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9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220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413篇
内科学   702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79篇
综合类   3216篇
预防医学   1628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2075篇
  6篇
中国医学   2057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759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1460篇
  2007年   1046篇
  2006年   991篇
  2005年   1502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相同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地氟烷和七氟烷对全身麻醉下肩关节镜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氟烷组(D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所有患者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维持采用1.0 MAC地氟烷或七氟烷持续吸入,通过BIS监测吸入麻醉药的镇静程度,通过SPI监测镇痛程度。记录腔镜置入前(T1)、腔镜置入时(T2)、滑膜切除或清创时(T3)、缝合切口时(T4)的BIS、SPI值。结果 在T1~T2时,D组与S组相比,BI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3~T4时,与S组相比,D组BIS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组相比,D组在T1~T4时SPI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同MAC地氟烷和七氟烷的BIS、SPI不同,提示地氟烷、七氟烷的镇静、镇痛效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荔枝草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部位,研究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为荔枝草资源的药食两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筛选荔枝草抗炎有效部位,采用氨水刺激喉部法建立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ELISA双抗夹心检测、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咽部组织蛋白表达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氨水刺激建立的急性咽炎模型符合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特征,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咽部病理形态学表现。不同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及咽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炎性因子数量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大鼠咽部组织IκBα蛋白表达,降低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 荔枝草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急性咽炎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咽部炎症病理改变的发生,能调节血液中炎症因子、抑制NF-κB表达和IκBα解离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辐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1I治疗的42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30例,年龄14~68(38.7±11.9)岁。测量131I治疗后2、4周距离患者颈部正前方0、0.3、1.0、2.0、4.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析其变化规律,并探讨患者的性别、年龄、甲状腺摄碘率、131I的有效半衰期及服药剂量与周围剂量当量率的相关性。2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周围剂量当量率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所有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2、4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测量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131I治疗后2周,距离患者≥2.0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25 μSv/h;131I治疗后4周,距离患者≥0.3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25 μSv/h。不同性别患者不同测量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7~1.766,均P>0.05)。131I治疗后2周,测量距离为0、0.3、4.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与131I的有效半衰期呈正相关(r=0.318~0.487,均P<0.05);测量距离为2.0、4.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与服药剂量呈正相关(r=0.546、0.491,均P<0.01);不同测量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患者的年龄和甲状腺摄碘率均无相关性(r=?1.158~0.162,均P>0.05)。131I治疗后4周,测量距离为0、0.3、1.0、2.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与131I的有效半衰期呈正相关(r=0.319~0.380,均P<0.05);测量距离为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r=0.429,P<0.01);测量距离为2.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甲状腺摄碘率呈正相关(r=0.353,P<0.05);不同测量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服药剂量均无相关性(r=0.020~0.157,均P>0.05)。 结论 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4周内应尽量避免与家属亲密接触,临床医师应根据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测量结果及131I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对甲亢患者的居家隔离进行辐射防护指导。  相似文献   
5.
黄林美 《妇幼护理》2022,2(7):1465-1467
目的 探讨有效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妇科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有效沟通的技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有效沟通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 性情绪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 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通过提供患者有效沟通的方法能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改 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雷公藤柱层析中段和末段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评价中段和末段组分的毒性强弱和毒性物质基础,初步探讨中段和末段组分中成分与毒性的关系。方法:HPLC法测定中段和末段组分中6个有效成分(毒性成分)的含量。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_(50))。SD大鼠单次灌胃中段和末段组分,观察急性肝损伤情况。给药后48 h眼眶采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肝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检测中段和末段组分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中段和末段组分中所测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LD_(50)分别为297.551、558.578 mg·kg~(-1)。大鼠灌胃后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段组分的高、低剂量组和末段组分的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P0.01),明显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P0.01)。结论:雷公藤柱层析中段组分毒性强于末段组分,毒性物质基础以二萜、生物碱类为主,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肝损伤,毒性成分与毒性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和验证黄金菊中抗炎镇痛的药效组分,比较注射用黄金菊粉针剂与口服黄金菊药效组分在抗炎镇痛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通过小鼠血管通透性试验、二甲苯致小鼠耳缘肿胀、醋酸扭体和热板实验,比较黄金菊药效组分对口服组和注射组抗炎镇痛的生物等效性,确定黄金菊的抗炎镇痛药效组分。结果:小鼠血管通透性实验中,阳性组的伊文思兰含量为(4.823±0.158)μg/mL,黄金菊口服组和注射用黄金菊组分别为(6.323±0.172)μg/mL和(5.959±0.134)μg/mL,两组间比较(P>0.05),其与阳性组相比(P<0.05);二甲苯致小鼠耳缘肿胀实验中,阳性组肿胀度为(0.8125±0.5489)mg,黄金菊口服组和注射用黄金菊组分别为(1.05±0.466)mg和(1.3±1.234)mg,两组间比较(P>0.05),其与阳性组相比(P<0.05);醋酸扭体实验中,阳性组扭体次数为(33.5±2.121)次,黄金菊口服组和注射用黄金菊组分别为(35.5±3.535)次和(29±1.421)次,两组间比较(P>0.05),其与阳性组相比(P<0.05);热板实验中,阳性组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56.38±1.418)%,黄金菊口服组和注射用黄金菊组分别为(64.92±2.421)%和(78.85±3.682)%,两组间比较(P>0.05),其与阳性组相比(P<0.01)。结论:黄金菊的药效组分中黄芩苷、绿原酸、荭草苷和牡荆苷可以作为黄金菊的抗炎镇痛有效组分,注射用黄金菊粉针剂与口服黄金菊的药效组分中抗炎和镇痛作用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总酚酸)配伍后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药物浓度及其药动学与药效学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组成上述主要有效部位用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ig给药,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血浆药物浓度。DAS 3.2.6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运用总量统计矩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整体药动学特征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最后进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获得各药物浓度与药效之间的定量方程。结果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有所差异。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研究表明不同配伍对总量零阶矩、总量平均滞留时间、综合评分等参数影响不一。主要有效部位正交配伍给药后,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中SOD和CAT的降低。各PK-PD模型均采用Sigmoid-Emax模型,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均大于0.85。结论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配伍对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和抗氧化指标具有一定影响;中药复方多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可采用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PK-PD结合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多成分药动学与药效学之间相关性的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6)
目的优化利肝隆颗粒组分(郁金、当归、茵陈)挥发油提取、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以加水量、药材粒度、蒸馏时间为影响因素,挥发油收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饱和水溶液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温度、搅拌时间、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影响因素,包合物含油率、收率及包合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包合工艺。通过TLC、SEM、XRD法进行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粒度≥2.5目(孔径7.9 mm),加水量12倍,蒸馏时间8 h,挥发油收率0.60%;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35℃,搅拌时间90 min,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包合物含油率14.95%,收率80.02%,包合率89.12%。所得包合物包合状态良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利肝隆颗粒组分挥发油提取和后续β-环糊精包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测量,比较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139号报告推荐的4种单双剂量计算法对估算心血管介入诊疗程序中第一术者有效剂量之间的差异,以探讨这4种算法对介入诊疗场景的适用性。方法 模拟第一术者的男性躯干模体穿戴铅衣和铅围脖,在其体内布放热释光探测器,在其铅衣内外布放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模拟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场景,通过模拟测量得到的器官剂量计算第一术者的有效剂量,与通过个人剂量计及4种单双剂量计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由模拟测量计算得到的有效剂量为0.581 mSv;而用Swiss ordinance法、McEwan法、Von Boetticher法与Martin-Magee法估算得到的有效剂量分别为0.667、0.484、0.485和0.726 mSv,与模拟测量得到的有效剂量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4.8%、-16.7%、-16.5%和24.9%。结论 4种计算方法得到第一术者有效剂量与模拟测量结果均有较大的差异;从辐射防护观点出发,推荐使用Swiss ordinance法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程序中第一术者的个人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