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07篇
  4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化学药物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多药耐药(MDR)的产生常导致化疗失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肿瘤细胞耐药的产生涉及的过程十分复杂,如药物外排的增加、药物经代谢或解毒的失活、药物靶点的突变或过表达、DNA修复增强和细胞凋亡减少等。以往研究的重点和治疗的靶点主要集中于靶基因或其表达上,因此,水平上的突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估比较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和单用ICS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2例单纯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使用屋尘螨脱敏注射液和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联合治疗1 a,脱敏注射液起始用量为1级浓度(50 TU•mL 1)0.1 mL,逐渐增量至3级浓度(5 000 TU•mL 1)0.8 mL维持治疗,布地奈德平均起始剂量为(430±200) μg•d 1;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1 a,平均起始剂量为(420±205) μg• d 1。所有受试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评分和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良好者ICS用量减少50%。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哮喘生命质量表(asthma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AQLQ评分和ICS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哮喘良好控制率(93.1%)高于对照组(70.6%,P<0.05),治疗组平均ICS用量[(260±80) μg•d 1],低于对照组[(350±160) μg•d 1,P<0.05],肺功能检查和AQLQ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T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红肿、风团和硬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IT联合ICS能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用ICS,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3.
随着高压氧在医学的应用,其对口腔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疗效。介绍了高压氧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34.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和传统注射脱敏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舌下脱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舌下粉尘螨滴剂含服和皮下注射脱敏方法治疗1年,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变化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患者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个位点不合各1例,3个位点不合2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消安、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甲基洛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素、甲氨蝶呤、麦考酚吗乙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4例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2例出现Ⅰ度急性GVHD,2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2例并发真菌肺炎.至今3例无病存活29、15和2个月,1例死亡.结论:HLA半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要特别注意移植后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烧灼治疗鼻Little区出血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85例鼻Little区出血患者采用化学烧灼方法治疗,对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化学烧灼有效率为58.8%,满意度为96.5%。结论:鼻Little区出血采用化学烧灼治疗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变化。方法:将80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B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CRP及血脂水平。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RP及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38.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阳性,伴肌痛、肌紧张和肌肉注水感.并且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其病因包括肌肉损伤、药物过量中毒等.现将我院发生的1例舒必利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一个秋日的午后,记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见到了骨科主任医师梁雨田.他比想象中更和蔼、亲切,访谈很自然地开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为观察组,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比较其与不同类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结论:血清CRP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