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回顾分析云浮市区近10年剖宫产的具体情况,为更好控制该地区的剖宫产率提出有效的调控措施。方法:分析1999~2008年云浮市区剖宫产率的变化及手术指征的变迁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率的高峰期在2000~2004年间,最高为2004年(40.2%),自2005年起稳定在34.3%~35.8%之间;社会因素为新增的手术指征,并且有成为主要指征之一的倾向。结论:放宽剖宫产指征不能持续有效降低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而并发症有所增加。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孕产期监护,改变接产模式,及时有效地控制剖宫产率对于保证和改善产科质量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钙网织蛋白(CRT)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活动期RA 患者、骨性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血清以及RA 和OA 患者关节滑膜液中CRT 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CRT 在RA 和OA 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模型,分别采用MTT 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构建体外血管生成的三维模型检测 CRT 在HUVECs 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中的作用。结果RA 组血清中CRT 含量([ 6.4±3.1)μg/L]明显高于OA 组([ 3.7±0.9)μg/L]及HC 组([ 3.4±1.0)μg/L];RA 组滑膜液中CRT 含量([ 6.9±3.4)μg/L]明显高于OA 组([ 3.9±0.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RT 在RA 滑膜组织中高表达,主要位于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内外等,而OA 滑膜组织中CRT 仅见极少量的表达。MTT 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体外血管生成三维模型检测结果显示,CRT 具有明显促进HUVECs 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作用。结论CRT 在RA 患者血清、滑膜液及滑膜组织中表达均升高,CRT 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参与RA 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3.
<正>IL-37作为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的新成员,与IL-1家族成员拥有类似的β链结构。重组IL-37前体通过蛋白酶-1剪切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成熟的IL-37。IL-37是目前唯一没有发现鼠同系物的IL-1家族成员。研究人员在骨髓、肝脏、胸腺、肺等组织中均检测到IL-37的表达,并且发现其参与了多种炎症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IL-37对多种类型细胞的免疫反应也发挥了抑制作用。本文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贫血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孕妇401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情况,分为单纯亚临床甲减组(Ⅰ组)161例,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组(Ⅱ组)8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Ⅲ组)158例。对比3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羊水过少发生率、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小于孕龄儿出生率。结果:Ⅰ组和Ⅱ组孕妇剖宫产率及Ⅱ组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均高于Ⅲ组(P<0.05)。3组孕妇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增加了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贫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可溶性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高活性重组人PSA及多克隆抗体,为临床相关疾病的监测、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材料。方法:构建可溶性表达载体pET-S1-S2-PSA质粒,采用化学法将pET-S1-S2-PS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IPTG诱导BL21(DE3)细胞表达rPSA,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rPSA,经Western印迹鉴定后免疫大耳白兔制备PSA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与结论:构建了可溶性表达载体pET-S1-S2-PSA,获得了可溶性高表达rPSA的BL21(DE3)细胞株,并制备了可特异性结合天然PSA的抗体,其效价在1∶20000以上。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EUSA试剂盒及一种检测血清EP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其临床检测方法学进行研究。方法EPO抗体用缓冲液稀释,150μL/孔滴加到96孔板,用以包被。以正常人血清和临床血清为标本,用ELISA法观察其灵敏度、回收率、线性试验、稳定性。结果最佳包被抗体浓度为1:600,最佳抗原工作浓度为1:100,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5000。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17x+0.3002,r=0.9710,P〈0.05。灵敏度为0.46U/L,高、低浓度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74%、104.78%。血清标本20、80U/L批内变异分别为3.044%、7.964%,批间变异分别为1.379%、12.915%。结论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EPO,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良好,为临床快速、准确、方便检测EPO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建立试剂盒,并且对其临床检测方法学进行研究。[方法]EPO抗体包被96孔板,以正常人血清和临床血清为标本,用ELISA法观察其灵敏度、回收率、线性试验、稳定性。[结果]最佳包被抗体浓度为1:600,最佳抗原工作浓度为1:100,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5000。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17x+0.3002,相关系数r=0.9710。灵敏度为0.46mU/ml,高低浓度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74%、104.78%,批内变异为3.04%~7.96%,批间变异则为1.38%~12.92%。[结论]该方法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EPO的ELISA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良好,提供了临床上快速、准确、方便检测EPO的工具。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为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具经双侧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头颈部标本。结果(1)颞浅动脉从腮腺上缘穿出上行,距外眦平面上方1.18±0.12 cm处分为额、顶2支,额支起始处外径为1.63±0.12 mm,主干长4.70±1.42 cm,顶支向后上走行,分布于颞区和顶区,起始处外径为1.44±0.14 mm。颞浅静脉伴行在颞浅动脉的后方。(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下三角内,其大小为:长3.06±0.57 cm,宽1.80±0.21 cm,厚1.51±0.43 cm。在下颌下腺内侧面的前端有下颌下腺导管穿出,其上方有舌神经,下方有舌下神经与之并行;滋养下颌下腺的动脉来自面动脉、颏下动脉、舌动脉等。其中最主要的血供来源为面动脉。面静脉是下颌下腺静脉回流的主要血管。结论成功施行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的手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