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了解自行设计开发的三维骨牵张器的成骨效果。方法:成年山羊6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牵引,以0.6 mm/次、2次/d的速度牵引,牵引期为17~18 d,牵引高度20 mm左右。牵引完毕后1、2及3个月各处死2只动物获得标本,进行大体标本、普通X-ray和CT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山羊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张成骨延长实验动物模型。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X-ray观察结果显示:牵引间隙逐渐变模糊,骨牵引器固位良好,下颌骨在解剖关系状态下位完成骨缺损修复,固定期2周放射影像可见新骨生成,1个月可见骨样结构,2~3个月骨质修复完成。CT观察结果显示:在牵引的区域,新生成的骨的质和量都非常的好,与原来的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我们自行设计的三维牵张器,制作简便,易于控制,可以稳定成骨,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2.
<正>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简称AS细胞)是干细胞研究的两个主要领域。相比而言,ES细胞是全能干细胞,但存在免疫排斥和伦理学争论;而AS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不同种植体长度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修复体上部结构、天然牙等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对模型施加200N垂直向集中的力和200N颊舌向集中的力,运用CT扫描、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等手段,对比观察不同长度的种植体对天然牙及其修复体上部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经标记模板定位后颌骨种植区多层螺旋CT(MSCT)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名志愿者佩戴标记模板,经MSCT扫描后,应用牙颌专用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前牙唇舌侧龈缘中点间的距离,采用SPSS17.0软件包与游标卡尺手工测量的唇舌距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各牙位唇、舌侧龈缘中点间距离CT测量值与游标卡尺测量值的差值范围为-0.04~0.21mm,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标记模板定位后,颌骨种植区高分辨率CT测量距离与实测距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为活体颌骨种植区精确测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支架材料活性磷酸钙骨水泥(active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PCPC)及其与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体在裸鼠体内的成骨性能.方法:抽取Beagle犬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BMSCs并通过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成骨表型.体外构建BMSCs/A-PCPC复合体,并行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将复合体植于裸鼠背部皮下,同期植入单纯A-PCPC作为对照组.术后2、4、8周取材,HE染色,进行组织学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ALP染色阳性,Von 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贴附于材料表面及孔隙表面生长.HE染色显示,2周时,复合体组可见少量编织骨,单纯材料组成骨较少.4周时,复合体组可见编织骨向小梁骨转化,单纯材料组可见大量骨样组织.8周时,复合体组新骨趋于成熟,单纯材料组骨成熟度较差.结论:A-PCPC支架接种BMSCs后显示良好的成骨活性,能够促进未成熟骨矿化.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6.
变性型涎腺肿大也叫涎腺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大唾液腺肿块,多发于腮腺,临床病理特征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1例52岁男性变性型涎腺肿大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107.
上颌后牙区解剖的特殊性导致上颌后牙缺失后骨量丧失严重,成为临床上种植义齿修复的主要障碍,上颌窦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主要方法,可为种植体植入提供充足的骨量,本文就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种植前牙槽嵴保存的动物模型,观察应用组织工程骨进行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方法:抽取Beagle犬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准备活性磷酸钙骨水泥(active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PCPC),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活性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体(BMSCs/A-PCPC)的复合物。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一侧植入BMSCs/A-PCPC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自体骨组、单纯A-PCPC组)。于术后1 d及术后4、12周进行X线片观察及CT扫描分析。并于12周时取牙槽窝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4周X线片观察,BMSCs/A-PCPC复合物组较单纯A-PCPC组、自体骨组密度高。12周时硬组织切片检测,BMSCs/A-PCPC复合物组成骨活性高于其他各组。螺旋CT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牙槽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吸收。12周时,A-PCPC组牙槽嵴高度的减少值较对侧的单纯A-PCPC组、自体骨组、空白组牙槽显著降低(P<0.05)。结论:建立的种植前牙槽嵴保存的动物模型合理可行,BMSCs/A-PCPC复合物可以作为种植前牙槽嵴保存的组织工程骨材料。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构建下颌第一磨牙平台转移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男性下颌骨1例进行螺旋CT扫描,将得到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中,建立下颌骨及牙齿的三维几何模型,并用Geomagic studio12软件进行曲面优化;利用UG NX6.0软件建立平台转移种植系统(韩国DIO种植体系统)的三维几何模型;最后将各部分模型导入Hypermesh10.0软件中进行装配组合、网格划分以及材料属性赋值.结果 成功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平台转移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与实际模型有高度的几何相似性,其网格质量较高、力学性能好.结论 结合CT扫描技术和多种有限元建模软件能够快速、精确地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平台转移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后续平台转移种植体进行有效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