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2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机器学习结合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预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椎体脆性骨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40例(新发椎体脆性骨折的T2DM患者70例,对照组70例)患者CT图像和临床资料。另收集18例(椎体脆性骨折的T2DM患者16例,对照组2例)患者的前次CT图像和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集。应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最小冗余度最大相关度算法、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模型筛选出最佳特征。基于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构建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从每例患者的CT图像中提取了1 037个影像组学特征,然后精简为14个影像组学特征。17个临床特征中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是预测结果的独立因素。其中XGBoost分类器表现最好,训练集中XGBoost模型的AUC分别为1.000、0.929、1.000;测试集中分别为0.954...  相似文献   
72.
足菌肿1例     
患者男,32岁。左底及足背起红斑结节斑块伴溢脓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可见大量混合炎细胞浸润,可见硫磺颗粒,未见菌丝及孢子。脓液及组织块真菌培养示:裴氏着色真菌;细菌培养示:猪红斑丹毒丝菌。诊断为足菌肿,给予克林霉素,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治疗好转,目前正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剂量的紫草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紫草合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以复方青黛胶囊口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为对照组。设低剂量紫草合剂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紫草合剂为高剂量组,共治疗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疗效评价。采用酶联免疫黏附试验(ELISA)法检测3组治疗前后的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与IL-22的含量。结果高剂量组PASI评分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下降水平相对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剂量的紫草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高于低剂量紫草合剂及复方青黛胶囊,可能与明显降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及IL-22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高学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现状,探讨社区的急救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定广东省深圳市华为社区进行干预,对其进行现场医学急救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急救知识知晓率从原来的44.0%上升至培训后的96.5%(X2=338.07,P〈0.05),心肺复苏术的简单处置率从约10.0%上升到近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2.17,P〈0.05);急救知识培训有明显效果。结论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急救知识培训非常必要,适合在全社会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La(C7H5O3)2·(C9H6NO)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La(C7H5O3)2·(C9H6NO)处理Hela细胞24~96h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0.5、1.0、5.0、10.0μmol/L La(C7H5O3)2·(C9H6NO)处理72h后,Hela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La(C7H5O3)2·(C9H6NO)对Hela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6.
慢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及PLT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及血小板数量(PLT)的相关性。方法对慢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和PLT测定的同时,采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四个肝纤维化指标,然后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纤维化指标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成正相关,与白蛋白(ALB)和PLT呈负相关;在肝炎分型各组中,随着肝炎严重程度的增大,HA的值明显增大(P〈0.05),LN、PCⅢ、CⅣ变化不明显;随着PLT值的增大,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中除了LN,HA、PCⅢ、CⅣ三项的血清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HA与肝功能各指标及PLT的相关性最好,是反映肝纤维化最好的指标之一,综合考虑HA等相关肝纤和肝功能指标及PLT是诊断肝纤维化有效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高、低剂量布地奈德(BUD)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初诊为毛细支气管炎并住院治疗的15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低剂量组(n=78)与高剂量组( n=79),分别采取雾化吸入BUD混悬液0.5 mg/次与1.0 mg/次治疗。对两组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进行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高剂量组患儿在接受BUD混悬液雾化治疗30 min与60 min时的Beck临床评分、呼吸频率均较低剂量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氧饱和度则较低剂量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采用1.0 mg/次雾化吸入BUD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较采用0.5 mg/次更能显著降低患儿在吸入治疗30 min,60 min时Beck临床评分及呼吸频率,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雾化吸入BUD治疗对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痔疮术后创面水肿、疼痛严重影响术后愈合,如何减痛促愈一直是研究重点.比较光子照射联合藻酸盐敷料用于痔疮术后创面减痛促愈的效果,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市江宁区人民医院治疗的痔疮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处理创面,实验组采用光子照射...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和外文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查找中西医结合治疗ALI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确定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的偏倚风险表评估研究质量,使用Rev Man5.3.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降低ALI患者死亡率(RR=0.54,95%CI[0.34,0.87],P=0.01)、降低ARDS发生率(RR=0.41,95%CI[0.25,0.65],P=0.0002)及降低CRP浓度(SMD=-0.49,95%CI[-0.81,-0.17],P=0.002)。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ALI方面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故需要大量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来论证。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80岁,全身起红斑水疱3d.患者5d前因为痛风,自服双氯芬酸钠,3d前家属发现其足背及腹部出现红斑,红斑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逐渐水疱泛发到躯干四肢,并出现口腔溃疡,伴疼痛.在当地诊所治疗2d,具体治疗不祥,未见好转,皮损逐渐增多,遂来我院门诊以"药疹"收入院.患者有痛风史2年,未正规用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口腔可见多处溃疡面,躯干四肢见散在大小不一的红斑及水疱,部分水疱位于正常皮肤上,水疱紧张,疱液较清,尼氏征阴性,部分水疱破溃,阴囊处水疱排列成串珠状(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葡萄糖+,血糖7.639 mmol/L,血细胞沉降率67 mm/1h,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正常.患者水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荧光检查:角化过度,可见一陈旧性表皮下疱,疱顶表皮可见少量坏死角质形成细胞,水疱下方可见新生的表皮,水疱内及真皮浅层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图2).直接免疫荧光:IgA+++(图3),C3+,在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IgG,IgM均阴性.根据患者发病前服用双氯芬酸钠,诊断线状IgA皮病(可能系药物引起).入院后予甲泼尼龙注射60 mg/d抗炎,阿奇霉素0.5g/d抗感染,补钾补钙护胃等对症治疗,3d后水疱大部分干涸,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改为泼尼松30mg /d后出院,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