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38例食管异物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2.
电视胸腔镜辅助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19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胸腔镜辅助下Heller手术。结果无中转开胸者,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9·5±7·5)min,胸腔引流(2·5±0·5)d,术后住院(6·5±0·5)d。术后1年以内和1年后病人症状评分由术前2·7±1·1降为1·6±0·7和1·7±0·8,食管末端直径由术前(6·1±1·7)cm降为(4·0±1·1)cm和(3·8±1·1)cm,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由术前(28·9±4·1)mmHg降低到(20·1±3·6)mmHg和(19·9±3·3)mmHg,食管末端pH由术前3·4±0·9上升至4·9±1·3和5·0±1·3,同术前相比,4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远期(>1年)与近期(≤1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Heller手术技术可行、疗效肯定,值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推广,但其长期疗效和抗反流作用仍需要大规模的病例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3.
王家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36-1737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上肢骨折类型.使用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时,对于钢板的类型有一定的要求.本研究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选择钢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未××男46岁农民住院号11205右眼长一肿块4个月,于1985年7月3日以右眼球结膜肿瘤收留入院治疗。4个月前,发现右眼黑眼珠内侧有一米粒大灰白色点状物,其周围色红,异物感和分泌物增多。经当地医院治疗后不但无效,肿块逐渐增大、异物感加重而来院求治。一般情况良好,周身检查无异常改变。视力右1.2,左1.5。右眼睑正常,眼球不突出,角膜内侧可见一浅灰色肿物,呈桑椹状突出于睑裂,大小约0.4×0.4cm。边界清楚,内侧与半月状皱襞相接,外侧至角膜缘。肿物随球结膜移动,  相似文献   
75.
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检查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观察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检查心律失常发生率,探讨无痛胃镜检查的心血管安全性。方法:将300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无痛胃镜检查组(A组)和普通胃镜检查组(B组)(n=150),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电图(EKG)监测。结果:在胃镜操作前,两组心电图无差异。胃镜操作时心率增快者A组为3.3%,B组为8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窦缓A组为3.3%,B组为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性早搏A组为0.7%,B组为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T-T改变A组为1.3%,B组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室上性早搏A组为1.3%,B组为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均很快恢复到术前状态。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优于普通胃镜检查,术前有EKG异常改变者建议在麻醉医师的监护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76.
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要领。方法 回顾分析1992年3月~2006年5月诊治的支气管扩张症261例临床资料。结果 261例支气管扩张症经外科治疗后治愈(症状消失,全身状况改善)229例(87.7%)、好转(症状好转,药物治疗能控制症状)26例(10.0%)、死亡6例(2.3%)。术后并发肺不张、胸腔积液11例,肺部感染5例,脓胸伴切口感染3例,并发支气管胸膜瘘2例。结论 外科治疗是支气管扩张症最为有效的办法,但必须通过把握好适应证、作好充分术前准备、选择合理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等环节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X线检查、诊断及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随访情况。结果全组男4例,女19例,平均38.7岁。13例无症状。X线检查均为单发肺内软组织结节影。全部行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术后随访0.6~7.0年,无复发、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手术是肺硬化性血管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对比研究单纯手术、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和综合治疗对中晚期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79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A组)、单纯动脉灌注化疗(B组)和综合治疗组(C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A组32例、B组18例,C组(先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29例,3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9.2岁、59.6岁、58.9岁,临床分期均为ⅢB期。结果 动脉灌注化疗(B组和C组)47例,半个月后95.7%患者症状改善,肿瘤缩小;肿瘤切除率:A组为62.5%(20/32)、C组为100.0%(29/29);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25/32)、46.9%(15/32)和25.0%(8/32),C组分别为93.1%(27/29)、79.3%(23/29)和(15/29),2组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1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综合治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同期的单纯手术组和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组。动脉灌注化疗1个月后为手术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79.
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肺减容手术对重度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方法3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行肺减容手术,双侧8例,单侧28例。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测量动脉血气(PaO2,PaCO2)、肺功能(FEV1、RV、TLC)、6分钟运动试验(6-MWD),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动脉血氧分压比术前明显提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6个月的FEV1、6-MWD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RV、TL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呼吸困难指数再分级,26例术前Ⅲ级中10例转为Ⅰ级,16例转为Ⅱ级;10例Ⅳ级中3例转为Ⅰ级,5例转为Ⅱ级,2例转为Ⅲ级。结论重度肺气肿患者选择性手术,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肺切除机械缝合法闭合支气管断端5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闭合器机械缝合支气管断端的临床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在562例肺切除术中应用支气管闭合器机械缝合支气管断端。结果全组均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及脓胸,554例均一次成功闭合支气管,仅有8例支气管断端有少许漏气,予以间断加强缝合。结论应用支气管闭合器机械缝合支气管断端临床效果可靠,可以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