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噪声性耳聋与耳蜗血管纹萎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蜗血管纹萎缩可能对噪声有易感性,为探索耳蜗血管纹萎缩与噪声性耳聋之间的关系,利用耳蜗血管纹萎缩的豚鼠模型,进行噪声暴露后观察:①用ABR检测耳蜗听觉功能的损害;②利用耳蜗铺片观察Corti器毛细胞的缺失。结果发现:①耳蜗血管纹萎缩较长组听阈升高;②耳蜗血管纹萎缩较长组噪声对耳蜗听功能损害加重,毛细胞的缺失也明显加重。提示:耳蜗血管纹萎缩较长者对噪声的损害有易感性,正是噪声对耳蜗损害个体差异的原因。通过听阈检测,有可能筛选出对噪声易感的个体。  相似文献   
22.
局部和全身给药后泼尼松龙在外淋巴液中的浓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比较局部和全身给药后 2 1 氢化琥珀酸 泼尼松龙在外淋巴液中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将实验豚鼠分组 ,局部用药 (局部组 ) :将 0 .5 %的 2 1 氢化琥珀酸 泼尼松龙液在直视下置于圆窗龛 ;全身用药 (全身组 ) :按 6 0mg/kg腹腔内注药 ;两组均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段采集外淋巴液标本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药物浓度。结果 :局部组药物最高浓度出现在给药后 180min ,为 (95 2 .3± 382 .7)mg/L ,并在 96 0min后维持在 (18.72± 16 .97)mg/L。全身组药物最高峰时间在给药后 15 0min ,为 (14 .71± 7.0 5 )mg/L。结论 :局部给予 2 1 氢化琥珀酸 泼尼松龙 ,可以获得长时间、高浓度的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2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从耳鼻咽喉科发展演变形成,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头颈部各器官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医学科学,是临床外科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我科的临床及科研方面发展迅猛,人员队伍和设备资源空前繁荣,成为区内校内的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创造了一系列佳绩而倍受瞩目。而教学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耳鼻咽喉科学属于本科教育的考查科目,课时少,且为临床实习选修课程,本科生对该科目的重视和了解程度远远不及内外妇儿等考试科目。从来,耳鼻咽喉科教学缺乏主动性、不直观、不易掌握,学生们除了上课时听课外,平时自修的时间很少,不能满足耳鼻咽喉科学的学习,毕业生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的机会较少,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耳鼻咽喉科的学习。另一方面,近年本科生扩招使得教学任务繁重,任课教研室的压力成倍增长,同时学生数量激增还令教研室面临不得不压缩课时、精简教学内容的挑战。随着我校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留学生全英教学更是又一凸显的难题。本教研室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各方面努力顺应教学格局的变更,尝试了全面的改革措施,师生们反映效果满意。1教材五年制本科理论教材采用第6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该教材内容全面细致,并且顺应耳鼻咽喉科学向耳鼻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超声在喉癌患者中声门旁间隙受侵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正常对照组及44例喉癌可疑患者术前进行声门旁间隙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识别40例正常喉部超声解剖结构,超声成像能够在声像图上定位声门旁间隙,声像图成像良好。本组44例喉癌可疑患者声门旁间隙受侵14例,在判断喉癌患者声门旁间隙受侵时CT检查要优于超声成像(P〈0.05)。结论:超声能够对声门旁间隙做出定位,并能判断喉癌患者中声门旁间隙是否受侵及受侵情况,为临床喉癌分期及制定手术方式提供辅助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中耳胆脂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 2 ,9的活性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明胶酶谱法测定 4 1例中耳胆脂瘤和 2 0例外耳道皮肤中MMP2 ,9的活性。结果 :胆脂瘤组织中MMP2和MMP9的平均活性为 (0 .95 4± 0 .4 11)和 (2 .6 76± 0 .734)灰度面积·mg-1·ml-1,而外耳道皮肤的平均活性为 (0 .35 5± 0 .16 0 )和 (1.16 6± 0 .4 4 3)灰度面积·mg-1·ml-1,胆脂瘤组织MMP2和MMP9的活性均较外耳道皮肤高 ,P <0 .0 1,其中MMP9的活性较MMP2高 ,P <0 .0 1,两者呈正相关 ,P <0 .0 1。广泛型胆脂瘤组织中MMP2和MMP9的平均活性为 (1.0 6 2± 0 .4 0 1)和 (2 .94 6± 0 .134)灰度面积·mg-1·ml-1,而局限型胆脂瘤的平均活性为 (0 .70 1± 0 .318)和 (2 .193± 0 .6 0 1)灰度面积·mg-1·ml-1,广泛型胆脂瘤MMP2和MMP9活性较局限型胆脂瘤高 ,P <0 .0 1。复发性与初发性胆脂瘤中MMP2和MMP9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中耳胆脂瘤中MMP2 ,9活性高于外耳道皮肤 ,且广泛型胆脂瘤高于局限型胆脂瘤 ,提示MMP2 ,9参与胆脂瘤的骨质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26.
利用有较长血管纹萎缩部的豚鼠,手术堵塞内淋巴管,产生内淋巴积水。术后三个月计数毛细胞缺失率和观察血管纹的光镜和电镜改变。结果发现实验性内淋巴积水时,外毛细胞缺失率与血管纹萎缩长度无显著相关;积水耳的健康纹血管部血管纹退变,而萎缩纹血管部血管纹无明显变化。认为积水对毛细胞和血管纹的损害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性。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离体培养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点。结果不同浓度的GABA可诱出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可被10μM荷包牡丹碱可逆性阻断。GABA诱导出的内向电流幅度随着浓度(10、50、100、500μM)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可诱出GABAA受体电流,GABA诱导的GABAA受体电流呈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8.
噪声性耳聋与蜗血管纹萎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蜗血管纹萎缩可能对噪声有易感性,为探索耳蜗血管纹萎缩与噪声性耳聋之间的关系,利用耳蜗血管纹萎缩的豚鼠模型,进行噪声暴露后观察:①用ABR检测耳蜗听觉功能的损害;②利用耳蜗铺片观察Corti器毛细胞的缺失。结果发现:①耳蜗血管纹萎缩较长组听阈升高;②耳蜗血管纹萎缩较长组噪声对耳蜗听功能损害加重,毛细胞的缺失也明显加重。提示:耳蜗血管萎缩较长者对噪声的损害有易感性,正是噪声对耳蜗损害个体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及下咽癌术后肺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术后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7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和无肺炎组。分别将患者年龄、吸烟、手术方式及手术前、后电解质和血清蛋白等38个相关因素行多因素分析。差异性观察项目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87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术后并发肺炎20例,并发率23.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术后清蛋白、术后血红蛋白、术后血氯、术后拔除气管套管时间是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患者年龄、术后清蛋白及延迟拔除气管套管与术后并发肺炎关系密切(OR=1.065、0.825、0.127,P<0.05)。结论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肺炎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患者年龄、术后清蛋白及拔除气管套管时间是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围术期管理是避免术后并发肺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水杨酸钠对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Ik)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水杨酸钠对急性分离大鼠SGN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抑制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幅值,其抑制强度与水杨酸钠浓度呈正相关,1mmol/L水杨酸钠可导致Ik激活曲线向超级化方向移动10.5885mV。结论水杨酸钠对大鼠SGN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具有抑制作用,使其电流峰值减低、激活曲线向超级化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