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 为了防止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对引起纠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发生的8起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整改.结果 对儿科常见护理问题制定了相应对策.结论 加强儿科护士多方面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是减少儿科护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针灸天枢穴对脾虚泄泻大鼠肠道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天枢穴治疗脾虚泄泻的免疫学机理.方法:32只W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脾虚模型组、针灸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观察针灸对脾虚模型大鼠尿中淀粉酶活性、尿中D-木糖排泄率和粪便中SIgA含量的影响.结果:脾虚泄泻模型大鼠淀粉酶活性降低、D-木糖排泄率下降,针灸天枢穴后,均有所回升;造模后SIgA减少,经过针灸天枢穴治疗后,SIgA分泌增多.结论:针灸治疗脾虚泄泻的机理可能与改善肠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共纳入文献270篇,包括47个穴位、104味药物。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肺俞、肾俞、天突、大椎、定喘等穴为主穴,以腰背部的膀胱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背俞穴为主;用药上,以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为多,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多温,药味以辛、甘、苦味为主,多归于肺经,以生姜为药引。  相似文献   
94.
坐骨神经痛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刺疗法由于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回顾近5年内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着重从治疗方法方面概述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中的进展与不足,以期为本病开展相关研究和治疗提供较好的科研思路和针刺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
针灸对哮喘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是当前临床防治哮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针刺、针药并用、天灸、灸药并用、穴位帖敷、穴位注射及穴位电超导疗法等方法提高哮喘肺功能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表明,针灸能够有效改善哮喘患者FEV1、FEV1%、PEF、PEFR、FVC、V25、V50等肺功能指标,肺功能可以对大小气道的阻力状况及可逆性、气道的高反应性及其程度等做出直接评估,为哮喘的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机理分析与影响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关于穴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腧穴发展的角度分析腧穴的穴性与主治的关系,探讨穴性与药性的异同、穴性与针法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穴性理论,从不同角度说明穴性对指导临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针刺眼周穴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分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32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对照组,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4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分子活性.结果 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Fg,FMPV,Amax 和FMPV/Amax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针刺组Fg,FMPV,Amax 和FMPV/Amax比值较模型组显著减少;而模拟针刺组中,家兔的Fg,FMPV,Amax 和FMPV/A max中,Fg,Amax与针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FMPV和FMPV/Amax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能够明显抑制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反应性的增加,对血液的凝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针刺时抓取等动作对家兔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血液功能的改变,这可能与应激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98.
梅核气是以自觉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特征的病证。属祖国医学“郁证”范畴,西医称为咽神经官能症。临床以女性为多,偶见于男性。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以膻中刺络拨罐为主治疗梅核气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40例中,女性38例,男性2例。年龄20~48岁,其中20~30岁13人,30~40岁16人,40岁以上11人。病程1~3个月8例,3~6个月15例,6个月~1年9  相似文献   
99.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青春发育期多见,男女均可发生。好发于颜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丰厚部位。不仅痒痛不适,且因有碍美容,患者每感痛苦。近年来我们应用五脏俞点刺放血,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从亚细胞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角度揭示针刺拮抗弱视剥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1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进行。选用4周龄健康幼猫18只,采用单侧眼睑缝合的方法建立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6只。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4穴进行针灸治疗,各穴交替使用,1次/d,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d,治疗期为16周。各组实验动物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模型组视皮质神经元出现退行性病变,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状况。模型组动物视皮质、外侧膝状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数密度分别为(138.3&;#177;23.12),(38.91&;#177;18.43),(4.43&;#177;2.01)&;#215;10^2/mm^2,积分吸光度分别为(O.78&;#177;O.38),(O.86&;#177;O.30),(1.03&;#177;O.32)/μm^2,与正常组比较BDNF的数量和活性明显降低,而治疗组具有显著的上调作用。结论:针刺可逆转剥夺所造成的神经元蜕变,有利于神经元传导功能的恢复及突触传递的重建。针刺对剥夺效应的拮抗作用是通过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合成和分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