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42.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在大鼠纤维化肝脏内的发育情况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大连医科大学中日临床病理中心和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肝纤维化造模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rhG-CSF单纯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自然恢复组以及对照组。②实验方法:rhG-CSF单纯动员组仅皮下注射rhG-CSF。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皮下注射rhG-CSF,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含外周血干细胞),对所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PKH26-GL标记后自体移植入肝内。自然恢复组不经任何处理。于6周后采集rhG-CSF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自然恢复组血清和肝组织。对照组为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即时处死组,留取血清和肝组织以备进行检测。③实验评估:观察各组血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自体移植的外周血干细胞在肝脏内的发育情况。 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rhG-CSF单纯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自然恢复组(P < 0.05),白蛋白水平高于自然恢复组(P < 0.05)。rhG-CSF单纯动员组与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rhG-CSF单纯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肝纤维化程度较自然恢复组有明显改善(P < 0.05)。rhG-CSF单纯动员组与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之间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③PKH26-GL标记的外周血干细胞在纤维化肝脏内少量表达白蛋白。 结论:经rhG-CSF动员后的大鼠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可以在肝纤维化环境中定植并可以转化为有白蛋白表达的细胞。rhG-CSF动员可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43.
朱黛  曹腾幻  辛艳红  朱英  朱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701-2702
目的:探讨自拟消斑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对符合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的21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4例,给予消斑汤治疗;对照组111例,给予强的松等常规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皮肤瘀斑、瘀点消退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28/43);关节疼痛症状消退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23/36);腹痛症状消退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3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20/32)。以上三种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斑汤对治疗小儿过敏生紫癜皮肤损害、关节疼痛、腹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4.
PC SPES是一种饮食补充剂,由一种北美植物(锯齿棕)和7种中草药(菊花、灵芝、甘草、菘蓝、三七、碎米桠和黄芩)的提取物组成。由于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和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该剂作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替代疗法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作者已证实PCSPES的抗血管生成活性是由碎米桠Rabdosia tubescens(Hemsl.)Hara产生的,现又以一新开发的以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体外试验为导向,从该植物分得2个二萜类成分ponicidin(1)和oridonin(2),研究了它们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45.
46.
从膀胱出口至尿道外口的整个通道上,任何原因造成的机槭性通过障碍都可造成排尿困难。不包括由于神经系统损害所造成的在内。  相似文献   
47.
猝死: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 判定条件:①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②不可逆.③发生时间在1小时之内. 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相似文献   
48.
心肺复苏不同预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不同预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9例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分为复苏失败组(A1组)14例和存活出院组(A2组)5例,10例死亡者做对照组(B组),用ELISA法检测CPR时、ROSC24h、48h、72h、7d患者血清TNF—α、IL-1β、IL-4、IL-8、IL-10水平变化。结果B组CPR时TNF—α含量高于A1、A2组(P〈0.05),IL-1β、IL-4、IL-8、IL-10水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复苏后MODS发病率高于A1组A2/14vs1/5,P=0.016),ROSC24hTNF—α、IL—1β水平高于其CPR时和A2组(P〈0.05),ROSC48hTNF—α、IL-1β、IL-8水平达峰值,且高于A2组,IL-4、IL-10水平高于其CPR时(均P〈0.05),与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72hTNF—α、IL-1β水平下降,IL-4高于A,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异常释放参与复苏后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选择时机干预其失衡,可能改善复苏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在大鼠纤维化肝脏内的发育情况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大连医科大学中日临床病理中心和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肝纤维化造模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rhG-CSF单纯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自然恢复组以及对照组.②实验方法:rhG-CSF单纯动员组仅皮下注射rhG-CSF.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皮下注射rhG-CSF,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含外周血干细胞),对所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PKH26-GL标记后自体移植入肝内.自然恢复组不经任何处理.于6周后采集rhG-CSF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自然恢复组血清和肝组织.对照组为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即时处死组,留取血清和肝组织以备进行检测.③实验评估:观察各组血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自体移植的外周血干细胞在肝脏内的发育情况.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rhG-CSF单纯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自然恢复组(P < 0.05),白蛋白水平高于自然恢复组(P < 0.05).rhG-CSF单纯动员组与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rhG-CSF单纯动员组、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肝纤维化程度较自然恢复组有明显改善(P < 0.05).rhG-CSF单纯动员组与rhG-CSF动员后自体移植组之间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③PKH26-GL标记的外周血干细胞在纤维化肝脏内少量表达白蛋白.结论:经rhG-CSF动员后的大鼠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可以在肝纤维化环境中定植并可以转化为有白蛋白表达的细胞.rhG-CSF动员可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0.
对社区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干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且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规则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2]的特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人们越来越重视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提高疾病控制率的重要作用。作者对本社区所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