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高危新生儿的听力变化和特点。方法 2008年至2010年对复筛时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23例高危新生儿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以及高频声导抗(high frequency tympanometry,HFT)检查,对ABR异常的患儿在6月龄时复查。结果 3月龄和6月龄时DPOAE各频率基本引出,HFT均为单峰。3月龄时23例患儿中5例双耳ABR反应阈≤35dB nHL,余18例(30耳)单耳或双耳ABR异常,其中8耳可辨出波Ⅰ、Ⅲ、Ⅴ,反应阈40~60dB nHL;15耳只引出波Ⅴ,反应阈70~97dB nHL;7耳97dB nHL声刺激下无波形引出;符合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诊断12例,双耳8例,单耳4例。ABR异常的18例(30耳)6月龄复查时,1耳反应阈≤35dB nHL,29耳反应阈异常,其中,6例(11耳)ABR反应阈降低,1例(2耳)反应阈升高;29耳中14耳可辨出波Ⅰ、Ⅲ、Ⅴ,反应阈40~60dB nHL;11耳只引出波Ⅴ,反应阈70~97dB nHL;4耳97dB nHL未引出波形;符合AN诊断9例,双耳4例,单耳5例。23例患儿1~2岁时电话随访,19例对声音反应良好,2例言语发育稍迟缓,2例2岁时仍不会说话,其中1例合并脑瘫,1例CT示脑白质异常,戴助听器均无效。结论本组听力筛查AABR未通过而TEOAE通过的婴儿听力发展不确定,选择治疗方案需慎重,对这类小儿应长期听力追踪至少到3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气、骨导ABR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246耳)分泌性中耳炎(OME组)和60例(120耳)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气、骨导ABR检测结果。结果①OME组气导ABR波V反应阈正常59耳(23.98%),轻度异常96耳(39.02%),中度异常91耳(36.99%);ABR波Ⅰ、Ⅲ、Ⅴ潜伏期正常22耳(8.94%),各波潜伏期延长224耳(91.06%),Ⅰ-Ⅴ波间期无明显改变156耳(63.41%),Ⅰ-Ⅴ波间期缩短90耳(36.59%);波Ⅴ反应阈正常和轻度异常组Ⅰ-Ⅴ波间期无明显改变,中度异常组Ⅰ-Ⅴ波间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OME组骨导ABR波V反应阈及35dB nHL刺激强度下各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反应阈正常195耳(79.27%),异常51耳(20.73%),反应阈异常者波Ⅰ、Ⅲ、Ⅴ潜伏期也较正常组及反应阈正常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大多数分泌性中耳炎儿童的气导ABR反应阈轻、中度异常但骨导ABR反应阈正常,少数患儿气导ABR反应阈中度异常且骨导ABR反应阈轻度异常。  相似文献   
43.
44.
华中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华中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填写银屑病中医证候调查表,采集500例华中地区银屑病患者中医证候四诊资料,确立中医证候,采用Epidata3.1软件包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核查,再转换成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得出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病期、家族史及舌象方面的证候分布情况。结果银屑病以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热血瘀证、血热血燥证、血瘀血燥证为主要证候,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病期、家族史及舌质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P<0.05),在舌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对血的辨证应是银屑病的主要辨证方法,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病情分期、有无家族史及舌质方面分布不同,而在舌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5.
李隽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446-1456
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01,语种不限,检索文献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GRADEpro软件对各评价指标的参数进行循证医学质量评价;采用漏斗图检测所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最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发表时间介于2008/2016的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包含923例患眼,其中493例患眼进入PPV联合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anti-VEGF组(试验组),430例患眼进入单纯行PPV组(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1)试验组术中出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06,95%CI(0.02~0.15),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WMD=-29.13,95%CI(-36.95~-21.30),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术后早期[OR=0.29,95%CI(0.19~0.44),P<0.01]及晚期[OR=0.34,95%CI(0.20~0.58),P<0.01]玻璃体出血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不优于对照组[WMD=-0.51(LogMAR),95%CI(-1.10~0.08),P=0.0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试验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破裂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OR=0.24,95%CI(0.14,0.40),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在纳入的16篇文献共493例试验组患眼中,无1例报道出现与注射anti-VEGF类药物相关的明显眼内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其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注射药物的剂量、玻璃体腔内注射与手术的间隔时间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46.
机械牵张应变对人牙周膜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应变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内游离Ca2 浓度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HPDLCs,利用动态机械应变细胞加载装置,对1%、10%和20%应变组的细胞分别进行30、60和120min的动态牵张加载,通过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变化,并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当HPDLCs加载30min时,各组检测到的胞内游离Ca2 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60min时,各个应变组的胞内Ca2 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加载时间延长到120min时,各组Ca2 浓度又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机械牵张应变可通过钙离子信号系统影响HPDLCs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7.
树脂基托、钛基托全口义齿戴用前后语音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全口义齿初戴前后的临床语音适应效果做出主观评价。方法以患者自评和语音专业人员共同评价汉语语音清晰度的方法,分析30例全牙列缺失患者在义齿初戴前、初戴时、初戴后1、2、4、8周的语音变化规律。结果全口义齿初戴时,两实验组均感觉发音不适,初戴1周后,金属基托组已感觉能适应义齿,塑料基托组需2周以上时间。语音清晰度测评显示,义齿初戴后1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时金属基托组已显示与初戴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塑料基托组需2周以上时间。结论减少全口义齿基托厚度,重建腭皱形态,有助于牙列缺失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其语音清晰度值较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的GJB2、SLC26A4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突变频率,扩充中国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流行病学数据,为发展适合的聋病基因筛查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收集220名散发非综合征型耳聋病例的外周血样本和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对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进行GJB2、SLC26A4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突变检测。结果 1)220例患者中146(66.36%)例患者携带至少1个GJB2基因突变,35(15.91%)例患者携带至少1个SLC26A4基因突变,3(1.36%)例为线粒体A1555G突变。正常对照中3(2%)例携带GJB2致病突变。2)GJB2基因c.235delC(19.32%)突变是最常见的致病突变,其次是SLC26A4基因IVS7-2A>G(9.09%)突变。3)检出的36种突变中,包括2种GJB2和1种SLC26A4新突变。结论 本研究扩充了GJB2基因、SLC26A4基因和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基因突变数据,并发现了3种新的突变,为分子诊断和扩展聋病基因筛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9.
儿童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小儿扣式电池食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4例扣式电池食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儿因诊断时间、手术时机不同,1例死亡,3例治愈。结论: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报道少见,因扣式电池为碱性,腐蚀性强,危害大,临床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及时合理手术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研究。方法 对946名本市城郊老人进行口腔检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46名老人失牙率为87.53%,修复率为43.84%,患龋率为30.53~75.00%,楔缺发生率为16.00%~89.47%。结论 上海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距WHO提出的口腔健康目标还有差距,加强老年人口腔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