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动态观察种植体植入后非负荷期不同时间种植体周围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与护骨因子的表达规律.方法 建立Beagle犬牙种植动物模型,分别观测种植体植入后第3、7、15、30、60和90天种植体周围的骨改建情况.取种植体周围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硬组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 骨改建的最活跃期为种植体植入后的第7天,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中的两种因子水平均随植入时间增加,第7天达高峰(护骨因子/RANKL mRNA 2.15±0.01),而后均逐渐降低.结论 RANKL与护骨因子在种植体周围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变化规律与骨组织改建过程一致;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骨改建的活跃期大约在种植体植入后第7天.  相似文献   
82.
骨缺损是临床常见问题,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在骨缺损处充填自体骨、异体骨、人工合成骨替代品等进行修复,但临床效果均不十分理想。以脂肪源性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骨组织工程在修复骨缺损这一难题上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将从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来源、分离纯化、鉴定、影响因素、示踪方法、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采用MTT法比较臭氧水溶液与临床常用根管冲洗液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应用碘量法测定一种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水溶液的最高浓度。体外培养L929细胞,分别以2.15mg/L臭氧水溶液(实验测得最高浓度臭氧水溶液)、3%过氧化氢液、1%次氯酸钠和17%EDTA液作用于细胞6h、12h和24h,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不同组细胞增殖度,测定各组细胞活性。结果:试验用臭氧发生器所产生最高浓度臭氧水溶液浓度约2.15mg/L;MTT实验结果显示,2.15mg/L臭氧水溶液对L929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3%过氧化氢、1%次氯酸钠和17%EDTA液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且随时间延长表现出更强的细胞毒性。细胞毒性按1%次氯酸钠、3%过氧化氢、17%EDTA顺序递减。结论:2.15mg/L臭氧水溶液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显著低于临床常用的其他根管冲洗剂。  相似文献   
84.
目前种植技术在无牙颌患者中应用广泛,但随之亦发现种植固定义齿的一些不足,所以种植覆盖义齿应运而生,并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在固位方式、种植体的数量和植入部位等方面该如何选择和把握呢?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的分析方法,研究受力状态下的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状况,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拟为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均匀,优化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种植覆盖义齿的远期成功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的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析粪肠球菌的检出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需要进行根尖外科手术的单根管患牙42颗,记录症状和体征,采集根尖生物膜样本,各样本均采用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检测粪肠球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对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差异及其与患者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生化鉴定和PCR检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4%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发现在疼痛组粪肠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无疼痛组(P<0.05)。结论 PCR检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检出率较高,且粪肠球菌的检出与疼痛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刘利苹  柳忠豪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74-3274
目前,随着修复材料与粘结技术的不断进步,那种通常的纤维桩与树脂类核合用几乎能应用于所有的残根残冠情况,从而使保存残留牙体组织较少的失活牙已经成为可能,但对于因多种原因而形成的漏斗状根管口的残根,情况则不是很理想。我们在临床中利用可塑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Mini-Cex量表在口腔住院医师全冠修复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应用于住院医师全冠修复治疗的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利用Mini-Cex量表对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冠修复治疗的临床能力评估。结果:共完成评估30人次,PDCA循环前后,住院医师全冠修复治疗的操作技能、牙体制备、模型制取、临时冠制作4个方面的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较培训初期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Mini-Cex量表是一种可以有效评估并改进住院医师临床培训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田军  柳忠豪  王香爱 《华西医学》2007,22(3):486-487
目的:探讨反向Twinblock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错8例,对矫正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正后前牙覆盖平均增加6.66mm,∠ANB平均增加2.68°,PNS-A′长度平均增加1.63mm;下颌升支长度平均增加5.16mm,∠NSAr增大0.98°;上中切牙唇倾度加大,位置前移;但下颌体长度的改变、下颌平面角改变及后前面高比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反向Twinblock矫治器可使上切牙唇倾、位置前移;在治疗期间能促进上颌骨的发育,抑制下颌体的发育,促进下颌升支的增高;反向Twinblock矫治器的对上下颌骨的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反向Twinblock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功能性Ⅲ类错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错8例,对矫正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正后前牙覆盖平均增加6.66mm,∠ANB平均增加2.68°,PNS-A′长度平均增加1.63mm;下颌升支长度平均增加5.16mm,∠NSAr增大0.98°;上中切牙唇倾度加大,位置前移;但下颌体长度的改变、下颌平面角改变及后前面高比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反向Twinblock矫治器可使上切牙唇倾、位置前移;在治疗期间能促进上颌骨的发育,抑制下颌体的发育,促进下颌升支的增高;反向Twinblock矫治器的对上下颌骨的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
拔牙后导致上颌窦穿孔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对穿孔口直径>5 mm或伴有上颌窦炎症的穿孔一般需要修补,传统的上颌窦穿孔修补主要包括手术法和非手术法。近几年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口腔种植技术的普及,产生了可吸收材料填充和生物膜夹层等新兴技术,这些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很多传统上颌窦穿孔修补技术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