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乌拉尔甘草皂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陶伟伟  段金廒  杨念云  李建萍  唐于平  严辉 《中草药》2013,44(12):1552-1557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乌拉尔甘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uralsaponin C(1)、uralsaponin D(2)、licorice-saponin A3 (3)、uralsaponin F (4)、22β-acetoxyl-glycyrrizin (5)、24-hydroxyl-licorice-saponin E2 (6)、licorice-saponin E2 (7)、licorice-saponin G2 (8)、22β-acetoxyl-glyrrhaldehyde (9)、3β-O-[β-D-glucuron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glycyrretol (10)、araboglycyrrhizin(11)、licorice-saponin J2 (12)、甘草酸(13)、单葡糖醛酸基甘草次酸(14).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的半数抑制率(IC50)均大于100 μmol/L,化合物2、6~8、13的水解后苷元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18.3~41.6 μmol/L.结论 化合物14是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均无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2、6~8、13水解后苷元细胞毒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2.
段金廒  宿树兰  严辉  郭盛  刘培  钱大玮  吴启南 《中草药》2013,44(10):1219-1225
药材初加工是药材生产与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加工方法和技术体系.药材初加工环节中的“发汗”方法是部分根及根茎类、皮类、菌核等药材在干燥加工过程中采用的独特处理方法,既有利于药用部位内部水分向外分布易于干燥,同时又调节和促进着生物组织中的酶系统与微生物群落活力,启动或加速了初生/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转化与化学转化过程,直接影响着药材品质的形成.对药材初加工“发汗”方法形成的历史源流、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一独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酶活变化及其物质转化机制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阐明药材初加工“发汗”原理,为合理地制定药材初加工技术标准及其SOP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对收集的不同批次乳香药材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采用GC-MS法对乳香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HPLC-PDA法分析乳香中非挥发性成分,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SPSS16.0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GC-MS分析鉴定了乳香挥发油中的12种挥发性成分,相似度分析表明收集于广东药材公司乳香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相似系数为0.940);其次为收集于云南药材公司和南京药材公司的乳香样品相似度较高(相似系数为0.93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中二萜烯类成分对乳香质量影响最为显著。乳香非挥发性成分相似度分析表明:收集于云南药材公司和广东药材公司的样品相似度最高(相似系数为0.972);其次为收集于广东药材公司和南京药材公司的样品,相似度也较高(相似系数为0.960);主成分分析表明非挥发性成分中乳香酸类成分对乳香质量影响最为显著。综合评价结果认为:收集于广东的乳香药材质量较其他省区收集的乳香药材为优。结论:研究结果为乳香药材的质量控制评价提供了一定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96例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BGC-823、HGC-27)中胃肠富集Krüppel样因子(Gut-enriched Krüppel-like factor,GKLF)、肠道富集Krüppel样因子(Intestinal enriched Krüppel-like factor,IKL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 法检测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GKLF mRNA及IKLF mRNA 的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GKLF、IKLF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GKLF mRNA水平低于正常胃黏膜,IKLF mRNA水平高于正常胃黏膜(P均<0.0001),GKLF mRNA、IKLF mRNA的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胃癌组织中GKLF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IKLF蛋白阳性率则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均=0.001);GKLF、IKLF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无关,但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pTNM分期相关(P=0.001)。胃癌细胞株中GKLF mRNA及蛋白水平低于人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 1,IKLF mRNA水平及蛋白则高于细胞株GES 1(P均<0.05)。结论 GKLF、IKLF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检测GKLF、IKLF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85.
李鹏辉  吴啟南  严辉  包胜  朱邵晴  郭盛  黄胜良  汪国强 《中草药》2018,49(18):4293-4301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干姜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的影响,探讨干燥过程中干姜成分的动态变化和水分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干姜中的多元功效成分,以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α-姜黄烯、(E)-β-金合欢烯为指标,对不同干燥方法所得干姜进行综合评价;利用Weibull函数模拟干姜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动态变化结合成分动态变化,探讨干姜干燥过程的原理。结果 12种干燥方法对干姜中多元功效成分有一定影响,干燥过程各成分呈波动变化,Weibull函数模拟干姜干燥过程的r2均大于0.990。以控温鼓风60℃干燥所得干姜较优;含水量范围6%~15%为干姜加工的适宜水分;干姜干燥过程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与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较好的模拟干姜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对干姜干燥过程的预测、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使用现代干燥技术干燥干姜药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优化复方银杏叶制剂中银杏酸(GA)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白果新酸对照品结合总银杏酸对照品定位,采用HPLC测定复方银杏叶制剂中5种银杏酸成分总含量,并比较石油醚提取/甲醇溶解、甲醇提取/氯仿萃取和甲醇提取/正己烷萃取法对制剂中银杏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以甲醇浓度、溶剂体积、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总银杏酸含量测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与优化测定方法。结果:甲醇提取/正己烷萃取法对复方银杏叶制剂中总银杏酸的提取精制效果最好。响应面法分析显示,提取溶剂及溶剂体积对总银杏酸含量值具有显著性影响(P 0. 01),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85%甲醇,溶剂体积为100 m L,提取时间为1. 8 h,在此条件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7. 7%,精密度RSD为1. 42%。结论:HPLC简便可行,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复方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7.
不同贮藏条件对白芍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白芍的最佳贮藏条件.方法 对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白芍饮片和未切片白芍根茎进行芍药苷含量、含水量、霉变率监测,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并观测不同包装材料对白芍贮藏的影响.结果 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芍药苷含量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温度、湿度越低芍药苷含量降低越少.白芍含水量、霉变率与湿度关系密切.塑料袋和真空包装防潮效果好.结论 白芍贮藏以低温、低湿,塑料袋或真空包装为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以2013年1月—2023年7月我国中药材市场当归价格指数数据为基础,采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ARCH)类模型分析当归价格指数波动阶段性特征,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探讨造成当归价格指数出现非周期性异动的影响因素,为引导当归市场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利用Eviews 10.0软件对127个当归价格指数原始样本数据进行平稳序列处理,构建ARCH类模型,检验数据的聚集效应和杠杆效应,分析风险收益特点,并完成价格指数拟合和趋势预测。结果 当归价格指数波动呈现波动集簇并具有“长期记忆性”,且存在不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利空消息”的影响程度大于“利好消息”,价格指数拟合结果预测未来仍将呈上涨趋势,不排除非周期性异动可能。基于实证结果和调研数据分析可知,产业外部环境、政策配套机制的完善程度、外部资本进入以及供应端集约化水平成为现阶段对当归价格指数波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 当归价格指数在中长期仍会震荡,可通过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快中药集采政策配套机制落地;建设产业大数据平台,发挥市场调...  相似文献   
89.
目前对药品优惠差价收入,大体有4种核算形式:一种是主张将优惠差价纳入“其他收入”核算;第二种是在“药品进销差价”一级科目下,增设一个一级明细科目——“药品优惠差价”,并相应设置“药库药品优惠差价”和“药房药品优惠差价”两个二级明细科目来进行核算;第三种是在购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医疗卫生单位差旅费开支猛增,公用经费紧缺,费用支出结构不合理,投入与费用不成比例,严重加剧了医院的经济负担。我市第三人民医院从1987年到1992年6年间差旅费开支累计为64万余元,占公务经费51%,最高的一年达25万余元,平均每年递增16.7%。1992年比1991年差旅费上升62%。经过长期探索,我院今年以来实施差旅费开支“总额控制,限额管理,动态平衡”的管理机制,有效地遏制了差旅费猛增的势头。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