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束线提供的硬X线,采用衍射增强成像(DEI)和类同轴成像法对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猪、大鼠、小鼠的肝、肾、肺、骨等组织进行成像,并与成像样品的相邻组织及成像后原位组织切片的光镜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衍射增强成像显示大鼠肝脏血管的逐级分支,走行方向清楚,最细可分辨直径为30μm的血管;猪肝脏中央静脉、肝小叶分界隐约可见;大鼠肾脏皮、髓质分界清楚,弓形动脉、静脉及髓质区集合管、乳头管结构清晰可见,最细可分辨直径为30μm的管道结构;小鼠肺支气管树分支清楚,重叠肺泡隐约可见。类同轴成像大鼠股骨头关节软骨及骨小梁结构清楚。结论利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方法,样品无需制片处理即可观察到光镜及其他影像学技术尚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脉管系统模式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此外还可以观察到常规X线成像方法无法观察到的软骨影像,比较适合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热籽感应加温对荷瘤小鼠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籽感应加温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50只接种B16黑色素瘤的C57/BL小鼠随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7只,植入热籽后在磁场中加热20min,分别对肿瘤中心、边缘和小鼠体温进行监测,加温结束后取下肿瘤组织,10%甲醛固定,组织学切片评估加热后肿瘤坏死情况。第二部分共43只小鼠,小鼠接种肿瘤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磁场对照组(10只)、热籽对照组(10只)、加温治疗组(13只),用于加温后小鼠生存期观察和瘤体大小动态观察。结果肿瘤中心位置加热5min便可达到46℃,之后达到平台期,保持在50℃左右,而整个加温过程中小鼠体温无明显变化。加热后热籽周围肿瘤组织呈现凝固性坏死,加温治疗组60%(6/10)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生存期延长(P=0.0136,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结论热籽组合在小鼠肿瘤内可以取得较好的加热效果,单次较短时间的热籽感应加温治疗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延长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家兔耳部VX-2肿瘤模型,探讨磁感应加温方法对肿瘤的杀伤效应。方法于家兔耳部皮下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建立兔耳肿瘤模型,局部注射纳米Fe3O4微粒磁液并进行磁感应加温,观察瘤体大小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兔耳皮下接种2×10^6个瘤细胞10天后能形成长径〉5mm的类圆形VX-2肿瘤,利用此模型可大体观察磁液在肿瘤局部的聚集情况;400mg/ml的磁液50—100μl局部注射能在15kA/m的交变磁场中使肿瘤组织有效升温至43℃以上,并发生坏死。结论家兔耳部肿瘤模型易于建立和观察,利用该模型证明磁感应加温能对瘤组织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肿瘤热疗用磁流体在体外的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体外的发热行为。方法体外配制不同剂量的磁流体,设定不同电流条件的磁场,观察磁流体的量和磁场电流对磁流体发热的影响。结果磁流体的5分钟温升与磁流体的量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9994,n=3,P〈0.05),与磁场电流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9659,n=3,P〈0.05)。结论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中有着较好的产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炎性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典型病理改变,AS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出现异位骨化和骨破坏,异位骨化和骨破坏两种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与破骨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AS复杂的新骨形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BMP/Smads通路密切相关,而破骨细胞则在骨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ANKL/RANK/OPG系统中的细胞因子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关键因子。Micro RNA可调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是骨形成、骨吸收、骨重塑和修复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Micro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破骨机制中的作用,可为A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铁磁热籽加温治疗肿瘤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具有铁磁性的热籽合金可在交变磁场下产热并具有自控温特性,在影像学指导下植入肿瘤组织能精确、适形加热肿瘤而不需外部导线连接,其植入过程同近距离放射性非常相似,但与之相比又具有一些优点.本文将对这方面的内容以及该技术的基本机理和研究现状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肿瘤热疗中热剂量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剂量作为肿瘤热疗治疗效果的一种评价方法,其测量指标及参数的研究是热疗治疗系统的关键内容.基础研究发现热剂量学在研究热生物学损伤与热暴露(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中起主导作用.随着热剂量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热剂量学的相关原理、热剂量参数及其模型有望全面而准确的表达热疗效果,使临床经验及热疗处方更加完善.热剂量学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将使肿瘤热疗技术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长链非编码RNA-TP53TG1的真核表达克隆,并探索其在神经胶质瘤中对糖剥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胶质瘤细胞中扩增出TP53TG1;构建了TP53TG1的全长真核表达克隆;实时定量PCR检测其在U87MG细胞内的表达;同时用低糖(0.3 g/L葡萄糖、8 h)处理;real-time PCR检测GRP78、IDH1和PKM2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IG-TP53TG1;在转染U87MG细胞36 h后,可见绿色荧光的表达,U87MG细胞中TP53TG1 mRNA升高了2.9×106倍(P<0.05);过表达TP53TG1的同时低糖处理,GRP78和IDH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PKM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U87MG细胞中,TP53TG1可能通过影响GRP78、IDH1和PKM2 mRNA的表达,而参与到对糖剥夺的应激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和表征肿瘤热疗用磁流体。方法在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存在下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肿瘤热疗用四氧化三铁(Fe3O4)磁流体,用邻二氮菲显色法测定磁流体中铁的含量,通过电子显微镜、X衍射、红外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制备的磁流体进行表征。测定了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热效应,并将该磁流体用于VX2兔肿瘤的热疗。结果红外图谱和X衍射图谱证明所制备的磁流体样品为Fe3O4;电镜照片显示磁性粒子近乎圆形且分散良好;经X衍射数据计算得磁性粒子的粒径为13.3±3.8nm;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分别为23.39A/m(1.556emu/g)和0.56A/m(0.02604emu/g),矫顽力为12Oe;磁流体的特征吸收率为69±10W/g[Fe]。将该磁流体直接注射于VX2兔肝肿瘤部位后,置于交变磁场中进行热疗,测得肿瘤部位温度可达到41-46℃。结论在PEG-6000存在下所制备的Fe3O4磁流体有望用于肿瘤热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