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分布规律。方法 以2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和256例健康受试者为观察对象。使用Fotric 226红外热像仪检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腧穴的温度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健康人检测1次,比较患者组与健康受试者组穴位温度值的差异,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经脉温度值的差异。结果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海穴、鹤顶穴、梁丘穴、曲泉穴、内膝眼穴、犊鼻穴、委阳穴、阴陵泉穴、膝关穴、阳陵泉穴、大杼穴、悬钟穴、足三里穴、命门穴、腰阳关穴温度值高于健康受试者(P < 0.05);患者组胃经的4次皮温均较高(P < 0.05),腰背部的4次皮温均较高(P < 0.05);KOA相关腧穴4次温度值变化趋势不显著(P > 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部分腧穴皮温升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穴位升温现象具有规律性,与经络、部位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升温效应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B超显象观察针刺足阳明经下肢段穴位对胃窦面积的影响,而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足阳明经下肢段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6个穴组,每组15例,每例均接受经穴及左右旁开1cm对照点的观察.刺激方法为针刺手捻针,观察记录方法为B超显示屏上直接观察,同步用日产日立录像机记录,观察过程为针前记录3min,针刺中记录3min,将记录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每Zs采样一次,6min共捕获图象180幅,以象素为单位,计算鲁窦的面积、上下径、前后径、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针刺足三里、上巨虚、冲阳、内庭4个穴位后都能使胃窦面积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值分别<0.05和0.01,而针刺穴位左右对照点则作用不明显.针刺足三里、冲阳2穴后能使胃窦上下径明显增大,与针前比较P<0.05.对胃窦前后径的变化起作用的穴位只有足三里1穴.结论针刺足阳明经下肢段穴位对胃运动功能确有特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胆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及经穴对相应脏腑的特异性作用.方法:静脉滴注阿托品造成家兔(n=50)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抑制状态,观察电针家兔足三里穴及阳陵泉穴对胃电及Oddi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和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静滴阿托品后家兔胃电和Oddi括约肌肌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P=0.001和快波平均振幅(P=0.028,P=0.001)明显降低;慢波平均频率变化不明显.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对家兔胃电(P=0.020,P=0.0001及Oddi 括约肌肌电(P=0.021,P=0.001)平均振幅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表明经脉-脏腑之间既有直接相关又有间接相关.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可升高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组织及血浆中MTL(P=0.000)、CCK((P=0.001)含量.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窦平滑肌和血浆MTL (P=0.020,P=0.001)及血浆CCK(P=0.001)含量升高最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ddi括约肌MTL及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CCK以电针阳陵泉穴明显.提示MTL和CCK是参与针刺调整消化道运动的重要脑肠肽物质.结论: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可促进胃和 Oddi括约肌运动,其机制之一可能为针刺影响外周MTL、CCK的释放,进而调整消化道运动.这种经穴对相应脏腑的调整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阮见  黄洁  常小荣 《国医论坛》2019,34(2):15-18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进行了进一步诠释和发挥,形成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在针灸理论体系构建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和《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并主要探讨《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观在经络腧穴理论体系、针灸治则和治法中的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艾灸"足三里"对胃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阳明经穴位与胃之间相对特异性联系的基础。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艾灸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每组14只。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联合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以治疗,正常组+艾灸组和模型组+艾灸组予以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治疗,每次15min,每日1次,共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技术检测胃组织代谢物并用Chenomx NMR Suite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模型+艾灸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的乳酸、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肌糖升高(P0.05),亮氨酸、甜菜碱、磷酸胆碱、尿嘧啶降低(P0.05);艾灸"足三里"后浓度发生逆转的代谢物有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和模型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正常+艾灸组胃组织中的肌醇升高(P0.05),而3-羟基丁酸、丝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降低(P0.05)。结论:从代谢组学角度证明了胃经穴位与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特异性联系,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等差异性代谢物可能是介导艾灸胃经穴位产生效应的代谢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7.
腧穴解剖学是中西医结合领域中现代医学解剖学与传统医学针灸学相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既是解剖学和针灸学的结合与延伸,更是中西医整合思维方式的互补。腧穴定位、穴位疗效分析、慎针禁针机制等方面被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腧穴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且比较中西医思维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优势互补,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历年针刺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针刺治疗不孕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1月1日。由2名研究者以Jadad标准对每个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与质量评估,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共计11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组对照西药或中药组受孕率高,总体有效率OR=3.23,95%CI为[2.42~4.32](P0.00001),且漏斗图结果显示基本对称。结论针刺或以针刺为主要治疗措施治疗不孕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或中药治疗,可提高患者受孕率。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亦随之改变.除传统教学模式外,高等院校针灸学的课堂教学应当充分挖掘移动设备的教学功能,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