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0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与高压氧治疗组进行高压氧治疗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加快FAQ分数降低,CCSE提高,总有效率达60%以上,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螺旋CT与传统CT在急性闭合性腹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地对比了78例闭合性腹外伤病例,其中45例行传统CT扫描,33例行螺旋CT扫描。结果:螺旋CT的正确诊断率为90.9%(30例/33例),而传统CT的正确诊断率仅为80%(36例/45例)。同传统CT比较,螺旋CT不仅正确诊断率较高,而且扫描时间较短,图像质量较好(p<0.05)。除此之外,螺旋CT特有的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对闭合性腹外伤的诊断亦非常重要。结论:螺旋CT在闭合性腹外伤的诊断中,明显地优于传统CT,因此,如条件许可,应尽量选用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53.
胃癌的螺旋CT诊断及分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CT扫描不但能检出胃癌 ,而且能判断胃癌浸润范围及深度 ,发现腔外肿瘤的播散、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评价预后提供依据 ,已成为胃肿瘤术前分期的基本首选方法。胃的螺旋CT扫描技术胃的CT扫描应有特殊的技术条件 ,不符合条件者检查价值不大 ,且可产生假象 ,导致误诊、漏诊及分期错误等。胃的CT扫描需掌握以下几点 :①胃腔内要有足量的对比剂或水充盈 ;②对比剂的合理应用 ;③选择合适的扫描条件 ,如层厚、螺距及分期扫描的时间等 ;④病人合理的体位及注射蠕动抑制剂等 ;⑤扫描后的重建 ,如MPR、3D、CT…  相似文献   
54.
55.
CT检查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T检查对小儿癫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临床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患儿2000例CT表现、癫痫原因及CT检查与癫痫发作形式的关系。结果:CT正常88例。异常112例,其中脑萎缩31例,颅内感染性病变25例,先天疾患20例,脑积水8例,脑内缺血性改变8例,脑肿瘤6例,双侧基底节区钙化灶5例,小儿脑瘫5例,蛛网膜囊肿2例,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颅内感染性病变是癫痫患儿最常见的病因;CT检查对症状性癫痫患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6.
循证医学与放射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体现了人类对医学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使临床医学诊疗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作为交叉学科的影像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经验医学模式为特征的传统医学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medicine,EBM )的出现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果 ,它冲破了传统医学中诸如教条主义及经验主义等的思想束缚。目前 ,EBM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主流思潮 ,如何将这一先进的理念引入放射实践 ,是我们放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 ,笔者就此话题谈谈个人浅薄…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肾癌侵犯肾周间隙的CT征象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肾癌累及肾周间隙的病例40例。结果肾周间隙受侵的CT征象可有多发结节、条索状影、棘状突起和肾周筋膜增厚,与肾癌肿块最大径及进展期肾癌分期有相关性,其病理改变包括肾周间隙内淋巴结转移、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引起的血管曲张、肾周间隙内的桥间隔的液体聚积等。结论正确分析掌握肾癌对肾周间隙侵犯的CT征象有助于提高肾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8.
脾脏肿瘤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脾脏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资料。结果 16例中,脾良性肿瘤有海绵状血管瘤4例,错构瘤2例,淋巴管瘤1例;脾恶性肿瘤有脾继发性淋巴瘤5例,转移瘤3例,血管肉瘤1例。脾血管瘤和错构瘤均表现为局限性突起,多强化明显;脾淋巴管瘤间隔强化。脾恶性肿瘤多表现脾体积弥漫性增大,轻度强化。结论 脾脏诸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59.
背景:干细胞移植可以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作兔脊髓损伤模型,并在蛛网膜下腔置管以备移植。将实验白兔随机分为3组:标记组移植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细胞;未标记组移植未标记细胞;对照组不移植细胞只注射PBS液。结果与结论:两移植组在细胞移植14d后运动功能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移植后1,7,14,21,28,35d,脊髓损伤区域局部组织上出现大量含蓝色铁颗粒的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迁移到脊髓损伤区域,并能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0.
胰腺内副脾(IPAS)在临床工作中相对少见,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容易被发现.IPAS在影像上可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胰腺体尾部的肿块样病变,尤其被误诊为无症状的小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因而,准确的术前诊断不仅可使受检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还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各种影像学检查能较好地发现IPAS,就其各自的诊断价值及其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