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5篇
  免费   105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1230篇
内科学   589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35篇
综合类   5132篇
预防医学   1485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1877篇
  15篇
中国医学   12856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675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1090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410篇
  2011年   1477篇
  2010年   1499篇
  2009年   1545篇
  2008年   1855篇
  2007年   1472篇
  2006年   1345篇
  2005年   1445篇
  2004年   1191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729篇
  2001年   621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金水六君煎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发现该方以二陈汤、贞元饮为基础创制, 尤其是在燥湿化痰时,增加熟地、当归温补真阴而治虚寒,突出反映调补元气,温脾固肾的制方思想。该方被张氏应用于19种病证,也被后世医家灵活加减,广泛使用。研究金水六君煎的配伍特点和制方思想,对后世理解张氏和法的含义,研究张氏温补真阴的学术思想,拓宽治疗痰喘的临床思路,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汗证的治疗,应首先辨明病变所属脏腑,再辨气血阴阳、寒热虚实,并责之于病理产物,如瘀、痰等.临床中常使用生脉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玉屏风散等进行化裁,治疗汗证尤善用黄芪,因人因证施治,用药精简灵活,同病异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从流行病学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探索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收集457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基本信息、病理类型和中医辨证分型等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纳入病例均为女性,≥45周岁的患者358例(78.34%);产次>1次的患者274例(59.96%),引流产次>1次的患者324例(70.90%);有吸烟史的患者30例(6.56%),有饮酒史的患者19例(4.16%);无家族肿瘤疾病史的患者415例(90.81%)。病理类型中浸润性癌(303例)占比最大,中医证型中肝郁痰凝证(246例)、冲任失调证(128例)例数较多。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显示早期浸润癌与肝郁痰凝证呈正相关(P<0.05),浸润性癌与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多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早期浸润癌与肝郁痰凝证,浸润性癌与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具有明显相关性,该结果为中医“治未病”理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属目前尚不能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西医治疗占据重要地位,然其化疗间期的不适症状频发且多样。刘朝霞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中西医并重,从 “阴成形”理论出发,结合本病的病因病机,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将化疗间期多发性骨髓瘤辨为肾虚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四型,在补虚的基础上,酌情滋阴透热或清逐阴邪,标本同治,收效显著,现将辨治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徐大椿(以下简称徐氏)著作《医学源流论》中的“治未病”思想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将该思想运用于临床,发挥其理论的学术特色。 [方法] 通过研读《医学源流论》及相关现代文献,从医与患两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概括总结其“治未病”思想。[结果] 《医学源流论》涉及到“治未病”思想的相关章节有15章,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章有32篇。徐氏专设《防微论》阐释“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并在多个章节以“医”与“患”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溯源穷流,针砭时弊”的理论,结合中医各家思想,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治法治则,涵盖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多方面的调摄。徐氏要求医者时言辞锋利,但对患者多以委婉之词,在多个章节也予以反复提示,意在表明将“治未病”思想发挥最大作用,不仅仅需要医生拥有高明的医术,而且还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以此达到“标本相得”的效果。[结论] 《医学源流论》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完善了“治未病”思想,独具特色,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丛慧芳教授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经验。[方法] 通过随师抄方侍诊,总结丛师运用伏寒、络病理论治疗寒凝血瘀型EMs的临证思路及治法方药,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丛师认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是寒凝血瘀型EMs的核心病机,伏寒之源可归纳为先天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而瘀阻络脉为EMs病理结局及复发宿根,故确立温经通络、祛瘀止痛的治则,临证时攻补兼施,祛邪扶正除宿根;善用虫药,消癥散结缓剧痛;内服外治,增强疗效通瘀滞。所附验案中患者确诊为EMs,丛师辨为寒凝血瘀证,治以温经通络、祛瘀止痛,方以少腹逐瘀汤加减,疗效可观。[结论] 丛师认为,伏寒潜藏、瘀阻冲任胞络与本病反复发作密切相关,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温通并行,临床屡有效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