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39篇
  免费   2036篇
  国内免费   1191篇
耳鼻咽喉   287篇
儿科学   476篇
妇产科学   319篇
基础医学   1870篇
口腔科学   519篇
临床医学   6769篇
内科学   3238篇
皮肤病学   411篇
神经病学   765篇
特种医学   17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3618篇
综合类   13095篇
预防医学   4640篇
眼科学   430篇
药学   4675篇
  54篇
中国医学   4289篇
肿瘤学   1300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611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921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581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2194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1875篇
  2011年   2076篇
  2010年   2030篇
  2009年   2013篇
  2008年   1934篇
  2007年   2340篇
  2006年   2372篇
  2005年   2566篇
  2004年   2139篇
  2003年   1783篇
  2002年   1452篇
  2001年   1439篇
  2000年   1485篇
  1999年   1476篇
  1998年   1299篇
  1997年   1302篇
  1996年   1182篇
  1995年   1029篇
  1994年   992篇
  1993年   700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645篇
  1990年   567篇
  1989年   392篇
  1988年   269篇
  1987年   270篇
  1986年   232篇
  1985年   213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68篇
  1982年   153篇
  1981年   124篇
  1980年   92篇
  1979年   64篇
  1978年   56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27篇
  1959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切除瘢痕后做为真皮替代物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DR脱细胞猪皮和大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一步法和二步法)覆盖切除瘢痕后的创面.结果 对47例瘢痕患者中的22例进行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7 d左右,再植大张自体刃厚皮的二步法复合移植,其中在脂肪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88.3±3.7)%,在深筋膜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为(89.7±3.4)%.25例采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同时复合移植的一步法,在脂肪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92.5±4.1)%,在深筋膜层上复合移植成活率为(93.2±5.2)%.复合移植成活后,创面颜包淡红,表面平坦光滑,柔韧性好.最长随访时间90 d,复合区皮肤近似正常,皮肤结实、光滑、平整,可捏起,仅见移植边缘有少许轻微瘢痕增生,功能好.结论 一步法复合移植比二步法成活率高,且脂肪层上的复合移植皮比深筋膜上的复合移植皮肤弹性较好,也更柔软、丰满,两者在功能上则无区别.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是覆盖瘢痕切除后创面的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92.
在外科ICU病房中,常常可以见到手术后患者麻醉尚未清醒;危重患者情绪不稳定、ICU内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休克等原因引起的躁动,并且ICU内没有家属的陪伴,护士人手少,病人往往会自行拔除各种引流管,严重时甚至发生坠床,对治疗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护理中除了设法将各引流管牢固固定、耐心劝慰病人、使用床护栏外,有时不得不适当对病人进行约束.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躁动病人的约束带,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眶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方法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眶内注射曲安奈德的方法及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临床诊断TAO 83例92眼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位置行眶内曲安奈德注射以及注射前后的护理。结果 下直肌旁注射42眼,上直肌旁注射34眼,泪腺区注射16眼。部分患者注射前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经心理护理调整心态后积极配合治疗。全部病例注射后无眶内出血发生,部分患者主诉注射后疼痛,经四头带加压包扎、手掌按压,配合心理调适后症状减轻。结论 眶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对于治疗TAO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射位置、方法、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及注射后压迫观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减少创伤,增加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2004年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病人112例(A组),并和同期常规切口阑尾切除术病人98例(B组)进行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和手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别,但小切口组手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是可行的,创伤小、美容效果好。关键是掌握小切口阑尾切除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95.
背景:H ailey-H ailey病(H H D)(OM IM16960)和Darier病(DD)(OM IM124200)是显性遗传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分别由编码Golgi体分泌通路Ca2+-ATP酶(SPCA1,ATP2C1)的基因和sarco/内质网的2型Ca2+-ATP酶(SERCA2,ATP2A2)的基因突变引起。目的:通过测定细胞内静止期的钙水平和细胞对ATP和毒胡萝卜素的反应性,研究培养的H H D和DD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的钙调节。方法:该研究在培养的4例H H D和4例DD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上完成。用fura-2负荷试验进行荧光率成像来测定钙浓度。结果:对照组和H H D的角质形成细胞静止期的Ca2+水平…  相似文献   
96.
1临床资料及结果 自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MPP20例,男14例,女6例,其临床特点为:(1)潜伏期较长,约2—3周;(2)本病多见于年长儿,5—15岁较多;(3)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缓慢,但也有急性起病;(4)常有不规则发热,热型不定,多以低热为主;(5)全部患儿均有咳嗽,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咳出粘稠痰,甚至带血丝,咳嗽不少于3周;(6)肺部体征常不明显;(7)X线检查为本病的重要依据;(8)实验室检查,血清MPPIgM阳性,白细胞可正常;(9)病程自数日至2—4周不等;(10)本病治疗的首选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红霉素为代表,疗程为2-3周。  相似文献   
97.
外伤创面的愈合过程包括炎性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创面收缩和创面重新塑造。一般外伤创面愈合后易留疤痕,这使许多患者苦恼。康复新液是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制的外伤用药,其主要成份是从一种动物中提取而来的,含有L1、W11-a12、L3等。初步证实本品对消除疤痕有特效。为了考察其有效成份及其作用强度,笔者特进行以下探索试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8.
笔者跟师运用涤痰清心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均系2006年7月~2007年8月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4~14岁,病程15天~2年。32例中多表现有不自主眨眼、皱鼻、撅嘴、伸颈、耸肩、清嗓声、吭吭声、或易于激惹,或伴有夜睡磨牙、容易汗出等症状。  相似文献   
99.
谢登菊 《中外医疗》2009,28(31):28-29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多认为是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危险信号,本文着重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endoscopic sinu ssurgery,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对2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ESS术,其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42例(20.0%)。210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solube CD23,sCD23)的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主观和客观标准评定42例患者哮喘发作及对皮质类固醇的耐受状况,并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年(10例)和3年(32例)的随访。结果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FN-γ含量显著增高。术后哮喘改善水平由随访术后1年的45%提高到术后3年的70%。42例中32例(76%)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术前长期服用类固醇的2l例中,14例(67%)减少了对口服类固醇的使用。结论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有较满意的远期疗效。ESS能调节IL-4、IFN-γ sIL-2R、sCD23水平,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和对类固醇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