的疫苗株进化关系较近,第三个流行高峰(2014 年6~10 月) 进化关系相对更集中。结论 2013-
2014年季节性A (H3N2)流感病毒PB1蛋白氨基酸位点发生了部分重要突变,病毒犘犅1 基因及其编码蛋
白的遗传进化以及截断型PB1 F2蛋白的集中出现,可能促使病毒的复制能力和毒力发生变化,并最终导
致其流行传播趋势的改变。
关键词:A (H3N2)流感病毒;PB1;PB1 F2;遗传进化
中图分类号:R37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3 0161 07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杭州市库蚊复组抗性相关酯酶Est-β11和Est-β2基因序列,及其与标准抗性系序列的差异及变化情况。方法采集杭州市区库蚊,提取单个蚊虫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酯酶等位基因。然后分别对相应酶型的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PCR扩增出860bp目的条带。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确定酯酶酶型(Est-β11、Est-β2)。测序结果与标准系之间各自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7.8%以上。结论杭州市库蚊复组抗性酯酶Es-β11、Est-β2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与标准抗性系比对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提示这些酯酶Est-β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不易发生变异,有共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24.
2018年杭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18年杭州市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并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描述病例的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 结果:2018年杭州市共检测登革热病例80例,其中输入性病例55例,本地病例2...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2009年7月以来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的变异情况,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发热病人咽拭子样本,经病毒分离培养及亚型鉴定后,用特异性引物扩增NA基因,测序并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 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共检测监测样本1 898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7.9%。期间经历了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高峰。各时间段分离株间NA基因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97.9%~100%,但2010/2011年流行株在进化树上分为两支,且与2009/2010年流行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虽然耐药位点、酶活性位点及其附近氨基酸相对保守,但多个氨基酸变异发生于抗原决定簇上,且增加了NA蛋白茎部第42位糖基化位点。结论结果预示着酶抑制剂类药物对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仍将有效,但在开发新疫苗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开已经发生漂变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估2016—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11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  结果  杭州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9.48%(1488/1663),GMC为851.94 mIU/mL。 各年龄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在58.28%(<1岁组)~98.01%(3~4岁组)(χ2=198.70,P<0.001),GMC在573.44 mIU/mL(<1岁组)~1682.98 mIU/mL(1岁组)(F=23.12,P<0.01)。 0、1、≥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不详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26%、89.19%、93.32%、91.00%(χ2=155.21,P<0.01),GMC分别为418.20、1536.88、966.59、735.17 mIU/mL(F=21.68,P<0.001)。 在有MCV免疫史人群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分别从免疫后<1年的91.59%、1644.70 mIU/mL下降到免疫后≥10年的87.65%、649.03 mIU/mL。  结论  杭州市健康人群总体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人群免疫水平与地区、年龄、免疫史相关,并随MCV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需探讨成人麻疹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27.
杭州市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变迁及毒力基因携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杭州市1994~2003年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性变迁以及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 运用K—B法和PCR,检测90株O139群霍乱弧菌对抗生索的敏感性以及是否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结果 90株O139群霍乱弧菌中无丁胺卡那耐药的菌株,13株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对氨苄青霉索、复方新诺明分别有5年和6年的耐药率为100%;2002、2003年耐药谱增加到7种。87.87%的O139群霍乱弧菌同时携带ctxA、tepA毒力基因。结论10年来分离自杭州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O139群霍乱弧菌是否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在对抗生素敏感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8.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2022年3月杭州市发生在余杭区物流园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此次聚集性疫情由1例发热门诊主动就诊的病例发现, 疫情历时8 d, 共发现病例58例, 其中男性40例, 女性18例;年龄为(33.29±12.22)岁;工人53例, 学生2例, 农民、老师和待业人员各1例;主要分布在杭州市的余杭区(48例, 82.77%)和上城区(7例, 12.07%)。实时再生数最高是在3月10日为2.31, 于3月15日降至0.37。指示病例测序结果与韩国2022年3月4日上传的1条序列100%同源。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自浙江省杭州市腹泻婴儿中分离的1株大肠埃希菌O157:H7(HZ1-11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ATB1525细菌半动化生化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应用O157特异性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H7特异性抗血清试管凝集试验、以及PCR检测O抗原特异性rfbE基因和H7特异性fliC基因,进行菌株血清型的鉴定.应用多重Real-timePCR和常规PCR检测stx1、stx2、hly和eae毒力基因.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与国内代表菌株进行比较.ATB1525药敏检测仪和纸片法检测菌株的抗药性.结果:细菌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山梨醇阴性.血清型为O157:H7.毒力基因stx2、hly和eae均阳性,stx1阴性.PFGE谱带同江苏分离O157:H7菌株几乎完全相同,带型的相似度为97%.结论:该菌株为浙江省首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O157:H7,与国内近年在江苏等地流行的STECO157:H7菌株密切相关.STEC O157:H7已开始对浙江地区的人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特点,并对防控工作予以总结和评价,为集体单位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两起疫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测序。  结果  两起疫情均发生在幼儿园,A幼儿园发病21例,持续11 d,B幼儿园发病43例,持续33 d,流行曲线呈现增殖模式。病例集中在托班和小班,年龄2~4岁为主。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未发现重症病例。采集病例上呼吸道标本检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对4份标本进行测序,为B亚群。  结论  幼儿园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时要考虑呼吸道合胞病毒,注意与其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的鉴别,控制措施要严格,避免疫情长久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