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4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63例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63例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作手术治疗,8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55例行整形性削除术,整形性削除术术后继续长大率为25.5%,其中20岁以下组的术后继续篚率高于21岁以上组。本文对颌骨FD的命名、分型、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恶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用颈淋巴显像检测N0期口腔癌患者颈前哨淋巴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颈淋巴显像检测口腔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21例临床N0期口腔癌患者术前行颈淋巴显像与术中蓝染法检测SLN,结果与组织学检查比较。结果①淋巴显像检测SLN的灵敏度为100%(21/21例),蓝染法为85%(17/20例)。②SLN活组织检查和颈淋巴结清扫术均证实33.3%(7/21例)患者有颈淋巴结转移,准确性100%;活组织检查阴性者14例,颈淋巴结清扫术亦为阴性,特异性100%。结论淋巴显像能有效检测口腔癌患者的SLN,准确预测颈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93.
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一期整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总结应用胸大肌岛状肌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的体会。方法 对23例因恶性肿瘤手术或放射治疗导致的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一期整复。结果 23例胸大肌肌皮瓣中20例完全成活,1例肌皮瓣皮肤完全坏死,2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血供丰富,组织量大,是整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的最合适材料。  相似文献   
94.
舌癌根治术病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问卷和复查方法随访110例舌癌根治术后1至10年的病者。五年生存率为56.1%。五年生存率与肿瘤期别,组织分化程度和是滞有颈淋巴转移有明显关系。术后一年内是死亡高峰期,占全部死亡病例的50.0%。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局部复发,占79.5%。问卷结果显示,语言、吞咽和肩臂功能差,而精神状态好。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与社会因素有关。提示延长舌癌病者的生存时间取决于早期根治手术。术后的生存质量焦点问题是局  相似文献   
95.
舌鳞癌组织中p53,p21基因蛋白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朝斌  黄洪章  陈伟良 《广东医学》1999,20(10):753-754
目的 研究p53,p51在舌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舌鳞癌组织标本行p53,p21癌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舌癌组织p53,p21癌基因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6.3%,61.1%;两种癌基因的阳性表达皆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53基因的阳性表达与p21原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对不同程度下肢慢性缺血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该院行PTA治疗的下肢慢性缺血患者68例,按卢瑟福-贝克分级量表分为跛行组(30例)和缺血组(3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以SF-36量表评价生存质量,测量踝肱指数(ABI),统计疼痛缓解率、截肢率及死亡率。结果缺血组下肢完全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跛行组(P<0.05)。跛行组的患者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ABI及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跛行组无死亡和截肢患者,缺血组6个月截肢率为10.2%(5条/49条),死亡2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跛行组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均较术前高(P<0.05),但在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间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组在出院前1 d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及活力(VT)等维度较术前高(P<0.05),出院后6个月高于术前的维度只有BP和VT(P<0.05),且维度在出院前1 d至出院后6个月间有下降趋势,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除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外出院前1 d的其他维度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除总体健康(GH)、RE及MH外的维度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TA可改善下肢慢性缺血病变患者血供,缓解症状,减少截肢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尤其对于间歇跛行的患者。但对于严重下肢慢性缺血的患者,PTA完全血运重建率低,即使完全血运重建,也不一定能减低截肢概率,改善生存质量,故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0.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价值,以及该法是否与颈清扫同期进行。方法:以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20例,缺损的部位包括舌,颊,口,牙龈,咽侧壁等部位。其中18例修复与颈清扫同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