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444篇
预防医学   15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4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板层小体是一种反面高尔基体或溶酶体相关的分泌性细胞器,其合成和分泌受高尔基pH调节器、鱼鳞病基因、细胞外环境等多因素调控。表皮内板层小体包含如脂类、酶类、蛋白酶抑制剂、抗微生物肽等装载物,是参与形成皮肤多种屏障的重要结构。表皮内板层小体异常与一些皮肤屏障受损皮肤病的病理机制相关,如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相关综合征等。本文对板层小体与相关皮肤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结合重型老年患者病案1则,介绍从湿温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体会。认为本病初期邪伏膜原,进展期湿邪壅肺,重症期邪入营血,恢复期余热渐退;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中医辨证加用达原饮合三仁汤清热利湿、透达膜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成人溃疡性结肠炎(UC)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在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详尽的检索(2010年1月至2021年7月),查找益生菌治疗成人U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纳入荟萃分析。其中6篇文献评估了益生菌诱导活动期UC缓解的疗效,共计458例患者(益生菌组228例,安慰剂组230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组缓解率47.4%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缓解率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1,95%CI:1.04~1.65,P=0.02)。3篇文献评估了益生菌预防静止期UC复发的疗效,共计284例患者(益生菌组147例,安慰剂组13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组预防率59.2%,安慰剂组预防率5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9,95%CI:0.90~1.33,P=0.37)。安全性方面益生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69~1.46,P=0.99)。结论益生菌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活动期UC较安慰剂可显著提高缓解率,但并不能减少静止期UC的复发率。益生菌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安慰剂组相当,安全可用。  相似文献   
99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狼疮性肾炎患者和活动性狼疮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寻找合适的指征预测两者的发生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和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肾炎组均显著高于非肾炎患者,活动性患者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和比例预测狼疮肾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被为0.665和0.83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和比例预测狼疮活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8,0.860。本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比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密切相关,高比例患者对于肾炎和狼疮活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湖北农村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宣恩县抽取569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高血压患者行为依从性量表(complianc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scale,CHPS),社会人口学情况、日常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状况。  结果  569名高血压患者PSQI平均得分为(7.25±3.61)分,其中睡眠质量差者251(44.11%)人。影响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有性别(P=0.006,OR=1.626)、合并其他疾病数量(P=0.001,OR=1.520)、体育锻炼(P=0.033,OR=0.660)和行为依从性(P=0.024,OR=1.707)。  结论  湖北省宣恩县农村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品管圈模式对护士器械操作训练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对医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接受器械操作培训的200名护士,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行品管圈模式进行培训,并对护士受训前后培训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士对自我满意评价有明显差异性(P〈0.05),在对器械的熟悉时间以及熟悉程度有明显差异性(P〈0.05),在培训后相关考核比较中,两组护士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护士相关器械操作培训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可提高护士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护士对器械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7.
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采用双平面法为39例患者施行个性化假体隆乳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39例(78只乳房),年龄23 ~ 42岁,其中小乳症6例,哺乳过后乳房腺体萎缩19例,轻度腺体性乳房下垂伴乳房上极组织较薄10例,乳腺体积较小但乳房下极皮下脂肪厚度大于2 cm4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比研究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7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GEMOX组,试验组均接受吉西他滨1 000 mg/m2[电脑泵以10 mg/(min.m2)速度输注]d1,8+奥沙利铂130 mg/m2d1 q3w。常规GEMOX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输注30 min)d1,8+奥沙利铂130 mg/m2d1 q3w。结果:试验组RR率为19.4%,DCR率为45.2%,中位mPFS为5.6月,中位mOS为11.3月;常规GEMOX组RR率为14.8%,DCR率为48.1%,中位mPFS为5.3月,mOS为10.6月。两组RR率、DCR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位mOS及中位mPFS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性发生率均不高,安全性较好。其中试验组相比于常规GEMOX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GEMOX组。结论: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静滴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与常规GEMOX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生物活性玻璃创面敷料(生物活性玻璃)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试验组41例创面使用生物活性玻璃,对照组23例使用安慰剂.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6.2±1.8) d,较对照组的(20.9±1.3) d明显缩短(P<0.01).试验组10、14、20、28 d的平均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3.2%、68.8%、97.7%和99.9%,均高于对照组的11.8%、41.3%、85.2%和96.5%(P<0.01).未见与受试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创面敷料能促进烧伤患者Ⅱ度创面愈合,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Revman 4.2软件对左卡尼汀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Ovid、Elsevier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筛选相关文献。结果共纳入8个RCT试验,共953例患者,左卡尼汀组(试验组)526例,对照组42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心室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个试验均无不良反应记录。结论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尚可,但所应用的评价指标对结果的评价有限,需进行更全面的系统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