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01篇
  免费   3428篇
  国内免费   3086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202篇
妇产科学   276篇
基础医学   3297篇
口腔科学   859篇
临床医学   7133篇
内科学   3373篇
皮肤病学   234篇
神经病学   754篇
特种医学   15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2755篇
综合类   12441篇
预防医学   5763篇
眼科学   843篇
药学   9388篇
  47篇
中国医学   3432篇
肿瘤学   276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250篇
  2022年   1224篇
  2021年   1332篇
  2020年   1487篇
  2019年   1484篇
  2018年   625篇
  2017年   1156篇
  2016年   1179篇
  2015年   1314篇
  2014年   2305篇
  2013年   2188篇
  2012年   3177篇
  2011年   3418篇
  2010年   3075篇
  2009年   3056篇
  2008年   3636篇
  2007年   3276篇
  2006年   3094篇
  2005年   3105篇
  2004年   2357篇
  2003年   1896篇
  2002年   1630篇
  2001年   1376篇
  2000年   1109篇
  1999年   870篇
  1998年   767篇
  1997年   739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547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原发性肝癌肿瘤生物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AFP、CEA、γ-GT水平以及其阳性检出率,统计观察组肿瘤生物标志物联合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53.52±10.37)U/ml、AFP(157.54±137.85)ng/ml、CEA(30.36±6.73)ng/ml、γ-GT(273.67±124.65)U/L均高于对照组的(4.63±0.68)U/ml、(1.67±0.25)ng/ml、(2.46±0.46)ng/ml、(32.58±11.7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19-9、AFP、CEA、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65%、47.06%、58.82%、80.88%,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AFP、CEA、γ-GT联合阳性检出61例,阳性检出率为89.71%,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后能够取得较高的检验效果,可以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MicroRNA(miRNA)作为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监测和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尿液标本具有采集过程无创、方便等优点,尿液miRNA作为肿瘤标志物,近年来在肿瘤诊断方面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尿液中多种miRNA标志物被证明与肿瘤的诊断相关。本文将对miRNA的特点和检测方法,以及尿液miRNA在泌尿系统肿瘤和非泌尿系统肿瘤中的标志物价值进行综述,为肿瘤的临床诊断、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CD4+/CD8+、白细胞介素-4(IL-4)与儿童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经典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及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效能。方法选取300例儿童细菌性CAP患儿,均给予化痰、止咳、平喘及抗感染治疗, 其中43例治疗无效(观察组)及257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CD40L、CD4+/CD8+、IL-4,采用Pearson分析CD40L、CD4+/CD8+、IL-4与经典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及CD40L、CD4+/CD8+、IL-4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D40L、CD4+/CD8+、IL-4与治疗无效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CD40L、CD4+/CD8+、IL-4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效能。结果观察组WBC、CRP、PCT、CD40L、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CD4+/CD8+低于对照组(P < 0.01);CD40L与WBC、CRP、PCT均呈正相关(r=0.720、0.433、0.832,P < 0.01),CD4+/CD8+与WBC、CRP、PCT呈负相关(r=-0.709、-0.449、-0.698,P < 0.01),IL-4与WBC、CRP、PCT呈正相关(r=0.889、0.760、0.723,P < 0.01);CD40L、CD4+/CD8+、IL-4均与治疗无效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D40L与CD4+/CD8+呈负相关(r=-0.776,P < 0.01),与IL-4呈正相关(r=0.554,P < 0.01);CD4+/CD8+与IL-4呈负相关(r=-0.538,P < 0.01);单一指标中IL-4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AUC最大为0.805,各指标联合预测抗菌治疗效果的AUC为0.867,敏感度达79.07%,大于任一单一指标(P < 0.01)。结论CD40L、IL-4、CD4+/CD8+与经典炎症标志物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菌性CAP患儿病情程度,治疗期间进行动态监测可及早预测疗效,为细菌性CAP患儿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蛛毒素受体7 穿膜结构域蛋白1(ELTD1)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甲基化水 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 组织中ELTD1 表达和甲基化的差异水平,探讨 ELTD1 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TIMER2.0 数据库评估ccRCC 免疫细胞浸润,筛选ELTD1 相关免疫 检查点基因,进行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基因共表达分析、筛选与ELTD1 相关的基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ELTD1 在ccRCC 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TCGA-KIRC 队列中,ELTD1 的甲基化水平与其表达呈负相关(R=-0.37,P<0.01)。 ELTD1 转录表达在ccRCC 患者年龄、T 分期、M 分期、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且高表达ELTD1 与较 长的OS 和PFS 密切相关(HR=0.55、0.63,均P<0.01),ELTD1 高表达是ccRCC 的独立保护因素。ELTD1 表达与B 细胞、CD4+ T 细 胞、CD8+ T 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浸润呈显著负相关(R=-0.16、-0.27、-0.25、-0.31、-0.27,均P<0.01)。GO 功能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生成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在ELTD1 高表达表型中显著富集(均P<0.01)。ELTD1 共表达基因 的生存分析提示,其肿瘤抑制作用与共表达网络有关。结论:ELTD1 在ccRCC 组织中高表达和低甲基化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且与免疫浸润相关。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常见且危害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部分NEC存活患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尚未发现NEC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快速发展,其对生物体内参与生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从系统的角度解释疾病发生和发展,在NEC早期诊断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NEC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NEC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热灭活乳酸菌TMC0356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基础组、MS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热灭活乳酸菌TMC0356实验组。各组以不同的饮食连续喂养7 d,饲养15周后解剖取出肝脏,检测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等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5组间的PPAR-α、SREBP-1c、CPT-1的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TMC0356实验组FAS的mRNA表达量低于MS模型组(P=0.011)...  相似文献   
10.
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在生物制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对该类方法的方法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首先回顾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研究的历史进程;其次,对国内外的药典、法规及技术指南中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内容进行梳理;最后,对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学相关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和分析,包括分析方法生命周期、分析目标概要等新概念的介绍。希望本文能为药品行业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国内外药品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及其相关指导原则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为药品研发人员建立科学、可靠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