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比较SHBG水平在各孕周及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孕妇及相应孕周正常孕妇血清中的变化,探讨SHBG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相关性。方法:通过两步法筛选出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孕妇做实验组,选取相应孕周孕妇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糖及SHBG水平并分析数据。结果:(1)在正常孕妇中SHBG浓度在孕期比非孕期显著增加,GDM组孕妇各孕周血中SHBG浓度均明显低于同孕周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在小于妊娠24周及产后组中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在正常孕妇、单纯GCT阳性、糖耐量减低及GDM孕妇中,GDM组的SHBG浓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正常孕妇组的SHBG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糖耐量异常组SHBG浓度低于单纯糖负荷试验异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妊娠早中期测定SHBG浓度可以预测GDM,产后的SHBG水平对于判断GDM的预后也有重要的作用。(2)SHBG的降低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孕期SHBG浓度的测定可以预知GDM的潜在人群,判定GDM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2.
早产的定义及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迄今为止 ,早产仍是困扰产科医生的围生期并发症之一。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不完善 ,产生许多并发症而生存率低下。近来报道 ,在西方发达国家早产儿死亡率为 5 0 / 10 0 0~ 9 0 / 10 0 0 [1] ,而发展中国家与之相比则更高 ,国内报道为 12 7%~ 2 0 8%。虽然随着现代新生儿抢救及护理技术的提高 ,早产儿死亡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192 0~ 193 0年其死亡率为 60 0 / 10 0 0 ,60年代降至 40 0 / 10 0 0 ,70年代降至 2 5 0 / 10 0 0 ,1980年降至13 0 / 10 0 0 ) ,但早产仍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报道 75 %~ 80 …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失调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血管舒张因子,在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调节血流、血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妊娠时高一氧化氮状态是循环系统受抑制的妊娠生理变化的代偿表现。而在妊高征时由于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使产生和释放一氧化氮的机能发生障碍,导致高一氧化氮状态转化为低一氧化氮状态。硝酸甘油等一氧化氮供体用于试验治疗妊高征,更改了我们对硝酸甘油等传统作用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早产主要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附2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早产主要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阴式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不同原因所致早产儿的预后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32周者;剖宫产组和阴式分娩组中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发病率(尤其是颅内出血)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及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减少早产儿剖宫产时的损伤.方法采用En Caule剖宫产术式用于早产儿剖宫产,共26例,其中孕29~31w末3例,孕32~34w末18例,孕35~36w末15例.并在孕周≤34w末时,对En Caule剖宫产术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进行比较.结果 36例行En Caule剖宫产术成功25例,未成功11例,成功率为69.44%,两者在羊水量、出生体重及孕周皆有显著差异(P<0.05),在羊水量>1000ml,出生体重>2000g,孕周>34w时手术成功率较低.对孕周≤34w时19例En Caule剖宫产术与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较,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羊水量、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Apgar评分(1min和5min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En Caule剖宫产术5例发生窒息,窒息发生率为26.32%,皆为轻度窒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例发生窒息,窒息发生率为53.33%,其中5例轻度窒息,3例重度窒息,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孕周小的低体重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En Caule剖宫产手术成功率高,并能减少对胎儿的损伤.  相似文献   
76.
绒毛膜下血肿对先兆流产和早产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绒毛膜下血肿对先兆流、早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0例先兆流、早产经超声波诊断有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绒毛膜下血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100%),腹痛(34.29%).出现血肿的平均孕龄为14.3±5.6w,其中最早孕龄为8w,最晚孕龄为25w.妊娠结局为流产者22例(31.43%),其中早期流产7例,晚期流产15例;早产者15例(19.05%),其中合并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者2例,胎膜早破者6例;死胎者6例(8.57%),其中合并胎盘早剥及子宫卒中者1例;足月妊娠为27例(38.57%).结论绒毛膜下血肿出现早且血肿小,妊娠结局多良好,而血肿出现晚且血肿大,妊娠结局多不良.  相似文献   
77.
采用改进的aPCR-SSCP银染技术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6例卵巢上皮癌,12例卵巢上皮交界瘤和15例良性卵巢上皮肿瘤的P53基因的突变和突变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癌P53基因突变率为30.6%,突变蛋白表达为58.4%。P53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5~8上,以第7外显子突变率最高。交界性肿瘤个别出现P53基因突变和突变蛋白表达,而在良性肿瘤无一例出现。提示P53基因突变是卵巢癌形成过程中的晚期事件。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肿瘤标记物判定卵巢癌的预后。aPCR-SSCP非同位素基因突变技术克服了常规PCR-SSCP检测方法的缺陷,可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78.
血浆一氧化氮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浆一氧化氮与分娩发动的关系金镇曲陆荣李守柔高庆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不仅作为血管依赖性舒张因子调节着血管的张力,而且是理想的机体细胞间的信息分子,与神经的传导及宿主的防御能力均有密切的关系[1]。本研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正常妇女妊...  相似文献   
79.
宫颈癌微血管密度和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P53蛋白表达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和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宫颈癌中P53蛋白表达,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Ⅱ期明显高于1期,在血管间质浸润生明显高于阴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癌的浸润深度无关;P53蛋白随临床分期的递增、癌的浸  相似文献   
80.
脐带是母体与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脐血管栓塞与围产期发病率增加有关,包括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等围产期并发症。目前脐血管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综述,主要探讨脐血管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