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子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长度偏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长度偏差的原因。方法:临床1 300个牙髓及根尖周病患牙,需作根管治疗,共2 700个根管,用RootZx测量长度,充填主牙胶尖后拍X线片。结果:出现偏差的有135个根管,准确率为95%。其中欠充121个,超充14个,因侧副根管引起的偏差55个,残髓引起的50个,金属修复体引起的20个,参考点丢失10个。结论:根尖定位仪是比较准确、快速测量根管长度的辅助工具,但不能作为确认根管长度的最终手段。  相似文献   
22.
核心结合因子α1在BMP-2调控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在BMP-2调控体外培养的牙乳头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蛋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义核酸技术,体外阻断培养的牙乳头细胞中cbfα1的表达,分别用RT-PCR、Western印迹等方法观察200ng/mL BMP-2作用6h后细胞中相关基质蛋白,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连蛋白(ON)、骨桥素(OPN)、骨涎蛋白(BS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以及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的表达,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外源性BMP-2能明显上调牙乳头细胞中ALP、OC含量以及OPN、BSP和ON的表达,当反义阻断cbfα1的表达时,ALP、OC、OPN和BSP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bfα1参与了BMP-2调控体外培养的牙乳头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蛋白的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23.
在医学院校本科学生中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第四军医大学通过本科课外科研,提高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经验.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et在大鼠牙胚发育不同阶段表达的位置。结果:c—Met在牙胚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于牙胚中特定的部位:帽状期(胚胎15d),内釉上皮阳性表达,中间层及部分星网状层细胞弱阳性表达;钟状期(胚胎19d),内、外釉上皮阳性表达,但内釉上皮较外釉上皮表达弱,中间层及星网状层细胞弱阳性表达;矿化期(生后7d),成牙本质细胞阳性表达。结论:c—Met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在牙齿形态发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可能与牙齿的矿化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便于进行规模化的转基因研究,构建一种四环素调控性转基因体系中的工具小鼠系.方法实验于2002-06/10在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完成.以cβ-actin启动子取代pTet-on-NSE质粒中的NSE启动子,构建转基因载体pTet-on-CX;将XhoI酶切线性化的载体DNA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移植到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仔鼠出生后,经PCR及Southern Blotting检测阳性小鼠.结果注射的受精卵共存活603枚,移卵后产仔64只,阳性6只.阳性鼠分别传代开始建系.结论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获得pTet-on-CX转基因工具小鼠的G0代,为规模化的转基因研究(包括与牙齿修复有关的基因,如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分子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家族性牙齿发育不全也在其中,它是指具有家族背景的先天性牙齿缺失或/及形态改变,是较为常见的人类牙齿发育异常,本文简要回顾了对它的研究过程及当前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7.
Dentinsialophosphoprotein(DSPP)isaproteinthatrelatescloselytothedevelopmentandbiomineralizationoftooth,andcon-sistsoftwoproteinscalleddentinsialoprotein(DSP)anddentinphosphoprotein(DPP),whicharedifferentbutrelatedinfunction犤1-2犦.Itishardtoestablishakindofinvitromodelforthestudiesaboutitsfunctionbecauseofthespecialityofitsstructureandfunction.TostudythefunctionofDSPPfurther,thustoelucidateitsexactfunc-tioninthedevelopmentandbiomineralizationoftooth,aseriesofinvivomodelsforthestudiesofthe…  相似文献   
28.
25年来我们在牙髓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年来,我们建立了牙髓生物学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各项研究,撰写教育专著 1部、发表论文近 700余篇。包括厌氧菌、牙髓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牙髓特异性蛋白及其功能、牙髓的损伤和修复以及致病基因的定位、牙髓干细胞、牙齿组织工程等。  相似文献   
29.
钙化根管的根管显微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根管显微镜治疗钙化根管的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因根管钙化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33个,在根管显微镜引导下,将超声预备、手动NiTi器械预备以及EDTA化学预备相结合进行治疗,记录预备时间,术后1周进行根管充填,半年后复查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根管显微镜下钙化根管的治疗成功率为88.9%,平均每根根管耗时25.8 min.结论:在根管显微镜引导下,将超声预备、手动NiTi器械预备以及EDTA化学预备相结合可提高钙化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肉眼和应用根管显微镜条件下,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现率,为推广根管显微镜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共105个,分别肉眼下使用传统开髓口、改良开髓口,根管显微镜下探查寻找MB2,记录MB2发现率.结果:传统开髓口、改良开髓口和根管显微镜条件下,MB2的发现率分别为45.71%,54.29%,82.86%,肉眼下传统开髓口和改良开髓口MB2的发现率与应用根管显微镜时MB2的发现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根管显微镜可以极大地提高MB2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