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31.
成泽东  栗冬  陈以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1):2458-2460,2598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实验性痛经大鼠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已烯雌酚和催产素模拟制作痛经模型,观察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情况和大鼠胸腺、脾脏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浆CD3、CD4、CD8水平。结果:温和灸能明显减少痛经模型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CD3、CD4、CD8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阳性药物、温和灸治疗组CD3、CD4、CD8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温和灸治疗、阳性药物组的胸腺和脾脏的病理变化程度较模型组轻微。结论:温和灸对原发性痛经大鼠有很好的止痛或缓解疼痛的作用,而且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器官,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了原发性痛经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32.
电针抗大鼠创伤痛免疫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进一步探索在创伤中电针镇痛和免疫调节的 β -Ep机制。方法 :以创伤大鼠为模型 ,同时外周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 ,观测电针镇痛和免疫调节的不同效应。并且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垂体、血液、伤口周围组织的 β -Ep含量变化。结果 :电针可极明显降低血中 β -Ep含量 ,同时提高伤口周围组织 β -Ep。结论 :在创伤中电针镇痛的机理在于电针一方面提高伤口周围组织 β-Ep的含量 ,另一方面可能加强伤口周围组织 β-Ep的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33.
针药并举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口服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选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针刺结合中药口服和西药拜新同治疗4周。结果:血压疗效和症状疗效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4.
针刺对大鼠体内中药有效成分趋向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方法 :选用Wister健康成年大鼠 ,针刺“内关”、“太冲”等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观测其对大鼠灌服川芎嗪 (TMP)后 ,川芎嗪在动物体内的靶向吸收现象 ,以期为针药并举这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结果 :相同时间内川芎嗪在针刺相应穴位组大鼠相应器官内含量明显多于单纯灌药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35.
<正>中风后遗症是中风后遗留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肢体偏身麻木等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蹇、精神智力障碍的一系列症状~[1]。中风病在现代医学中称为脑卒中(Stroke),是脑内动脉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导致狭窄、闭塞或破裂而形成的一种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2]。由于中风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临床中治疗方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原理。[方法]用MCA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CAM-1蛋白阳性表达。[结果]各组免疫组化染色后,在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着色呈现不同程度的棕黄色,药物组与针灸组ICAM-1阳性表达降低,灰度值检测结果:药物组和针灸组与模型组比较灰度值降低(P<0.05),同时针灸组与药物组比较灰度值亦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阳性表达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之间皮肤电流是否具有相关性,为古人"补井补其合"的理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健康成年人,男女各半,取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以艾条温和灸刺激二者,利用经络定位仪测定其电流量,观察前后变化。结果除艾灸商阳穴对曲池穴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外,艾灸手三阳经其他井(合)穴,本经合(井)穴电流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电流变化与刺激量成正相关。其中井穴对本经合穴的影响大于合穴对本经井穴的影响,合穴的电流强度要大于井穴的电流强度。结论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之间电流相互影响,说明合穴为多气多血之穴有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8.
太溪穴,出自《灵枢·本输》。最早记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穴不但能主治肾之脏病、经病、气血病,由于经脉联系之故,亦能治心经、膀胱经、肝经、肺经所主部分病症。笔者针刺太溪穴治疗输尿管结石、闭经、失眠等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基于知识发现技术,对《针灸大成》中治疗耳鸣、耳聋条文进行系统整理与数据挖掘,揭示古代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用穴规律.方法 输入“耳”等检索词对《针灸大成》全文进行检索,将检索出条文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逐一筛查,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分析等方法揭示数据中蕴藏的一般规律.结果 纳入《针灸大成》中治疗耳鸣、耳聋条文85条,见于23个篇章,其中治疗耳鸣辨证施穴的有28处,治疗耳聋用穴精要的有57处,耳鸣、耳聋应用共同腧穴治疗的有12处.结论 治疗耳鸣、耳聋选用经穴差异性小;治疗耳鸣、耳聋以局部经穴为主,循经取穴为辅;历代医家重视应用井穴治疗耳鸣、耳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针刺"鼻三针"对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的血浆中IL-4含量和行为学的影响,揭示针刺"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和行为学基础。方法:将40只清洁级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过敏性鼻炎模型对照组、西地利嗪疗组、针刺"鼻三针"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过敏性大鼠模型,观察针刺"鼻三针"治疗后血浆IL-4含量以及行为学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浆IL-4含量明显升高,行为学指标升高,针刺"鼻三针"治疗组血浆IL-4含量含量明显降低,行为学指标比照明显减低。结论:针刺"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4含量,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或减缓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以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而且能够降低行为学指标,从而有效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