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了解不同矫治力作用下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及牙根吸收情况,探索应用Micro?CT研究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矫治力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220~270 g),分别施以10 g (10 g力组)、30 g力(130 g力组)拉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于加力后第3、7、14、28天处死动物,使用Micro?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及周围牙槽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计算加力28 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的表面凹陷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加力后发生牙齿移动,10 g力组在加力14 d内,牙齿移动量小于30 g力组(P =0.039),在加力28 d时大于30 g力组(P<0.05)。加力28 d,10 g力组、30 g力组的牙根表面凹陷总体积高于对照组(P=0.004),30 g力组产生的牙根表面凹陷总体积高于10 g力组(P<0.001)。结论 Micro?CT可以对牙齿移动及牙根吸收进行可靠评价及量化分析。加力后28 d,10 g力组移动量较30 g力组大,相应产生牙根吸收较30 g力组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MK1附着体修复老年患者单侧远中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K1附着体为23例单侧后牙游离缺失的老年患者进行修复治疗,经过8-44个月的随访,从主观感受、临床及X线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对MK1附着体义齿的美观舒适性、固位力、咀嚼效能均感到满意;21例患者认为其摘戴方便。经配对t检验,MKl附着体义齿与原可摘义齿相比在美观舒适性、固位力、咀嚼效能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而在摘戴方面基本没有差别妒〉0.05)。2例患者出现了牙龈炎症,牙周治疗后炎症消失。3例患者进行了义齿可摘部分的重衬,其余患者基牙及缺牙区牙槽嵴无异常。结论:MK1附着体义齿稳定及固位性能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老年患者单侧后牙游离缺失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牙周炎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7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体检为健康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参照组,均给予其血清HS-CRP检测,对其检测水平进行分析;将研究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观察不同程度的牙周炎血清HS-CRP水平;给予研究组患者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牙周炎血清HS-CRP水平。结果对比两组血清HS-CRP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程度牙周炎血清HSCRP水平发现,轻度<中度<重度,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的牙周炎血清HS-CRP水平发现,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与血清HS-CRP的关系密切,其可作为牙周炎临床诊断、病情划分及疗效判定的参照指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存缺损达龈下残冠的方法.方法 对40例49颗缺损达龈下的前牙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使用牙胶进行牙龈成形后再常规核桩冠修复.随访2年半,从患者临床指标方面对修复体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9颗患牙中, 47颗成功, 2颗失败.患牙牙周情况良好,仅有3例牙龈红肿.失败的2例患者为深覆牙合,重新修复后固位良好,继续随访1年未脱落.结论 利用牙胶对牙龈成形,保存了牙龈的连续性及美观,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对保留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舌侧固定保持器固定松动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因牙周病或创伤导致前牙松动的患者,首先进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并调,治疗3个月后前牙仍松动者采用直径0.0195英寸三股弹性不锈钢麻花丝及流动树脂进行尖牙到尖牙间固定,每3个月复诊,根据牙周状况选择相应治疗方法(如洁治和/或刮治甚至牙周手术等),观察12个月。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以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5例患者中有2例因树脂部分脱落需要重新粘接,所有患者观察期间松动牙均变得稳固,咀嚼效率明显提升,治疗1年内的成功率为92%。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舌侧固定保持器固定效果满意。结论舌侧固定保持器作为牙周夹板固定松动前牙效果可靠、操作简单、美观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龈下刮治配合补肾固齿丸对中、重度牙周炎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纳入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位患者选择2颗指数牙。所有患者试验前均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试验组同时给予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日,连服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指数牙的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其牙槽骨平均灰度值(MGVs)。结果:试验组BOP阳性率、PD和A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MGVs升高(尸〈0.05)。对照组治疗后BOP阳性率和PD明显降低(P〈0.05),但AL及MGVs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对中、重度牙周炎的短期疗效有显著差异@〈0.05)。结论:龈下刮治配合口服补肾固齿丸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龈下刮治组,可能与补。肾固齿丸能促进牙槽骨新骨形成、降低AL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