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肝胆双清口服液中丹皮酚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肝胆双清口服液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岛津VP-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丹皮酚线性范围为0.11-0.54μg,平均回收率99.8%,RSD为2.1%。结论: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肝胆双清口服液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梅花鹿鹿茸中蛋白的分离纯化和促进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提取鹿茸蛋白,蛋白组分经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 S-200和Affi-gel Blue Gel柱色谱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3个单-蛋白化合物CNTPI、CNTPⅡ、CNTPⅢ。结合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7018×10^4、4.3749×10^4、2.3855×10^4。分析了CNTPⅢ的氨基酸组成,采用Edman测序法测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GDRGTAAKHALDEEP。CNTPⅢ具有促进小鼠海马神经细胞(HT22)增殖的作用。结论CNTPⅢ是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新蛋白。  相似文献   
63.
紫丁香叶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紫丁香叶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提取方法下所得紫丁香叶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选出紫丁香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而设定正交实验,来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次,加醇量为每次13倍量.结论 此工艺安全、成本低,得到的总皂苷含量高,可作为提取紫丁香叶生产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选旗参枸杞颗粒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能力。方法:以总多糖、总皂苷、黄芪甲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以提取时间、次数、温度、溶媒量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旗参枸杞颗粒水提工艺;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对旗参枸杞颗粒提取物进行免疫活性研究。结果:优选最佳水提工艺为:回流时间1.5h,溶媒量4倍,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2次;旗参枸杞颗粒提取物可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结论:优选后的水提工艺科学可靠,为旗参枸杞颗粒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5.
山苦菜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镇痛抗炎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阑尾炎、跌打损伤等。通过查阅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文献,发现迄今为止从山苦菜中已分离得到近百种化合物,其中以愈创木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并从山苦菜全草中分离出多种全新的愈创木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8-epicrepioside,ixerochinolide,ixerochinoside,chinensiolides A,B,C,D,E,F,G,H,I,J,K,L,此外,还有黄酮类、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苦菜及山苦菜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保肝,抗氧化,抗烟碱,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作用,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另外,山苦菜作为民间药材,多以复方药物治疗疾病,并申报多项专利,在食品饮料、保健茶、复合饲草猪饲料等方面也申报了专利。为了合理利用我国的药用资源,笔者将近年来有关山苦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希望对山苦菜的深入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以MCF-7、PC3M、ACC、A549、SW620几种肿瘤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体外加入黄花草木犀总皂苷,研究黄花草木犀总皂苷对几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黄花草木犀总皂苷对5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黄花草木犀总皂苷对MCF-7、PC3M、ACC、A549、SW620肿瘤细胞株均有细胞毒作用,但对正常细胞株的毒性作用则明显较低,对MCF-7、PC3M、ACC、A549、SW620作用72 h时的IC50分别为0.45、0.73、1.05、1.17、1.19 mg/m L。结论黄花草木犀总皂苷能有效抑制5种肿瘤细胞株增殖,且对正常细胞株毒性较小,筛选出对黄花草木犀总皂苷最敏感的肿瘤细胞株为MCF-7、PC3M肿瘤细胞,值得进一步开展基础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7.
赵爽  严铭铭  赵大庆  黄耀玲  唐灿 《中成药》2011,33(2):348-350
目的:筛选小飞蓬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以小飞蓬总黄酮及槲皮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小飞蓬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优化工艺制备的小飞蓬中总黄酮及其精制产品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确立了小飞蓬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以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h.抗氧化实验表明,当总黄酮含量达到28.7%、53.2%及77.5%时,对DPPH的IC50值(1C50表示为当达到50%清除率时,单位质量抗氧化剂所清除DPPH的质量)分别为3.58、6.17及8.00.结论:小飞蓬总黄酮设计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体现了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8.
叶豆丹  严铭铭  赵爽  邵帅  万志强  展月 《中国药房》2011,(39):3695-3696
目的:建立测定小飞蓬总黄酮(总黄酮含量为76.52%)中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结果: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进样量均在0.52~1.17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9);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3%、96.57%和97.33%,RSD分别为1.44%、0.80%和1.72%(n均为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有效控制小飞蓬总黄酮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软胶囊制备工艺的考察实验。采用正交试验,通过对浸膏粒度,助悬剂、润湿剂用量的考察,对内容物的处方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软胶囊内容物的处方为:200目浸膏粉:大豆油:蜂蜡:磷脂(1∶1.4∶5%∶4%)。对不同条件下囊皮的溶解性能进行考察,确定囊皮的处方为:眀胶:甘油:PEG400:柠檬黄(1∶0.5∶0.075∶0.08)。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HPLC测定黄芩和半夏不同配伍比例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变化,以探讨中药药性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建立黄芩与半夏配伍[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配伍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大小。结果:黄芩苷质量浓度在0.010 25~0.102 5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21%(n=9),RSD 2.0%;黄芩配伍半夏后[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和黄芩单煎后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4.018,63.6805,0.581,62.529 mg.g-1。结论:黄芩配伍半夏后黄芩苷的HPLC检测方法可靠、稳定、重复性好。不同比例配伍后黄芩苷的溶出量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以热为主配伍(6∶9)对黄芩苷的溶出影响最大,溶出最低,体现了中药药性配伍中以半夏的温热之性抑制黄芩之寒凉之性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