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75篇
  免费   3333篇
  国内免费   1951篇
耳鼻咽喉   637篇
儿科学   1022篇
妇产科学   326篇
基础医学   3016篇
口腔科学   134篇
临床医学   10429篇
内科学   4342篇
皮肤病学   512篇
神经病学   4768篇
特种医学   12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3508篇
综合类   17832篇
预防医学   7213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8349篇
  47篇
中国医学   7118篇
肿瘤学   25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21篇
  2022年   1406篇
  2021年   1491篇
  2020年   2072篇
  2019年   1822篇
  2018年   680篇
  2017年   1447篇
  2016年   1718篇
  2015年   1943篇
  2014年   3391篇
  2013年   3314篇
  2012年   4282篇
  2011年   4472篇
  2010年   4302篇
  2009年   4139篇
  2008年   4712篇
  2007年   4387篇
  2006年   4393篇
  2005年   4402篇
  2004年   3406篇
  2003年   2620篇
  2002年   1892篇
  2001年   1565篇
  2000年   1122篇
  1999年   877篇
  1998年   663篇
  1997年   591篇
  1996年   528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adult-screening,HHIA-S)、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digits in noise,DIN)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分析HHIA-S与DIN在听力损失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本研究招募听力正常者29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38例,按双耳纯音听阈平均值PTA0.5~4 kHz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9例,依次完成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听力损失自我报告、HHIA-S量表以及DIN测试。采用线性相关分析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听阈平均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确定DIN在最佳诊断截点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①本组受试者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平均听阈PTA0.5~4 kHz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P <0.01);②将HHIA-S得分>8分定义为存在听力障碍,结果显示HHIA-S量表发现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684,特异度为0.967;③DIN的最佳诊断截点(cut-off)为-16.1 dB,判断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1,均高于HHIA-S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结论 DIN作为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便捷的听力筛查手段,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2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62例患者中经rt-PA治疗后再闭塞者118例,占45.0%,无再闭塞者144例,占55.0%,再闭塞组的血糖、收缩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起病至溶栓用时及糖尿病发生率均较高(P<0.05);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HISS评分及起病至溶栓时间均为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再闭塞组相比无再闭塞组非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HISS评分及起病至溶栓时间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对血管再闭塞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对患者预后不利,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5.
周平  陈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11):1208-121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不同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近年来,ASD儿童的发育倒退(DR)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认为可能是ASD的一种特殊亚型。目前关于ASD儿童DR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综合文献分析主要是由遗传、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引起。本文拟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对目前报道的ASD儿童DR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为该部分ASD患儿的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t=5.272、4.484、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CI: 0.19~1.46); T-AI: β=0.60 (95%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CI:0.72~3.84); T-AI: β=2.04 (95%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β=0.50 (95%CI: 0.03~0.96)]、品行问题 [β=1.74 (95%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β=1.54 (95%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医务人员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对我市创伤后应激障碍医务人员进行了临床对照实验研究,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医务人员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45例)和试验组(心理干预45例),比较2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3个维度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6个维度评分、症状自评量表3个维度评分、社会支持量表3个维度评分以及应对方式量表6个维度评分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2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后创伤再体验、麻木和回避、警觉性增高、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躯体化症状、忧郁、焦虑、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率、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和退避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创伤再体验(2.26±0.24与2.56±0.31)、麻木和回避(1.92±0.26与2.43±0.37)、警觉性增高(2.01±0.26与2.67±0.33)、睡眠质量(1.20±1.14与1.74±0.28)、入睡时间(1.05±0.17与1.83±0.29)、睡眠时间(0.86±0.08与1.54±0.19)、睡眠效率(1.14±0.20与1.53±0.29)、催眠药物(0.15±0.03与0.18±0.04)、日间功能障碍(1.50±0.42与1.78±0.40)、躯体化症状(1.34±0.18与1.97±0.26)、忧郁(1.21±0.25与1.58±0.37)、焦虑(1.26±0.14与1.83±0.21)、客观支持(12.4±1.0与13.4±1.4)、主观支持(5.2±0.5与6.9±0.8)、对支持的利用率(4.6±1.0与5.8±1.2)、解决问题(5.0±1.1与6.2±1.4)、合理化(5.0±1.2与5.2±1.3)、求助(3.8±0.7与4.9±0.9)、自责(3.8±0.5与4.3±0.6)、幻想(3.4±0.6与4.0±1.0)和退避(3.0±0.4与3.6±0.8)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比于常规干预而言,心理干预措施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医务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震宁颗粒对脑震荡小鼠模型学习记忆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法对ICR小鼠造模,随机分为脑震宁颗粒全方组、实验1组(全方去柏子仁、枣仁、茯苓)、实验2组(全方去枣仁)、实验3组(全方去柏子仁),连续给药6 d,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不同给药对脑震荡记忆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脑震宁颗粒的组方意义。结果:定位航行实验、空间探索实验指标全方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均优于模型组(P<0.05,P<0.01),全方组效果最佳。结论:脑震宁能提高脑震荡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酸枣仁、柏子仁、茯苓是改善脑震荡对记忆损伤的主要药物,全方对脑震荡后记忆损伤治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不同频率下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在ARDS相关性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 ICU-AW)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C1)、气管内注入无菌水组(C2)、ICU-AW模型组(ICU-AW)、ICU-AW+AMPK激动剂A-769662组(ICU-AW-A)、ICU-AW+A-769662溶剂对照组(ICU-AW-V)、NMES 20 Hz组(ICU-AW-20)、NMES 40 Hz组(ICU-AW-40)、NMES 60 Hz组(ICU-AW-60)、NMES 80 Hz组(ICU-AW-80)、ICU-AW-40+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ICU-AW-40-C)、ICU-AW-40+Compound C溶剂对照组(ICU-AW-40-V)。检测小鼠四肢抓力和存活状态,7 d后收集小鼠肺组织和腓肠肌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肺和肌肉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以及qRT-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腓肠肌中Atrogin-1、MuRF-1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与C1、C2组相比,ICU-AW小鼠出现肺损伤及腓肠肌萎缩,四肢抓力及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腓肠肌组织中MuRF-1、Atrogin-1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1和<0.05);和C2组相比,ICU-AW组p-AMP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ICU-AW-V组相比,ICU-AW-A组小鼠腓肠肌肌肉萎缩改善,四肢抓力显著提高,Atrogin-1和MuRF-1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相比于ICU-AW组,ICU-AW-20组、ICU-AW-60组、ICU-AW-40组四肢抓力均显著提升(P<0.05),其中,ICU-AW-40提升最为显著(P<0.05);ICU-AW-40组Atrogin-1和MuRF-1蛋白及基因表达量也较其它四组显著降低(P<0.01);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干预后能够显著逆转NMES 40 Hz方案的ICU-AW肌无力的保护作用(P<0.05,ICU-AW-40-V vs. ICU-AW-40-C)。 结论早期应用40 Hz NMES能够显著改善ARDS相关性ICU-AW小鼠肌肉萎缩无力,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