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肿瘤学   7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应用彩色超声及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65例子宫腺肌病和50例子宫肌瘤的子宫血流特点,发现在腺肌病患者子宫壁病灶内呈星状点状彩色信号且均可探及低流速血流,病灶周围极少探测到规则的血流;而子宫肌瘤肌核内极少探及血流,肌核周边呈间断环绕的条状彩色信号,可探及规则的低流速血流,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相似文献   
42.
43.
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GFP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贾新秋  赵岐刚  傅庆诏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0):733-735,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GFP质粒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的有效性。方法:将SKOV3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为脂质体组,加入脂质体和GFP质粒;第2组为超声单独作用转化组,加入脂质体、GFP质粒并以一定能量的超声分别辐照30s、60s和5min;第3组为超声介导造影剂组,加入脂质体、质粒和微泡,并用相同能量的超声分别照射30s、60s、5min,每一时间脂质体浓度分别采用2、5和10μl/ml。转染24~48h后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评价GFP转染率。结果:用超声触发破坏微泡促进GFP质粒转染SKOV3细胞,其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中脂质体5μl/ml超声照射60s组转染效率最高。结论:利用低频率和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微泡造影剂能有效地提高GFP质粒在SKOV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44.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其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基因多态性影响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构成了雌孕激素受体的个体差异。ERα,ERβ及PR基因的常见多态位点以及这些位点的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有关。对E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表明,10位密码子突变型(C)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PvuⅡPP基因性或XbaⅠXX基因型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降低有关,上游短TA重复序列(<19)数量增多与子宫内膜癌发表风险升高有关;对P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表明启动子区域的331A与子宫内膜癌发表风险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血流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对50例绝经前与10例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研究组)及21例绝经前与10例绝经后无子宫肌瘤者(对照组)进行经阴道多普勒血流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子宫动脉(UA)的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绝经前P<0.01、P<0.05;绝经后P<0.05、P<0.02);收缩末期最大速度(A)和舒张末期速度(B)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01);血流量(BFV)明显高于对照组(绝经前产<0.002;绝经后P<0.001)。绝经前有月经改变和无月经改变者的所有多普勒参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与子宫动脉RI、BFV之间有高度相关性。此外,发现20%(10/50)绝经前肌瘤患者和60%(6/10)绝经后肌瘤患者的肌瘤假膜处血流RI<0.40,术后病理学检查均证明为良性子宫平滑肌瘤。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前、后子宫肌瘤患者UA及宫壁血管血流动力学均发生改变,BFV明显增加,RI值降低。  相似文献   
46.
术前 1 周对 75 例卵巢肿瘤患者(53 例良性肿瘤,22 例恶性肿瘤)行 C 超检查及肿瘤内血流检测,并与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结果:53 例卵巢良性肿瘤中 21 例(3962% ),22 例卵巢恶性肿瘤中21 例(9545% ) C 超显示结构异常;良性肿瘤的血流高峰收缩速度( P S V)的平均值为 142±8.1cm /s,阻抗指数( R I)平均值为 0.478±0.119。恶性肿瘤 P S V 的平均值为 242±11.5cm /s, R I平均值为 0478±0.119。当以 P S V 16cm /s 作为区分卵巢良、恶性肿瘤界值时, P S V 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率和特异性率分别为 9091% 和 9057% ;当用 R I072 作为区分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界值时, R I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率和特异性率分别为 8636% 和 6981% ; C 超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率和特异性率分别为 9545% 和7170% 。三者的敏感性率差异无显著性,而 P S V 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率明显高于 R I和 C 超检查者,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05)。提示用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卵巢肿瘤内异常血流的 P S V 对预测卵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兔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后移植对卵母细胞生长、成熟、受精发育潜能的影响。 方法 25只性成熟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新鲜移植组(10只)及冷冻复苏移植组(10只),卵巢组织均自体多点移植于子宫系膜内。卵巢移植90d后对兔联合使用促排卵、体外成熟培养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观察卵子的成熟情况以及体内和体外成熟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 结果 新鲜移植组和冷冻复苏移植组获卵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移植组间获卵数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未成熟卵子所占比率以及未成熟卵子体外成熟后的成熟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体内成熟卵子、体外培养成熟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的差异不明显;各组内体内成熟卵子与体外培养成熟卵子相比受精率、卵裂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体外培养成熟卵子囊胚形成率明显低于体内成熟卵子(P<0.05)。 结论 兔卵巢经冷冻复苏自体移植后,其卵泡能够重新生长发育;通过体外成熟和受精技术,体内和体外成熟卵子均可产生正常的胚胎。提示卵巢组织冻融移植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可作为一种生育力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正>患者34岁。末次月经1992年11月22日,妊娠36~(+5)周,妊娠36周行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心率快,行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双肾发育异常。孕妇既往身体健康,孕期无服药、发热及放射线接触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使用超声仪器RTfino/RT 3200频率,3.5MHz,常规扫查胎心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三种恶性风险指数(risk of malignancy index,RMI)判断附件肿块良恶性的性能.方法:前瞻性地应用已报道的三种恶性风险指数(基于绝经状态、超声特点和CA125水平不同组合的评分系统),对180例附件肿块作出良恶性判断,评价它们在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比较它们与单项指标的诊断性能,分析它们在不同界值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种恶性风险指数的诊断率在上皮性恶性肿瘤中(RMI82.6%,RMI2 91.3%,RMI386.9%)明显高于其它病理类型(均为50.0%)(P<0.001);在Ⅲ、Ⅳ期恶性肿瘤组的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在交界性肿瘤和Ⅰ、Ⅱ期恶性肿瘤组(P<0.05);总的诊断性能三种风险指数较单指标CA125和超声分数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界值20~300数值范围内三种风险指数之间的诊断效能无差异(P=0.05),与原始报道的诊断最佳界值(数值200)不同,本研究的诊断最佳界值为数值100.结论:三种恶性风险指数评分系统在附件肿块良恶性判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着改良的必要性和空间.  相似文献   
50.
孕中晚期取脐血制作染色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方法:对不同原因产前咨询的278例孕妇于孕中期B超监测下采取脐血,其中68例染色体行核型分析。结果:68例中7例为异常核型,分别为46,XY,21P+,46,XX,t(1;4)(q44;q25),47XX,+21及4例46,X,Yq+。结论:于孕中晚期采取脐血制作染色体,具有周期短,可获取供临床诊断有价值的结果,对于有遗传病家族史、畸形胎儿分娩史、异常孕产史等的诊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