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杨  马莹  何惠宇 《中国临床康复》2011,(16):2905-2910
背景: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即刻植入成骨材料,如脱蛋白小牛骨、羟基磷灰石、硬组织代用品、人脱钙冻干骨等,可防止或延缓牙槽嵴在拔牙后的快速、持续吸收。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支架材料即刻植入对剩余牙槽嵴保存的影响。方法: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一侧牙槽窝内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不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4,8,12周测量剩余牙槽嵴长度、宽度、高度;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术区牙槽嵴愈合过程中的组织病理改变,X射线观察术区牙槽嵴骨密度改变,扫描电镜观测β-磷酸三钙与拔牙窝骨小梁的结合界面。结果与结论:术后8,12周时,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宽度及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拔牙窝内可见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多,血管网由稀疏变得丰富,新生骨与β-磷酸三钙结合日益紧密,并且β-磷酸三钙不断降解,与拔牙窝牙槽骨交界处有新生骨组织形成。说明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拔牙后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材料可有效保存剩余牙槽嵴解剖形态,防止牙槽嵴的进一步吸收。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汉族大学生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为临床制作仿真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及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采集、分析18~25岁乌鲁木齐市汉族大学生906颗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结果上前牙从中切牙向尖牙方向均呈现明度逐渐降低,彩度逐渐增大;各个牙位的不同部位牙面的色度值也有变化,其中上前牙中1/3的明度值最大,彩度值最小,颈1/3的明度值和彩度值均高于切1/3。结论乌鲁木齐市18~25岁汉族大学生的上前牙以及每个牙面颈、中、切3个区域的色度值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83.
摘要 背景: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即刻植入成骨材料,如脱蛋白小牛骨、羟基磷灰石、硬组织代用品、人脱钙冻干骨等,可防止或延缓牙槽嵴在拔牙后的快速、持续吸收。 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支架材料即刻植入对剩余牙槽嵴保存的影响。 方法: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一侧牙槽窝内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不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4,8,12周测量剩余牙槽嵴长度、宽度、高度;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术区牙槽嵴愈合过程中的组织病理改变,X射线观察术区牙槽嵴骨密度改变,扫描电镜观测β-磷酸三钙与拔牙窝骨小梁的结合界面。 结果与结论:术后8,12周时,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宽度及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拔牙窝内可见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多,血管网由稀疏变得丰富,新生骨与β-磷酸三钙结合日益紧密,并且β-磷酸三钙不断降解,与拔牙窝牙槽骨交界处有新生骨组织形成。说明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拔牙后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材料可有效保存剩余牙槽嵴解剖形态,防止牙槽嵴的进一步吸收。 关键词:剩余牙槽嵴;β-磷酸三钙;即刻植入;拔牙;口腔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6.013  相似文献   
84.
背景:研究证明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三维立体多孔结构,但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目的:比较物理联合化学及化学方法处理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与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物理联合化学及化学方法处理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两种支架上共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形态、黏附、生长和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物理联合化学组细胞毒性为0或1级,细胞能在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生长,细胞活性未受到支架材料的影响。化学组细胞毒性为3级,细胞在材料上生长受到抑制,支架孔隙内无细胞黏附。提示经过物理联合化学处理的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与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单纯经过化学处理的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差,不符合生物材料安全性标准。  相似文献   
85.
口腔实习是学生从课堂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全面考察和培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抓好实习生的学习管理工作相当重要。现将实习及带教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以期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金属基托和塑料基托对口腔粘膜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对17例金属基托义齿和20例塑料基托义齿进行基托承托区与非承托区粘膜菌丛的培养、分类和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基托承托区粘膜上链球菌、奈瑟氏菌、放线菌、乳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念珠菌的检出率均高于非承托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塑料基托承托区粘膜菌斑中链球菌、奈瑟氏菌、厌氧菌菌数较金属基托区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摘局部义齿对口腔粘膜微生态的确存在影响。金属基托可摘局部义齿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54例汉族个体及新疆喀什地区134例维吾尔族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棉拭子法获取颊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用专用试剂盒提取DNA并检测,利用PCR(酶合聚链反应)技术扩增合格样品中含有的相应SNP的序列片段,基因测序后,结合软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CC、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1%、30.60%和61.19% ,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23.51%,T=76.49%。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CC、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4%、43.51%和46.75%,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31.49%,T=68.51%。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相比,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高,CC型分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6)。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欧洲人群相比,维吾尔族人群中SNP位点的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低,CC型分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与欧洲人群相比,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低,CC型分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上述3种人群中,关于C/T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与欧洲人群相比,C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高,T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但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比较,以及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欧洲人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和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不同性别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以及已报道的欧洲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适用于组织工程骨需求的支架材料CAD空间构型,支架结构实体微观模型及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骨支架。方法:将螺旋CT获得的DICOM格式文件输入MIMICS软件,将其生成的三维模型导人GEOMAG-Ic软件,提取外层轮廓,利用偏移功能模拟得到外层皮质骨。利用CATIAV5R17软件构建支架材料空间内部多孑L微观模型单体,在空间合适坐标上阵列得到组织工程骨内部支架整体模型,通过变更单体构型快速建立多种整体支架构型。装配皮质骨与内部空间支架得到STL文件。采用PROJETTM3500三维打印机成型材料为光固化丙烯酸树脂,支撑材料为无毒可分解石蜡打印该模型,得到组织工程骨实体模型。后期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结合固高GXYZ303010-XYLE三维打印系统打印得到可降解组织工程骨支架。结果:成功的建立了骨组织支架微观结构CAD模型,并成功构建出该模型实体及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骨支架。结论:基于结合计算机逆向与正向工程建模技术,可快速建立多种符合组织工程骨要求的支架材料空间构型。其仿生三维微观模型对三维打印组织工程骨有着积极意义,结合三维打印机及适合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便可快速成型出植入所需的组织工程骨生物支架。  相似文献   
89.
背景: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与人工骨替代材料植入等,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目的:比较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各自单独使用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制备单侧牙周骨缺损模型,其中3组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进行大体、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煅烧骨组、冻干骨组、Bio-oss骨组术后4,8,12周的骨密度、新生牙骨质高度、新生牙槽骨高度及新生牙周膜高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缺损处骨组织逐渐连续,牙根面可见新生牙周组织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煅烧骨组术后4周新生牙槽骨高度高于冻干骨组(P<0.05);冻干骨组术后12周新生牙周膜高度明显高于煅烧骨组、Bio-oss骨组(P<0.05)。结果表明煅烧骨的成骨诱导能力优于Bio-oss骨与冻干骨,冻干骨促进牙周膜再生的能力优于煅烧骨、Bio-oss骨。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在血管生成早期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将生长因子加入骨髓干细胞膜片,培养24 h后回植入动物体内,包括VEGF-165组(V组)、PDGF-BB组(P组)、VEGF-165+PDGF-BB组(V+P组)。对照组不加生长因子仅回植细胞膜片。分别于植入后2周和4周回收标本,利用RT-PCR法检测成血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利用Image pro软件对HE染色后的组织切片进行血管的管腔面积及血管数量的计算,以此来评估VEGF-165和PDGF-BB对新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术后2周和4周V组血管的管腔面积明显大于其他3组。P组、V+P组和对照组血管的管腔面积相似。V+P组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V组和P组血管数量仅稍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及4周V+P组基因表达量较V组及P组更加明显地上调,对照组未见明显的表达上调。结论 VEGF-165与PDGF-BB联合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协同作用,有效促进新血管的生成,有助于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