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5-FU诱发小鼠气管上皮损伤修复过程及其基因芯片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与目的 虽然气管干细胞的定位研究有较大进步,但其增殖分化调节机制至今不清.方法 本研究应用形态学、免疫荧光、基因芯片等方法观察及分析5-FU诱发小鼠离体气管上皮损伤修复过程,探讨气管干细胞增殖分化调节机制:结果因5-FU作用气管上皮进人增殖期分化细胞坏死、脱落,基底膜卜仅残留少数Gu期细胞,放回普通培养液后,气管上皮变扁平、以后呈立方,以至恢复气管上皮.这些G0期细胞显示干细胞标志ABCG2阳性,表明为未分化细胞,能分化成纤毛细胞及Clara细胞,说明具有干细胞多分化能力.采用干细胞基因芯片比较在恢复24 h及48 h与正常气管上皮基冈表达的差异.24 h后差异基因8个上调,31个下调.48 h后5个上调,42个下调.差异基因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连接、FGF、BMP分子、Notch、Wnt信号通路上.结论 差异基因表达与气管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的使用及处置现状,为规范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使用家庭雾化吸入器的患儿家长300名,采用自制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及处置现状。结果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300名家长均使用面罩式雾化吸入器,99.0%家长存在单个雾化吸入器多次重复使用现象,47.3%使用非一次性雾化吸入器,99.3%的家庭雾化吸入器能够做到专人专用,使用后94.0%的家庭采用流动水清洗,82.0%雾化吸入器清洗时不做拆分处理,80.0%冲洗时间不足3 min,仅2.0%儿童家长会对使用后的雾化吸入器进行消毒处理,72.0%很少或不使用防尘性密封袋保存雾化吸入器。结论 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儿童家庭中存在较多使用问题,亟需统一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及清洁消毒标准,提升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或吗啡作为局部麻醉药辅助剂对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及吗啡组(C组),各40例.3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患者采用盐酸罗哌卡...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APP~(swe)/PS1~(ΔE9)(PAP)的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PAP)、Cy3G治疗组(PAPCy,5mg/kg/d)及同窝阴性对照组(n PAP);另外选择相同月龄的正常野生型C57BL/6J小鼠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WT)和Cy3G干预组(WTCy,5mg/kg/d);每组12只,雌雄各半。Cy3G灌胃8周后,用MicroPET/CT检测脑葡萄糖代谢率;血生化方法检测小鼠肝肾功能及脂代谢相关指标;取全脑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海马中老年斑沉积情况;Western-blot分析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情况。结果MicroPET/CT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PAP组小鼠脑~(18)F-FDG的摄取率显著降低(P0.05),尤其在额叶和海马区降低尤为明显;与PAP组相比,PAPCy组小鼠额叶和海马区的~(18)F-FDG的摄取率显著升高(P0.05)。血生化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PAP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脂代谢指标相对正常;与PAP组相比,PAPCy组血清LDH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HE染色未发现异常,但是在脑系数比较中,与WT组相比,PAP组小鼠脑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PAP组相比,PAPCy组小鼠大脑的脑系数显著升高(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WT组、WTCy组及nPAP组海马中未见有老年斑沉积,PAP组小鼠海马可观察到有老年斑沉积,而PAPCy组小鼠海马中老年斑沉积有所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PAP组JN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PAP组相比,PAPCy组JN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Cy3G可以有效改善AD模型小鼠脑葡萄糖代谢障碍,但对脂代谢调节并不显著,同时还能抑制大脑海马中老年斑的沉积。提示,Cy3G可能是通过JNK/AKT通路调节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全麻期间给予小剂量呋塞米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肺换气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呋塞米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5例。F组于手术结束前0.5 h静脉推注呋塞米0.1 mg·kg-1,C组于手术前0.5 h静脉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0.1 mL·kg-1。记录患者术后2 h和24 h动脉血气氧分压、氧合指数、电解质水平、肺部并发症情况及30天内死亡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术后2 h及24 h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 < 0.05),术后K+、Na+、Ca2+及Cl-水平、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0天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全麻期间给予小剂量呋塞米(0.1 mg·kg-1)可以改善胸腔镜下肺切除患者术后24 h内肺换气功能,但并不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30天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6.
自体脂肪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因其具有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无排斥反应等优点,倍受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重视,但同时也存在脂肪移植后存活率较低(40%~60%)的问题.如何提高脂肪移植后的存活率,是脂肪移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7.
背景:将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到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的下肢肌肉内后,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和恢复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的患肢血流,但采集风险较大,对患者年龄、身体条件、心理接受程度要求较高。与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资源丰富,细胞采集简单,免疫原性弱。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糖尿病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建立糖尿病兔动物模型,结扎双后肢股动脉及分支制备下肢缺血动物模型。取经DIL染料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分15点(每点平均细胞数约为1.67×106)注射于左后肢缺血部位,右后肢缺血部位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第2,4周后取双侧后肢内收肌和腓肠肌标本,病理切片观察血管新生程度,CD31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并进行皮温测定。结果与结论:病理切片显示移植组较对照组侧支血管明显增多,CD31免疫组化标记移植组较对照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移植组皮温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改善糖尿病下肢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8.
乳腺和卵巢相关的多发性原发癌(MPC)是女性生殖道多发性原发癌的常见类型。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早,小于50岁的乳腺癌患者,即使在20年后患卵巢癌的风险仍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由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预后差,妇科医师更需加强监控乳腺癌患者中再发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开展必要的干预措施。本文对近年来乳腺、卵巢相关的多发性原发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现状等进行总结,做此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改良经颈胸腺手术牵开器开展经颈切口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u例;年龄14~69岁,术前临床诊断均为胸腺瘤。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经颈切口行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术中利用自制改良胸腺手术牵开器向上牵开胸骨,扩大前纵隔手术操作空间,确保经颈部切口可施行胸腺及胸腺瘤的完整切除。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l~2h,术中出血量30~50ml,平均术后引流量20ml,住院时间2~4d。21例患者均在术后第2d拔除颈部引流管。21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胸腺瘤12例(2例伴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l例(不伴胸腺瘤),胸腺增生4例,胸腺囊肿3例,胸腺脂肪瘤1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无切口疼痛主诉,咳嗽、胸闷及眼睑下垂等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结论利用自制改良胸腺手术牵开器行经颈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术中切口湿露好,肿瘤、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感轻,切口美观,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
宋楠  刘帆 《中外医疗》2010,29(3):188-188
根据1例颈部大面积龋坏致牙周膜息肉伴牙髓坏死病例,探讨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