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自20世纪初,新发与再发传染病(ERI)疫情不断出现,已经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ERI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还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及难以预测性,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系统面对的巨大挑战。本文对ERI进行综述,以期加强公众对ERI的认识,为今后有效应对ER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居家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初步实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并出院的81例下肢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出院后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1次电话随访,实验组行居家管理模式,即居家管理小组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干预方式在患者出院后1、2、3、6、9、12个月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服药、戒烟、饮食、康复运动、患肢保护、家属支持、定期复查)进行监督及指导。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复发和截肢比例,及ASO Fontaine分期改善情况。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出院时FontaineⅠ~Ⅳ期依次有10、19、10、2例,出院12个月后依次有23、13、5、0例。对照组出院时FontaineⅠ~Ⅳ期依次有9、17、12、2例,出院12个月后依次有7、16、13、4例。出院时2组患者Fontaine分期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后,2组患者Fontaine分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院时比较,出院1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ASO症状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ASO症状明显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出院12个月后,各项遵医行为好的比例显著增加,复发和截肢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ASO实行居家模式管理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下肢缺血情况,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TurboHawk斑块旋切系统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宜宾市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选取TurboHawk斑块旋切系统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所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3 d行踝肱指数(ABI)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 d的ABI显著增加[(0.81±0.13)和(0.26±0.19),t=31.52,P=0.012]。23例患者术后显效9例,有效14例。术后发生腹膜后血肿、斑块腓动脉栓塞、胫前动脉血管切破、股浅动脉夹层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23),给予相应处理后均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静息痛,仅术后6个月增加了1例跛行患者。术前有6例下肢溃疡患者,均在术后4个月内愈合,随访过程无再发溃疡病例。患者术后6个月ABI与术后3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1±0.17)和(0.81±0.13),P0.05]。结论 TurboHawk斑块旋切系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开通的一种良好选择,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孕晚期妇女携带B群链球菌(GBS)不同血清型分布情况及各型别间的耐药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就诊的19 122例孕晚期妇女中经细菌鉴定为GBS阳性,以居住沈阳地区3年以上的孕妇携带的GBS纯培养菌株为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确定GBS的血清型,比较不同GBS血清型的耐药率和胎膜早破发生率。结果:19 122例孕晚期妇女中GBS阳性者572例,GBS携带率为3.0%。源自沈阳地区的251株纯培养菌株中,GBS血清型以Ⅰa(44.22%)、Ⅴ(38.65%)、Ⅲ(13.94%)为主,并发现与血清型Ⅴ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血清型NT。未发现血清型Ⅰa、Ⅲ、Ⅴ和NT存在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对4个血清型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型Ⅰa、Ⅲ、Ⅴ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4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型NT对4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Ⅰa、Ⅲ、Ⅴ和NT 4个不同血清型的孕晚期妇女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23.42%、34.28%、10.31%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8,P=0.011)。结论:沈阳地区GBS携带率为3.0%,血清型Ⅰa、Ⅴ和Ⅲ为主,且各血清型间不存在耐药差异。应重视孕晚期妇女GBS的筛查工作,根据筛查结果针对性地给予抗感染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儿童先天性感染和出生后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和神经系统迟发后遗症。早期、准确诊断HCMV感染意义重大,但仅依靠临床表现难以对HCMV感染做出明确诊断。现简要介绍HCM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晚期胃癌恶性腹水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期间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PN+EN组),每组20例,PN组患者行HIPEC同时PN支持,PN+EN 组患者行HIPEC同时PN+E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4、7 d的营养指标与免疫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部分指标第7天有恢复趋势,PN组与PN+EN组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PN+EN治疗后7 d的各项免疫学指标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PN组(均P<0.05);PN+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PN组明显缩短(均P<0.05),治疗相关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晚期胃癌患者HIPEC期间应用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肠道早日恢复,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确定人巨细胞病毒 PPU L44蛋白单克隆抗体 CH13在 PPU L44上的抗原决定簇位置 ,探讨随机多肽文库在研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 CH13在一个随机多肽文库中筛选出能与CH13结合的克隆 ,测定上述克隆随机多肽的 DNA序列 ,用随机多肽的氨基酸同源序列与 PPUL44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能与 CH13结合的随机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 ;随机多肽同源序列NEGEAFGPDVSG与 PPUL44蛋白位于第 32 1~ 332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 ;而随机多肽序列 FQIL VCVESVL R与 PPU L44位于第 181~ 184的氨基酸序列有 4个相邻的氨基酸一致。结论 :CH13的抗原决定簇位于 PPU L44蛋白第 32 1~ 332氨基酸序列附近 ;CH13与 PPU L44位于第 181~ 184氨基酸序列可能有一定反应。随机多肽文库在研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母乳中人类巨细胞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与定性PCR方法的敏感性,同时通过应用FQ-PCR方法了解HCMV感染患儿母乳中HCMV感染情况。方法:用FQ-PCR方法与普通定性PCR方法共同检测94份尿液中HC-MVDNA,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用FQ-PCR方法检测76例HCMV感染患儿母乳中HCMVDNA。结果:FQ-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60.6%,定性PCR方法检测阳性率33.3%,FQ-PCR方法优于定性PCR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HCMV感染患儿母乳的HCMV阳性率为72.37%。结论:FQ-PCR方法优于PCR方法,应用FQ-PCR检测母乳中HCMV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HCMV感染患儿母乳HCMV阳性率高,是HCMV感染的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09.
人类巨细胞病毒UL145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分态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有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 (HCMV)在体内存在不同的细胞嗜性 ,提示来自于不同临床症状患儿的HCMV分离株的基因结构可能存在差异。我们曾报道过HCMVUL144基因多态性〔1〕。本文着重研究了HCMVUL145序列在临床患儿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材料和方法标本来源 :38株经定量PCR鉴定阳性的HCMV分离株来自年龄小于 14个月的患儿。其中黄疸患儿 2 0名、小头畸形患儿 7名、先天巨结肠患儿 11名 ,分离株传代少于 10代。PCR扩增 :①标本处理 :取分离株培养上清液0 .5ml,98℃水浴 15min备用。②PCR扩增 :用UL145…  相似文献   
110.
病毒性传染病从来没有远离过人类,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一直存在。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 的实验室检测为例,重点介绍了目前实验室进行病毒性传染病病原
学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期对病毒性传染病,尤其是
COVID-19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