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9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62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91篇
口腔科学   195篇
临床医学   572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53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269篇
综合类   1135篇
预防医学   172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246篇
  2篇
中国医学   44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211-1216
[目的]制备脱细胞髓核基质,并鉴定其物理特性,制备壳聚糖凝胶组织支架,探讨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并研究其成骨、成软骨、成脂肪多向分化能力。分离家猪髓核组织,逐步经过胰酶、核酶及TritonX-100处理,得到脱细胞髓核基质,观察脱细胞效果及其形态特点,并检测分析脱细胞髓核基质的主要成分。将脱细胞髓核基质溶于醋酸,制备成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将大鼠MSC接种于基质膜上培养。在第1、2、3、4、5 d采用CCK-8检测大鼠MSC在基质膜上的增殖情况,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并计算其孔隙率。[结果]观察到SD大鼠MSC具有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肪分化能力。制备出的家猪脱细胞髓核基质肉眼呈乳白色糜状,质较软,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由无规则排列的网状胶原纤维组成,表面无细胞残留。红外光谱仪分析表明脱细胞髓核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通过CCK-8检测,5 d内细胞毒性分级在0级与2级之间,说明大鼠MSC与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支架的孔隙率为(87.52±0.53)%。[结论]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孔隙率,符合生物工程支架选材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的D-α-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修饰的羧甲基壳聚糖-大黄酸偶联物(PTX/TPGS-CR)纳米胶束,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透析法,以载药量、包封率及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PTX/TPGS-CR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以溶血实验及血管刺激性实验初步考察PTX/TPGS-CR纳米胶束的安全性。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考察PTX/TPGS-CR纳米胶束对Hela细胞的毒性。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和流式细胞仪定量考察Hela细胞对PTX/TPGS-CR纳米胶束的摄取情况。结果制备工艺优化后制得的PTX/TPGS-CR纳米胶束粒径为(197.3±4.4)nm,PDI为(0.131±0.021),电位为(-31.8±0.5)mV,载药量为(48.20±3.03)%,包封率为(87.26±4.91)%。溶血实验结果表明,其溶血率低于1.71%;血管静脉注射无明显刺激性。其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能被Hela细胞高效摄取。结论PTX/TPGS-CR纳米胶束载药量和包封率高,安全性好,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稍优于Taxo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及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构建葡萄糖与赖氨酸模拟煮炸鹿茸加工过程美拉德(Maillard)反应体系,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UPLC-MS/MS法测定体系褐变指数和典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含量变化,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和动力学参数。结果鹿茸加工过程中煮炸时发生褐变反应,生成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07、40.44、78.47 kJ/mol,且均为零级反应;烘烤时相应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6.72、89.34、164.77 kJ/mol,也均为零级反应。相对于生成羧甲基赖氨酸而言,生成羧乙基赖氨酸所需能量更高,反应更难发生。结论烘烤过程温度变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动力学参数影响显著高于煮炸过程,长时间较高温度的烘烤使鹿茸中产生了较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这些结果为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阻断、抑制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生产绿色安全的鹿茸及加强中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倩  杨坛  黎枰坪  奉建芳  林世源  陈卉  吴卫  张玮 《中草药》2020,51(21):5440-5446
目的 制备左旋肉碱修饰的壳聚糖-硬脂酸(LC-SA/CS-SA)纳米胶束,包载紫杉醇(PTX)且协载槲皮素,考察胶束特性,并以大鼠在体肠循环评估给药系统对PTX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硬脂酸(SA)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于壳聚糖(CS),形成共聚物CS-SA;采用核磁共振H谱、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结构;以PTX为主药,槲皮素为辅药,采用激光粒径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HPLC分析分别考察了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胶束形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LC-SA/CS-SA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透析袋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评估载药胶束的促吸收作用。结果 红外与核磁结果表明SA通过酰胺键接枝于CS;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呈类球形,粒径为(148.3±1.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6±0.07,Zeta电位为(24.600±0.167)mV,CMC为14.31 μg/mL;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市售紫杉醇注射剂相比,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LC-SA/CS-SA载PTX胶束具有明显缓释效应;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表明,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胶束对载药PTX的胃肠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构建的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性能优良,促进了PTX的大鼠肠吸收,具有增强药物口服吸收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蕲蛇Ⅱ型胶原蛋白海藻酸钙-壳聚糖纳米胶囊。方法反相乳化法制备纳米胶囊。以CaCl2溶液浓度、蕲蛇Ⅱ型胶原蛋白与海藻酸比例、壳聚糖溶液浓度为影响因素,粒径、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然后,考察纳米胶囊微观形态、载药量、包封率、药物释药性能。结果最佳条件为CaCl2溶液浓度20 mmol/L,蕲蛇Ⅱ型胶原蛋白与海藻酸比例1∶1,壳聚糖溶液浓度1%,所得纳米胶囊大小均匀,分散性好,表面光滑饱满,平均粒径(210±5.12)nm,PDI 0.16±0.03,Zeta电位(-25.46±0.56)mV,载药量(16.35±1.35)%,包封率(83.69±4.31)%,人工胃液中24 h内累积释放率(81.86±3.1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性能的蕲蛇Ⅱ型胶原蛋白海藻酸钙-壳聚糖纳米胶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得到改性的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用ζ- 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材料的表征。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Fluc)双重报告基因的小鼠AD-MSCs细胞,并接种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共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观察细胞黏附和生长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超微结构,生物发光成像(BLI)及MTT比色法评估AD-MSCs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结果 XPS测定的结果提示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构建成功。SEM观察可见纳米纤维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三维多孔结构,细胞在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增殖活跃,形态和生长状态良好。CFM、BLI及MTT比色法的结果提示细胞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共培养后呈三维分布,增殖状态好。 结论 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用LBL进行改性后可明星促进AD-MSCs的三维生长,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是可用于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羧甲基壳聚糖冲洗液预防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菌尿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6月入我院上尿路结石病人200例,接受FURL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冲洗液冲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小时和24小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两组SIRS和菌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小时和24小时血清CRP水平、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 h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1.12±9.96)%和(88.56±14.17)%,术后24 h CRP分别为(5.07±2.25) mg/L和(9.93±3.41) mg/L,术后24 h WBC计数分别为(8.94±2.77)×10~9/L和(10.31±3.30)×10~9/L,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7.32±10.43)%和(82.12±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RS和菌尿发生率分别为2.0%、4.0%,对照组分别为14.0%、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冲洗液可有效预防FURL后SIRS和菌尿发生,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季铵化程度(DQ)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促进阿昔洛韦(ACV)滴眼液眼部滞留性进行考察。方法将浓度为0.5%,DQ分别为20%、40%及60%的TMC(TMC20,TMC40,TMC60)加入ACV滴眼液中;以同浓度壳聚糖(CS)ACV滴眼液为阳性对照,以普通ACV滴眼液为阴性对照,选用家兔为实验动物,采用悬挂泡技术和束缚泡技术进行离体眼球表面接触角及解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同时在各种ACV滴眼液中分别加入0.05%的荧光素钠为示踪剂,在体研究各种ACV滴眼液在家兔眼部的滞留性。结果与普通ACV滴眼液相比,含CS及TMC的滴眼液在角膜表面的接触角明显降低,解吸时间及在体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同浓度的CS ACV阳性对照相比,TMC20促进滞留作用较弱,而TMC40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MC60的作用明显较强(P<0.05)结论 TMC可显著增加ACV的眼部滞留性,且与其DQ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CS-NPs)载体,并以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为主要评价指标优化了工艺参数。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C)标准强菌株H37Rv的保护性抗原蛋白Rv0180c(GLDKNKFDIRVVSPDEARRLY),经异硫氰荧光素(FITC)标记后载入优化的空白CS-NPs中,获得结核多肽壳聚糖纳米粒(Pep-CS-NPs)。所得空白CS-NPs的平均粒径、PDI和ζ电位分别为(148.13±2.24)nm、0.197±0.013和(+18.00±0.89)mV;4℃放置28 d,粒径未见显著增大。Pep-CS-NPs的平均粒径、PDI和ζ电位分别为(186.93±8.80)nm、0.254±0.014和(+12.07±1.68)mV,包封率和载药量为(45.20±2.95)%和(12.92±1.12)%。体外释放结果表明,Pep-CS-NPs缓慢释放多肽,48 h累积释放率为56.6%。本试验表明,离子交联法制备载多肽CS-NPs的工艺简便稳定、条件温和,所得制品粒径大小适宜、分布均匀,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有望作为治疗结核病的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