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6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260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79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1447篇
内科学   782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3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09篇
综合类   2826篇
预防医学   1212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1177篇
  12篇
中国医学   1254篇
肿瘤学   39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42.
我们通过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探讨蜂毒素磁性纳米制剂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房室结逆向传导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在我院行电生理检查和/或射频消融的成年患者中电生理资料比较完整的300例患者的房室结逆传电生理特点。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有161例(54%)有房室结逆传。有逆传患者的前传功能要好于无逆传的患者,对于术后存在室房逆传的患者,逆传功能均明显差于前传功能。射频消融术后有28例(17%)经房室结逆传最早激动冠状静脉窦口,其逆传功能较最早激动希氏束电图的病例相比要差,而两者的前传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后54%的患者存在房室结逆传,可能是正常人群中室房逆传的真实反映。有室房逆传患者的房室结前传功能优于无室房逆传者,也优于其本身的逆传功能。房室结逆传冲动进入心房可能存在两条不同的通路。  相似文献   
44.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对氧磷酶1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113±64μkat/L和43.8±8.2 kU/L,均较对照组降低(134±72μkat/L和63.4±5.7 kU/L)(P<0.05);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升高(9.4±1.8μmol/L比4.1±0.5μmol/L,P<0.01)。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者对氧磷酶1活性较无狭窄者明显减低(P<0.001),2、3支血管病变者较1支血管病变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低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5.
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应用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进行尸体骨骨盆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开发的一种基于术中X线图像的手术导航系统。在该系统辅助下对4具尸体骨骨盆进行骶髂关节螺钉置入,共12枚空心钉,均置入S1。作为对比,由同一位医生操作,应用传统方法在C型臂透视控制下对模型骨盆进行骶髂关节螺钉置入,同样为12枚空心钉。记录从采集图像到置入空心钉导针所需透视的次数、透视累计时间及操作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后,通过目测、透视和锯开骶骨直接测量的方法检查螺钉的位置。结果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置入一枚导针的平均透视次数是2.5次,平均透视累计时间为1.5s,平均操作时间为253s;12枚骶髂关节螺钉均在安全区内。在透视控制下徒手操作,置入每枚导针的平均透视次数是20.3次,平均透视累计时间为13.7s,平均操作时间为246s;12枚骶髂关节螺钉中,两枚螺钉误置。应用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辅助操作的透视次数和透视累计时间少于徒手操作,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操作时间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为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提供精准的空间定位和稳定的路径导航,而这一切都在短短的数分钟之内完成,具备极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使患者和医生受到的X线照射量显著减少。目前的应用结果鼓舞我们进一步的临床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46.
教练员因饮食与专业方面的特殊性,又多有陈旧性创伤,痛风性关节炎的部位与一般人又不尽相同,很容易被误诊致使发作时间延长,直至造成无法恢复正常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因此,了解痛风的有关知识,及时测定血尿酸浓度,与其他关节炎相区别并尽早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控制痛风的发生及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7.
大剂量化疗合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 ,输注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可明显减低大剂量化疗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 ,采集的干细胞中可能含有肿瘤细胞 ,从而导致移植后复发。鉴于人造血干/祖细胞表面表达CD34抗原 ,而很多肿瘤细胞不表达CD34抗原的原理 ,可采用CD34 +细胞分选技术 ,以减少移植物中肿瘤细胞的污染 ,达到净化的目的。我们运用CliniMACS系统纯化CD34+ 细胞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例肿瘤患者 ,现报告如下。1.1对象例1 :患者男性 ,25岁 ,右髂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48.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6年3月~2002年3月用DHS共治疗患者29例.骨折按Evans分型,本组Evans ⅠA2例,Evans ⅠB 10例,Evans ⅡA 3例,Evanslib12例,Evans Ⅲ2例.结果 2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6例,良9例,中3例,差1例。结论 如能及时手术良好复位,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9.
Fas和mdr-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半定量RT PCR方法分别测定 5 9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 (completeremission ,CR)后骨髓Fas和mdr 1mRNA表达情况 ,旨在探讨Fas和mdr 1在AL的表达及二者在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Fas在初发AML阳性表达率比ALL高 ,两表达率间有差异 (P <0 .0 5 ) ,mdr 1在AML和ALL阳性表达率间无差异 (P >0 .0 5 ) ,Fas 与mdr 1 有负相关性 (r =- 0 .2 82 ,P <0 .0 5 )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 ,Fas和mdr 1独立于其他参数 ,更具判断预后价值 ;在Fas 与Fas-的AML和AL ,CR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mdr 1 、mdr 1-的AML和AL中的CR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经Logrank检验 ,Fas 与Fas-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7.35 ,P =0 .0 0 6 7) ,mdr 1 与mdr 1-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10 .71,P =0 .0 0 11)。结论 :Fas、mdr 1与疗效高度相关 ;Fas阳性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因素 ;mdr 1为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张春驰  王苏 《人民军医》2007,50(10):635-63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5岁。入院前1个月开始反复发热、寒战,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糖尿病”,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体温逐渐正常。2周后再次高热,遂转入我院,经2周治疗后突发左侧肢体无力。MR检查:右侧丘脑、中脑、海马旁回多发脑梗死,双侧脑室旁多发点状缺血灶,脑室扩大,左耳乳突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