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儿科急诊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加强急诊护士知识的培训,改善健康教育形式等方法提高小儿急诊健康教育水平.结果 通过对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急诊护士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加了患儿及家属的卫生知识.结论 急诊儿科的特殊性致急诊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健康教育即教会家属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对护士的信任度,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河北省麻风复杂性溃疡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和药敏分析。方法对21处复杂性溃疡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检查。结果在21处培养复杂性溃疡标本100%存在感染,21例均合并细菌感染(100%),感染菌株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6.2%,其次是肠杆菌(28.2%),肠球菌(25.6%)。外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莫匹罗星耐药率最低,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5%,肠杆菌18.2%,肠球菌20%。结论复杂性麻风溃疡伴随细菌感染的概率很大,外用莫匹罗星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人体产生的抗-D抗体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 鉴定误输RH(D)阳性血的D阴性患者的RH血型;通过多种方法检测抗-D抗体的效价;比较患者误输血5d、1个月、6个月后血浆中抗体的效价变化;采用ADCC实验研究白细胞表面FC受体对免疫复合物的识剐作用;补体结合实验研究免疫复合物对补体的激活作用。结果 患者RH血型为deeee,血浆仅含IgG类抗-D抗体;检测抗-D抗体时,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得出的效价最高;抗体浓度在误输血1月后显著增高,半年后明显下降;ADCC实验、补体结合实验证实抗-D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能诱导白细胞或激活补体,破坏、溶解红细胞。结论 人体产生的抗-D抗体在体外试验中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此外,在常规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中,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对抗-D抗体的检测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到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于宫外孕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缩短,临床效果明显较好。结论:腹腔镜手术作为新兴的技术,在治疗宫外孕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考虑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观察基于大肠主津理论从肺论治肠燥津亏证便秘的效果及对(SCF)/c-kit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肠燥津亏证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麻仁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基于大肠主津理论从肺论治,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5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中医症候疗效、疾病总疗效,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患者的结肠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排便难度、大便性质、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中医症候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 05。观察组的疾病总有效率、中医症候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结肠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P0. 05;对照组治疗后的结肠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于大肠主津理论从肺论治肠燥津亏证便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这可能与从肺论治可有效调畅肺气,提高结肠SCF、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SCF/c-kit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9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干预前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优选最佳模型,为防范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提供适宜评估工具。方法 选取苏州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1 105名老年人,随机分为训练集773人和验证集332人。基于训练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伯努利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K邻近算法和支持向量机6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6种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评价和比较。基于最优算法构建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评分表,并对评分表进行验证。结果 训练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识别出13个危险因素,6种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24~0.889,敏感度0.721~0.849,特异度0.700~0.837,约登指数0.498~0.674;随机森林模型为最佳模型,基于此模型构建的老年人认知衰弱评分表得分范围0~180分,内、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0.831,最佳截断值为75分。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性能最好,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差。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评分表可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