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背景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阴囊区和大腿近端前内侧慢性自发性疼痛,慢性自发性疼痛的解剖背景,尤其是疼痛区皮肤神经管理的报道较少.目的了解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临床解剖特征,为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防治提供解剖基础.设计以尸体为研究对象,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解剖教研室.材料1998-01/2000-12大理学院解剖教研室常规防腐固定的25具(50侧)成年男性尸体.方法对50侧(2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腹股沟区皮神经行解剖、观测和绘图.主要观察指标①分布到腹股沟、阴囊、大腿近端前内侧的皮神经.②皮神经与精索的关系.③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与腹股沟管的关系.结果分布于腹股沟区的有髂腹下神经皮支6%(3/50),髂腹股沟神经皮支90%(45/50),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42%(21/50),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形成的吻合支12%(6/50),生殖股神经股支的皮支8%(4/50).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间、腹股沟管内、穿出腹股沟管后三个部位形成吻合支.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经3种途径进入腹股沟管,69%从深环进入,12%从大腿侧穿腹股沟韧带进入,19%穿腹内斜肌进入,也通过3种形式出腹股沟管,69%经皮下环浅出,12%穿腹股沟韧带或腹股沟韧带与腹外斜肌腱膜交界处至腹股沟区,19%与髂腹股沟神经形成吻合支出浅环.结论腹股沟区皮神经行程变异很大,解剖变异是导致神经卡压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洪虹  孔晓明  张丽  孙艳  陈领 《安徽医药》2020,24(4):696-699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病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血脂及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8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老年抑郁症病人 60例,根据是否存在 OSAHS,分成抑郁症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 DEP?O组, 30例)和抑郁症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 DEP?N组, 30例)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 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量三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C)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三组抑郁、焦虑症状程度。结果三组在 TC、HDL?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 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 DEP?O组 TC(4.88±0.91)mmol/L、LDL?C(2.89±0.78)mmol/L高于 DEP?N组( 4.42±0.67)mmol/L、(2.43±0.57)mmol/L(P<0.05), HDL?C(1.30±0.28)mmol/L低于健康对照组( 1.54±0.31)(P<0.01)LDL?C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 DEP?N组 TC(4.42±0.67) mmol/L、HDL?C(1.35±0.34)mmol/L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三组的,HAMD、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 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 DEP?O组的 HAMD(27.10±6.26)分、 HAMA(18.83±6.27)分高于 DEP?N组和对照组( P<0.05); DEP?O组中 HAMD、HAMA均与 AHI呈正相关( P<0.05)HAMA与 TC、LDL?C呈正相关( P<0.05)。结论 OSAHS对老年抑郁症病人的血脂代谢有影响,主要表现在 TC、LDL?C的升高,,不论有无 OSAHS,老年抑郁症病人的 HDL?C水平都低于健康对照组,伴有 OSAHS的老年抑郁症病人有更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且与 TC、LDL?C升高以及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3.
近年随着对自由基氧化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机体的脂质代谢与氧化-抗氧化系统已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4.
头皮局部封闭致暂时性耳鸣、失明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所见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0岁。诊断:斑秃。于1998年1月23日按医属用2%利多卡因[1]2mL加醋酸曲安奈德1mL(40mg),于皮损处局部注射,注射前常规消毒,注射时取坐位。注后约10分钟,患者诉头晕、耳鸣、双眼视物模糊,5分钟后觉双眼看不见东西,患者非常恐慌。检查:神志清,面色苍白,但脉搏有力,心律整,测 Bp 16/12 Kpa,P 80次/分,送眼科会诊,测左右眼视力均为0,查眼底双侧视网膜区较苍白,余无特殊。医嘱无特殊处理。卧床…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比较单纯蓝光和蓝光加思密达降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微量血胆红素水平的效果,并评价胎粪排净时间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分成单纯蓝光治疗组和蓝光加思密达治疗组,将胎粪排净时间纳入考察指标,检测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至出院每天的微量血胆红素浓度。结果单纯蓝光治疗和蓝光加思密达治疗都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治愈率高峰在治疗后第4天,第5天微量血胆红素降致正常率达99%。但单纯蓝光治疗组与蓝光加思密达治疗组降低胆红素的程度和时间无明显差别,胎粪排净时间对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影响。结论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用蓝光全程治疗时无需加思密达,在胎粪排净时间为2~4天内对蓝光治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在托及散居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提出预防龋齿的措施。方法:对2000~2004年在托及散居儿童口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将408 657例儿童分为两组,即散居儿童组、在托儿童组,观察综合措施对龋病防治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托儿童患龋率13.52%,散居儿童患龋率22.93%,在托儿童患龋率呈逐年下降,散居儿童患龋率有上升趋势,两组5年患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提高保护儿童天然牙的意识和口腔卫生保健水平,重视龋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大力度抓好儿童的龋病防治工作可降低龋齿患病率。  相似文献   
68.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早期的一个危症,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现将我科近2年住院的9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符合在出生1周内,毛细血管红细胞压积≥0.70的诊断标准。均为男婴。发病时间在出生时1例,29小时内5例,48小时2例,72小时1例。首发症状有高热(2例)、发绀(2例)、  相似文献   
69.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出一种不中断母乳喂养、不需住院、简便有效的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方法将84例足月正常体重、中度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个治疗亚组,思密达组、光疗组、鲁米那-可拉明组对照比较其疗效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并检测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的活性浓度,探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机理.结果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介于光疗与鲁米那-可拉明之间.每日平均胆红素下降的幅度36.36±10.12μmol/L,平均疗程为4.82±1.10 d,7 d治愈率为100%.结论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不需中断母乳喂养,有利于巩固爱婴医院成果.β-GD不是母乳性黄疸发病的主要机制,也不是通过影响β-GD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对新生儿重度窒息脑损伤程度的早期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5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5~7d、12~14d、26~28d进行3次NBNA评分。结果NBNA评分在重度窒息新生儿中得分明显低下,5~7d<35分40例,占74%,12~14d<35分22例,占40.7%,26~28d<35分10例,占18.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时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高,缺氧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NBNA评分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