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T引导下微创拉力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脱位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骶髂关节脱位以往采用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我院采用CT引导下微创拉力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脱位1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学在微创治疗严重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1月一2013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33例胸腰椎严重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行CT扫描,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仿真手术。临床行单侧入路PVP或PKP治疗。手术前后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后缘高度,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症状明显缓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术前45.82±3.00分降至术后1周28.70±2.16分,VAS评分由术前8.46±0.97分降至术后1周2.56±1.23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胸腰椎X线片上椎体高度得到一定程度恢复(p<0.05)。两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但未见临床症状。结论:数字骨科学在微创治疗严重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手术中能提高穿刺的精确性与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3.
CT引导下置入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尹飚  丁焕文  尹庆水 《中国骨伤》2006,19(3):142-14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置入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选择旋转垂直不稳定的典型C型(Tile分型)骨盆骨折12例,行CT扫描定位第一骶椎,后在CT引导下置入导针,根据CT测量和导针置入长度选择适合长度的半螺纹松质骨螺钉拧入,在CT扫描下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逐步合拢,最后复位。结果:12例骶髂关节均复位,10例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方法为采取微创技术进行骨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鉴别成人化脓性关节炎与非化脓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47例急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细菌学培养或染色结果,分为化脓性关节炎(病例组)和非化脓性关节炎(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鉴别化脓性关节炎与非化脓性关节炎的效能.结果 47例患者中,病例组13例,对照组34例.病例组PCT、hs-CRP、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WBC、NE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95% CI为0.83 ~0.99,其次分别是hs-CRP和ESR,WBC和NEU的曲线下面积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取大于截断点值0.93 ng/mL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时,其灵敏度可达到100.0%,特异度可达到71.0%.结论 WBC和NEU在鉴别成人化脓性关节炎与非化脓性关节炎中意义有限,hs-CRP和ESR可作为初筛检测指标,PCT对鉴别化脓性关节炎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颈椎骨折急诊手术后呼吸道和胃肠道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急诊手术后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管理。方法 28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急诊行手术处理。术后采取严密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管理,4例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行纤支镜气管插管;1例出现窒息,行气管切开;3例出现应激性溃疡,2例保守治疗有效,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结果 随访1~8个月,24例呼吸功能恢复正常。3例并发应激性溃疡者,消化道功能也完全恢复。结论 颈椎骨折急诊术后,合理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背景:三维重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规划,但是就其预测参数的准确性目前尚未见直接的分析与报道. 目的:基于 CT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临床,对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指导作用的精确性作初步分析. 方法:在 Mimics 软件下,随机对30例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共136个椎弓根行内固定前 CT三维重建,并通过内固定前模拟模块预测钉长、直径、水平面角及矢状面角度并与内固定后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前通过 Mimics 软件对腰椎行三维重建,设计最佳钉道并模拟置钉,预测椎弓根螺钉长、直径、水平面角及矢状面角度与通过 C 型臂及内固定中导航系统等方式置钉后实际数据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并且内固定后行 CT 扫描见置钉位置及长度均良好.说明通过 Mimics 软件对腰椎进行三维重建模拟置钉并制定置钉参数,能比较精确的指导内固定中实际置钉,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安全.  相似文献   
48.
Othofix外固定架结合CT引导下置入螺钉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骨折是严重的创伤 ,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 ,死亡率高达 1 0 %~ 2 0 %。自 1 999~ 2 0 0 2年采用Othofix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 6例 ,取得满意疗效。其中有一例患者在伤后 3周 ,采取Othofix外固定架稳定骨盆环后 ,尝试开展了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微创技术。取得良好疗效 ,该方法创伤小、愈合快、固定牢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 ,33岁 ,因车祸致腹部剧痛、双下肢活动受限 3h急诊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 3h被大货车碾过下腹部 ,当时即感腹部剧烈疼痛 ,双下肢活动受限 ,排尿困难 ,尿中带血 ;体…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成骨细胞DNA合成、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b-FGF在骨折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分段收集法分离培养兔成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ALP和I型胶原,酶动力学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DNA含量分析。结果:b-FGF可明显促进兔成骨样细胞的DNA合成,但却抑制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论:b-FGF对骨折修复起重要作用。但仍需通过与其它生长因子的协同来完善。  相似文献   
50.
背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脊柱外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呈现出数字化、个性化、显微化、精确化和人工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方法:文章检索词为“脊椎(spine);腰椎(lumbar);颈椎(cervical);数字化(digitization);脊柱外科(spinal surgery);数字骨科学(digital orthopedics);有限元模型(the finite element model);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微创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technology);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s reconstruction, 3D);CT;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仿真(computer emulation);内窥镜(endoscope);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经皮内窥镜激光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aser-assisted discectomy, PELD)”,对有限元、计算机导航技术、微创技术以及医学影像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数字化脊柱外科手术的特点,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数字化医学在有限元模型、计算机导航技术、微创技术、医学影像等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独特的脊柱外科新方法,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有限元模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反映集体内部的应力变化情况,有限元分析应用于医学生物力学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数字化影像信息通过媒介体输入计算机工作站,经运算处理后重建三维模型影像,通过相关软件,在此影像基础上进行术前计划并模拟进程,通过高解像度的显示屏从各个方位观察到当前的手术入路以及各种参数,完成微创手术。微创脊柱外科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运用特殊的器械或装置在影像仪器监视下或导航技术的引导下进行手术。医学影像分析作为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脊柱外科的临床诊断和观察具有参考价值。数字化医学高效率、高精度、三维立体地了解疾病的分布、形态、结构,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在脊柱外科应用中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