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正> 患者男,20岁,以左前臂跌伤伴肘关节活动受限1小时于1984年9月12日收住我科。 1小时前因打兰球时不慎跌倒,左手大鱼际肌部位首先着地,即感疼痛,左肘关节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72.
麻黄蝉衣汤系“冉氏经验方”,由麻黄、蝉衣、槐米、黄柏、乌梅、板蓝根、生大黄、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疏风止痒之功能。原方专为荨麻疹而设,笔者扩展应用治疗泛发性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泛发性湿疹等均获良效,现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例1:张××,女,50岁,干部。1985年10月  相似文献   
73.
<正> 病员蒋某某,男,42岁。因左手拇指被拖拉机三角皮带棱扎断24小时,于1984年10月29日上午10时入院。病员将末节断指带入院。入院检查:左拇指从指间关节离断,近节拇指的部分软组织已环形撕脱,关节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乳腺癌绝经前女性患者临床病理(如肿瘤类型、大小、组织分类、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与生物学特征(如ER、PR、PS2等因素)的特点及相关性,以探讨后者在临床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绝经前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12例患者的ER、PR、CerbB-2、PS2、CathepsinD的表达状况,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如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脉管浸润等因素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反映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中,乳腺癌组织分级与CerbB-2正相关,而与ER、PR负相关。腋淋巴结转移与CerbB-2、Cathepsin D正相关,而与PS2负相关。脉管浸润与Cathepsin D密切相关。TNM分期与CerbB-2、Cathepsin D正相关,而与ER、PR、PS2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生物学指标ER、PR、PS2、CerbB-2、Cathepsin D指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TNM分期相关,可联合应用,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并可能参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和复发机制而影响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5.
例一: 郑××、女、30岁、××商店服务员。 1975年5月27日因感冒二天,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多,头疼身疼,咳嗽痰少而黄稠,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前来就诊。实习医生辨证为外感风热,授以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味。处方:连翘10克,竹叶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10克,荆芥、桔梗、甘草各6克,银花15克,芦根20克,山豆根30克。因患者咽喉肿痛加山豆根30克,未经负责医师审查令病人取药服之。患者晚八  相似文献   
76.
<正> 杨××,女,39岁,干部. 1974年8月30日初诊. 胃脘胀坠疼痛20余年,逐年加重,食后尤甚,夜卧不安,胃脘常觉怕冷,且有辘辘水声按则稍舒,恶心欲吐,进汤水胃中更觉难受,甚至呕尽乃快,纳差,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头晕心悸,腰膝酸冷,手足不温,形体消瘦,便溏日行2-3次,舌质淡白、苔白滑、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8月31日X线检查:胃空腹时有少量潴留液,张力低,蠕动较弱,胃下界降入盆腔,约在两髂嵴间联线下13厘米,其它部位未见异常. 诊断:胃下垂.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  相似文献   
77.
例一:患者于××,女,26岁,未婚,工人,门诊号50053,1980年3月11日初诊。自诉:半年来,每当经期来潮,环唇青紫肿胀痒痛甚至起泡。言语纳食不便。半月不消,方有好转,下次经期又复发。近三个月更甚。前来就医。追问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究胰激肽原酶 ( PK) 对链脲佐菌素 ( STZ) 诱导的糖尿病肾病 ( DN) 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 (Control)、 模型组 ( Model)、 低、 高剂量胰激肽原酶组 (75、 150 U/ kg) 各 15 只。 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 生化指标及蛋白表达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 结果 150 U/ kg 组大鼠在 3、 6、 9 周时的收缩压及干预后的尿素氮 ( BUN)、 肌酐( SCr)、 β-2 微球蛋白 ( β2-MG)、 Caspase-3、 Caspase-9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Model 组和 75 U/ kg 组 ( P <0. 05); 一氧化氮 ( NO) 水平显著高于 Model 组和 75 U/ kg 组 ( P< 0. 05)。 染色结果显示, PK 处理后大鼠肾组织纤维化、 系膜基质增生、 炎性浸润显著改善 结论 PK 可能通过改善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 抑制细胞凋亡来干预 DN 大鼠肾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