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消化性溃疡是病程长、慢性,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胀痛伴嗳腐吞酸,可为碱性药物缓解为其特点,也是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疾病,一般有麻黑色燥便或柏油样便史,大出血的患者均有暴食暴饮,进刺激性食物劳累过渡情绪刺激等为诱因。当然吐血不等于穿孔,其特点是吐血前疼痛加剧节律改变,出血后反而疼痛缓解,溃疡病的结局是:一是即早就医配合治疗可早期全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四联治疗,均在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2组间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的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状态,主要表现为肺功能缓慢进行性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局部微波加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与有关微波的动物试验基础上,经支气管镜微波加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14例。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X光检查、CT、血常规、气管镜下观察、肺功能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根据WHO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14例中12例为PR,2例为NR。结论:微波加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局部微波加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在有关微波的动物试验基础上,经支气管镜微波加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14例.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X光检查、CT、血常规、气管镜下观察、肺功能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根据WHO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14例中12例为PR,2例为NR.结论:微波加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6.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黏膜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发生的慢性溃疡。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精神刺激,饮食失调等有关。其治疗多为抑制胃酸分泌及黏膜保护药物联合应用,对有HP感染者则予根除HP治疗。虽然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仍有20%患者无效,需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停药后40%-80%消化性溃疡患者在1年内复发,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成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笔者采用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短效β2受体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糖尿病大鼠,对大鼠血糖的变化以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造模成功的COPD并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20只,分别给予单独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独吸入短效β2受体兴奋剂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短效β2受体兴奋剂治疗、生理盐水对照。各组大鼠雾化吸入治疗15 min/次,2次/d,疗程均为10 d。结果: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短效β2受体兴奋剂治疗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其他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吸入治疗组死亡率较其他组低(P<0.05)。结论: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短效β2受体兴奋剂治疗对COPD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控制无影响,而且可以提高治疗水平,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残气容积/肺总量比值(RV/TL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寻求以RV/TLC用于诊断COPD的最适参考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12月行肺功能检查的209例肺功能检查患者,其中:COPD患者组130例,非COPD患者组79例。记录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以及RV、TLC、1秒率等指标,以1秒率作为"金标准"计算RV/TLC诊断COP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Youden指数,并绘制ROC曲线。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其最佳诊断临界点52.8%,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73.4%。结论:RV/TLC在COPD诊断、鉴别诊断、初筛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经皮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与胸腔积液查抗酸杆菌,并对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及安全性.结果 经皮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的病例阳性率为53.2%,与胸腔积液查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97,P<0.05).78例次胸膜活检中发生少量气胸2例(2.5%),胸膜反应3例(3.8%).结论 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在确诊癌性胸腔积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检查手段,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浓度法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哮喘诊断最佳临界值。方法对哮喘患者组126例,非哮喘患者组74例,进行浓度法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计算激发试验对应浓度。结果以临床诊断哮喘作为"金标准"计算激发试验阳性对应浓度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约登指数,绘制ROC曲线。其最佳临界值为1.215 mg/mL,敏感度为97.5%,特异度为79.9%。结论浓度法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哮喘诊断最佳临界值为1.215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