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自然条件下气象因素对钉螺密度变化的影响,为控制血吸虫病及其钉螺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0-2014年湖北省潜江市春季查螺资料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一阶自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际钉螺密度进行趋势拟合与分解,利用相关分析法对钉螺密度变化率与不同时段、不同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钉螺密度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温度,其次为降水;其中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分别是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影响最大的温度因子;1月平均最低温度升高(或降低)1 ℃,将会导致钉螺密度上升(或下降) 5.080%~6.710%;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升高(或降低)1 ℃,活螺框变化率上升(或下降)15.521%~15.928%。降水对钉螺密度影响最大的时段是上年11月至当年4月,该时段内降水偏少20%以上,有利于降低钉螺密度。9-11月日照与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相关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回归模型。结论 在12月到来之前清除有螺区杂草有利于降低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能取得一定的灭螺效果。伴随全球气候变化湖北省冬季温度升高趋势明显,可能引发钉螺密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黄连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自古为医家所重用。文章概括本草中黄连的功效清热泻火、燥湿厚肠、解毒;分析《伤寒杂病论》中14个应用黄连方剂,认为黄连具有与苦寒药、辛宣药、补固药进行配伍的特点,且剂量和煎煮法皆随不同的主治而变化;后世医家认为黄连为清热泻火的主药,为治疗湿热痢疾的要药,以及治疗疮疡肿毒的良药,并以此分类列举黄连的古方应用,概括历代医家对黄连炮制方法的发挥。文章意从黄连的功效、配伍、剂量、用法四个方面,总结概括古代黄连的临床应用特点,以期对现代临床合理应用黄连提供临床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uVATS)在胸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该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应用 uVATS 治疗的胸部良性疾病患者61例(uVATS 组),并收集同期在该科行传统胸腔镜手术(VATS)的良性病变6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技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uVATS 组61例患者中,自发性气胸23例,肺部良性肿块11例,胸外伤11例,急性脓胸6例,手汗症7例,纵隔肿瘤3例。手术时间45~115 min ,平均65 min ,出血量40~200 mL ,平均80 mL ,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5 d ,平均3.3 d 。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2个月,随访率88%,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uVATS 组较对照组技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ATS 治疗胸部良性病变较 VATS 更加微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四逆散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临床应用和深入阐明四逆散干预Graves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运用TCMSP平台及查阅文献筛选四逆散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以“Graves’ disease”为关键词,挖掘GeneCards、CTD、DisGeNET、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Graves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运用Metascape平台对共同靶点通过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在RCSB PDB和PubChem数据库中获得成分和靶点的结构,利用pymol软件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芹菜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异甘草素、木犀草素、葛根素等,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为AKT1、TNF、INS、IL6、VEGFA、TP53、JUN、CASP3、IL1B、MAPK3等。GO与KEGG分析主要代谢通路可能有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调节免疫失衡、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抗氧化应激、抑制甲状腺血管新生和减轻外周组织器官损伤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四逆散主要成分与治疗Graves病的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高且对接构象较稳定。结论 四逆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影响多条代谢通路发挥治疗Graves病的作用,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喘而汗出""汗出而喘"分别见于《伤寒论》葛根芩连汤证与麻杏甘石汤证,被视为两方证的辨证要点之一。本文通过解读《伤寒论》原文两个方证,提出"而"有因果和强调之义,不仅突出了"汗出""喘"在辨病位、病因、病性、病势中的重要意义,而且反映了邪热在"皮""肺""肠"之间动态串扰势态,与现代医学基于皮肤、肺、肠疾病存在共病风险临床证据而提出的"肺—皮轴""肠—肺轴""肠—皮轴"不谋而合,为临床创新皮肤、肺、肠相关难治性疾病治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曲霉菌感染与定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i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存在曲霉菌感染与定植病原学或病理学依据的35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47岁,男33例(94.3%)。中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4个/μL,〈100个/μL者29例(82.9%)。瞄霉菌病23例(65.7%),包括20例肺曲霉病(其中1例合并脑曲霉病),1例肾曲霉病,2例肠道曲霉菌感染;曲霉菌呼吸道定植12例。曲霉菌种属以烟曲霉最常见(45.2%)。32例(91.4%)患者同时合并其他感染或曲霉菌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以耶氏肺孢子菌肺炎(34.3%)和肺结核(25.7%)多见。合并肺结核比率呼吸道定植组高于肺曲霉菌病组(58.3%比10%,P=0.006)。20例肺曲霉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18例(90.0%),咳嗽20例(100.0%),咳痰12例(60.0%),气急11例(55.0%),咯血2例(10.0%)。随访1年死亡率肺曲霉菌病组(55%)明显高于定植组(0)(P=0.000)。结论艾滋病患者曲霉菌病以肺曲霉病多见,常见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者,多同时存在其他机会性感染或曲霉菌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病死率高。合并肺结核者,如痰标本分离曲霉菌阳性,应警惕曲霉菌定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894C>T基因多态性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入选275例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及PCI术治疗的ACS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及7d后检测每位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R).采用基因芯片及PCR技术检测每组内患者CYP3A4基因894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通过PCI术明确患者的冠脉病变数目并计算其Gensini评分.出院后随访3~12月.结果 CYP3A4基因多态性在氯吡格雷抵抗(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3A4基因894C>T位点中携带T突变基因与ACS患者发生CR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59,P>0.05).随访3~12月后,CR组较NCR组均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0.05),但与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突变类型无关.结论 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多态性对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效应及心血管发生风险无明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AF)可简称为房颤,是一种因为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已成为当今危害人口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房颤可诱发栓塞,使脑卒中风险明显增加。长期房颤会导致房室扩大,加重心肌损害,使心功能下降,致死致残率大幅增加。因此,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房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房颤的发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炎症反应、心房重构、氧化应激、micro RNA及钙离子通道异常等均与房颤的发生关系密切,而本文旨在通过近年来中西医的研究进展,探讨钙质沉积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乙醛脱氢酶2(ALDH2)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入选CHF病人180例和健康体检人(对照组)40名。其中CHF病人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病人分为Ⅱ级46例、Ⅲ级63例、Ⅳ级71例。入院后完善NT-proBNP、心脏彩超等结果,并留取血清检测Mfn2、ALDH2水平,分析Mfn2、ALDH2与CHF病人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fn2、ALDH2、LVEF在CHF组中降低,NT-proBNP、LVEDD在CHF组中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HF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病人组间比较,Mfn2、ALDH2随着心功能降低而降低,NT-proBNP、LVEDD逐级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级发现,LVEF≤40%病人组Mfn2、ALDH2低于LVEF>40%病人,NT-proBNP、LVEDD高于LVEF>40%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CHF组中,Mfn2与LVEDD呈负相关关系(P < 0.01),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P < 0.01),ALDH2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P < 0.01);与进一步分析Mfn2、ALDH2以及联合诊断CH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831、0.891(P < 0.05)。结论CHF病人随着心功能减退,血清中的Mfn2、ALDH2水平随着减低;Mfn2、ALDH2与CHF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从而对临床评估病情及诊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