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研究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麝香通心滴丸"凉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30只小鼠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只),麝香通心滴丸组(复方组,7只),麝香通心滴丸去熊胆粉组(拆方组,7只),熊胆粉组(7只);另取9只雄性同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30、30、0.33 mg/kg)灌胃,模型和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E 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含量;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二氢乙啶(dihydroethidum,DHE)荧光探针探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miR-20、miR-21、miR-126及miR-155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以复方组减弱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和MDA均升高(P0.01),GSH和SOD下降(P0.01),主动脉miR-126、miR-21及miR-1 55表达上升(P0.01),miR-20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及MDA下降(P0.01),GSH和SOD上升(P0.01),主动脉miR-126、miR-21、miR-155表达下调(P0.01),复方组和熊胆粉组miR-20表达上调(PO.01)。与复方组比较,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小鼠血清中IL-2、IL-6、TNF-α及IFN-γ水平升高(P0.01);拆方组和熊胆粉组GSH和SOD下降(P0.01),MDA和oxLDL上升(P0.01);拆方组与熊胆粉组miR-20和miR-155表达下调(P0.01)。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具有显著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主动脉miR-126、miR-21、miR-1 55及miR-20的表达相关,熊胆粉在全方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的作用,并通过研究血管新生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经皮下移植LLCs肿瘤细胞及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肿瘤复合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g1组、人参皂苷Rb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Rg1组和Rb1组分别予腹腔注射Rg1、Rb1(50 mg/k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5 d后,比较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心肌和肿瘤组织中CD34、vWF的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1及Rb1治疗组小鼠移植肿瘤生长显著受到抑制,其平均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心肌组织缺血损伤显著改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CD34和vWF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而肿瘤组织中CD34和vWF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显著抑制LLCs肿瘤生长,并显著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其双向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对血管生成双向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对胃热证或胃寒证模型动物的毒性、药效反应,初步探求"药性-证候"其相关性。方法:以辣椒煎液和无水乙醇造成胃热证模型,以冰水和氢氧化钠造成胃寒证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通过给予大剂量药物,观察小鼠急性毒性死亡情况和对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①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左金丸两证型组小鼠死亡率均为100%,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反左金丸胃热证组小鼠死亡率为70%,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其死亡率高于反左金丸胃寒证组(P<0.01);②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两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上皮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性、水肿甚或凝固性坏死,给药后,左金丸对胃热证模型、反左金丸对胃寒证模型大鼠胃粘膜均有不同程序的保护作用(P<0.05),而且反左金丸对胃寒证模型大鼠胃粘摸的保护作用强于左金丸(P<0.05)。结论:药物的毒性或药效均可能与药物的药性-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正确地运用中药的药性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40例根据NYHA分级的Ⅱ~Ⅳ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美托洛尔12.5mg,2次/d,口服3~4周。结果经治疗心功能达Ⅰ级者15例,Ⅱ级以上者14例,Ⅲ级者6例,中途停药2例,无效3例。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只要剂量合理,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治疗效果满意,同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茵连痛风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茵连痛风颗粒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利用蛋白质互作网络信息建立药物与抗炎镇痛相关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KEGG与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茵连痛风颗粒中与抗炎镇痛密切相关的靶点共有37个,主要包括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 2(PTGS2)、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潜在作用靶点,这些靶点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核转录因子B信号(NF-κB) 等通路相关。结论 该研究从多维度预测了茵连痛风颗粒多靶点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验证该制剂临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肝益肾祛风方(QingganYishen Qufeng formula,QYQ)在高血压及高血压致心肌损伤双重病理条件下的干预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HR)、清肝益肾祛风方组(QYQ)、坎地沙坦组(Can),以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所有实验动物于6周龄起进行药物干预,共干预14周。各组大鼠均每隔2周通过尾压法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以评价QYQ降压作用;20周龄时取心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计算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以评价QYQ对高血压心肌损伤的预防作用;同时进一步检测心脏组织中miR-125a-5p及其靶基因IL-6R、STAT3以及IL-6 mRNA的差异性表达。结果与模型组(SHR)比较,QYQ可显著降低SHR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P0.05),减少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P0.05),显著上调心脏组织中miR-125a-5p的表达,显著下调其直接靶基因IL-6R mRNA、STAT3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心脏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QYQ不仅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且对高血压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QYQ对miR-125a-5p/IL-6R/STAT3介导作用通路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高血压心肌损伤潜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配伍中药白芍考察对川楝子的减毒效应及其机制,以探求减轻川楝子肝毒性的中药复方减毒配伍规律.方法:SD大鼠,分组,单次灌服蒸馏水或川楝子、川楝子+白芍,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ICAM-1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基因表达.结果:白芍与川楝子配伍应用后,能够对抗肝组织TNF-α、IL-6水平的提高(P<0.05或P<0.01),能对抗肝组织NF-κB、ICAM-1蛋白表达的增强(P<0.01);能够调节肝组织caspase-3、bcl-2的基因表达.结论:白芍能对抗川楝子导致的肝损伤,其减毒机制是该药可以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并与调节肝细胞坏死相关基因caspase-3、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石斛夜光丸抗光损伤诱导光感受器细胞退行性改变的效应。方法采用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石斛夜光丸不同时间点给药组。模型组及石斛夜光丸治疗组接受白炽光光照30 min[光照强度为(10 000±10)lx]以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石斛夜光丸治疗组连续给药7 d,光照前暗适应24 h,治疗组分别在光照前立即给药或光照前30 min给予石斛夜光丸水煎液200μl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光照后7 d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采用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视紫红质(RHO)、中波敏感视蛋白(M-ops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进一步明确视网膜形态学及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结构完整,RHO和M-opsin表达分布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外核层显著变薄,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层及内节层结构紊乱,RHO和M-opsin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石斛夜光丸两给药组视网膜形态基本完整清晰,RHO和M-opsin的表达增多。结论石斛夜光丸具有显著的抗光损伤诱导的光感受器细胞退行性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蒺藜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10 000 lux白炽光光照30 min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只.光照前0.5h治疗组腹腔注射白蒺藜水煎液100 μL(生药100mg/20 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光照后3h、7d分别通过OCT检测小鼠视网膜形态学改变;造模后7d处死小鼠,取眼球固定、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视紫红质和短波敏感视蛋白(short wave-length sensitivity opsin,M-opsin)的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内外核层结构清楚、界限明显,视网膜视杆细胞内外节排列整齐;模型组视网膜结构层次模糊且外核层变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视紫红质和M-opsin表达降低,治疗组显著提高了视紫红质和M-opsin的表达.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显著变薄(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能显著性预防小鼠视网膜外核层变薄(P<0.05).结论 小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造模成功,白蒺藜对光损伤视网膜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物理辐照灭虫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木害虫舞毒蛾为实验材料,用不同剂量超声波照射舞毒蛾虫卵,观察照射后虫卵孵化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当作用时间为40min时,孵化率变化急剧下降,孵化率低于50%,当作用时间超过120min时,虫卵几乎全部死亡。结论随着超声波剂量增大孵化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超声波作用的生物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