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21.
Ԥ����֫���Ѫ˨�γ��о��Ľ���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多发生于下肢 ,轻者可酿成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 ,重者可因肺栓塞 (PE)而致命。至今仍是外科领域中的难题之一。1 DVT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后病人均有可能发DVT。有许多因素可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 ,主要包括年龄、肥胖、静脉血栓病史、静脉曲张、血凝机制异常等。此外 ,手术的性质、手术时间、麻醉方法、制动、脱水和感染等 ,也都与DVT的发病有关。DVT多发生于术中和术后早期 ,但对普外科手术病人观察发现 ,有的病人在出院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可发病[1 ] 。妇产科手术后DVT的发病情况与外科相似 ,PE…  相似文献   
22.
下肢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闭塞性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引起,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肢端坏疽甚至危及生命.长期以来,对本症的研究是外科重点课题之一,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尚无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预测ASO术后再狭窄风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术后早期随访方法预测ASO术后再狭窄风险的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5例采用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第1组为各类开放性转流术者,术后检查移植物皿管中段血流峰值流速(middle graft,MG),依据测得值进行中远期闭塞危险性划分。将流出道动脉血流量手术前后的变化量与此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第2组为各类腔内治疗术者,术后随访重点为流出道动脉血流量。亦依据测得值进行中远期闭塞危险性划分。再将之与手术结束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第1组患者,按MG值划分之结果与流出道动脉血流量增长幅度呈负相关;第2组患者,按流出道动脉血流量划分之结果与DSA评分结果亦呈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早期随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又称腘静脉肌袢代瓣术。是在1964年,由Psathakis所倡用。因受当时条件所限,对一些有关的基础问题,如下肢深静脉病变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演进、下肢静脉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等,都还没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所以,本手术一直没有为其他外科医师所采用,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都开展了“静脉外肌样形成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疗效肯定。1981~1994年我们开展该手术治疗78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4%。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现将本组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情况予以剖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4例(861肢体)中男553例,女231例。年龄22~78岁,平均475岁。术后并发症89肢体,占10.34%。1.2并发症①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肢体,占1.23%;②患肢小腿肿胀加重63肢体,占7.23%;③膝关节功能障碍3肢体,占0.35%;④胖总神经损伤1肢体,占0.12%;⑤肢体暂时性麻…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动物实验分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后纤溶激活和管壁重塑发生时间,确定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irx,rs)的发生时间;对比分析早期和中晚期手术治疗IFPTS的疗效,探寻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建立大鼠IFVT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管壁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采用弹力、胶原纤维染色方法检测内弹力膜阳性率,血管周径和管壁僵硬指数.将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接受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的IFPTS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IFVT后1~2个月,n=21),中晚期治疗组(IFVT后>2个月,n=30).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标准(VC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大鼠静脉管壁tPA和uPA在IFVT后2周和4周表达明显增加(P<0.05).管壁内弹力膜阳性率在4、8和12周明显下降(P<0.01),血管周径在12周明显增大(P<0.05),管壁僵硬指数在4、8和12周明显上升(P<0.01).早期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和术前V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9比5.2±1.1,P<0.05),中晚期治疗组症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8±1.7比7.6±3.0,P>0.05).结论 IFFTS发生时间在血栓形成后1个月左右.IFVT后1~2个月是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IFFIS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7.
内脏动脉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内脏动脉瘤(VAAs)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例VAAs;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30~72岁,平均49岁.8例患者共有9个动脉瘤,包括脾动脉瘤4例,肠系膜上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2例(3个).均经彩色超声、CTA或DSA明确诊断.6例行经腹动脉瘤切除,其中3例行血管重建.1例伴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动脉瘤切除、脾切除和脾肾静脉分流术.1例双侧肾动脉瘤患者,左肾动脉瘤较大,且接近肾门,行动脉瘤切除和肾摘除术,右肾动脉瘤直径1.2 cm,密切随访.2例经股动脉行动脉瘤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8例VAAs患者,无论是动脉瘤切除、两端动脉结扎;还是端端吻合,人工血管间置血流重建;以及经股动脉病灶栓塞治疗,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没有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60个月,平均26.5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VAAs一旦明确诊断,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选择性手术或栓塞术足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径<2 cm且无症状的VAAs可考虑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技术可行性、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的112例患者的122条动脉硬化闭塞患肢的临床资料,动脉闭塞平均长度为10.25 cm(4.5~28 cm),其中23条肢体为生活方式受限性间歇性跛行,99条为严重性缺血.详细纪录患者的病史、病变特点、操作技术过程、并发症和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肢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救肢和症状改善).结果 SIA技术成功率为83%,成功进行SIA的患者平均踝肱指数从0.19±0.11增加到0.67±0.29(P<0.01),1年、2年冉管化通道的通畅率和临床有效率分别是54%±5%、45%±4%和82%±5%、79%±4%.没有严重后果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SIA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本组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所致慢性缺血较好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9.
外科实验研究的内容一般是针对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血管外科实验研究也同样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实验外科并非简单的藉助动物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范畴,而是利用科学方法、科学手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对人体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演变和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就血管外科实验研究现在主要的热点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0.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和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为最多见,部分病例晚期可出现下肢严重缺血(criticallimbs ischemia,CLI)。CLI是指客观证明存在动脉闭塞诱发的慢性缺血性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此类病人治疗困难、致残率高,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按动脉影像学检查,CLI可分为节段性闭塞和广泛性闭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