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32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467篇
  1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17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及PG-Ⅰ/Ⅱ比值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101例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血清IL-6和PG-Ⅰ/Ⅱ水平。以全因死亡为随访终点,使用Kaplan-Meier曲线明确患者预后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IL-6、PG-Ⅰ和PG-Ⅰ/Ⅱ比值在最佳切割值为10.23pg/mL、30.65μg/L和2.44时,可评估患者的预后,而PG-Ⅱ则无法评估患者的预后。与IL-6≤10.23pg/mL组相比,IL-6> 10.23pg/mL组的肿瘤细胞分化更差、TNM分期Ⅲ期比例明显升高。Kaplan-Meier曲线结果表明,IL-6> 10.23pg/mL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IL-6≤10.23pg/mL组(28个月vs47个月,P<0.001);PG-Ⅰ≤30.65μg/L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PG-Ⅰ>30.65μg/L组(34个月vs49个月,P=0.008);PG-Ⅰ/Ⅱ≤2.44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PG-Ⅰ/Ⅱ> 2.44组(29个月vs56个月,P=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IL-6及PG-Ⅰ/Ⅱ比值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检测IL-6及PG-Ⅰ/Ⅱ比值有助于评估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瘢痕组(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组(10 ng/ml TGF-β1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5 min^12 h)、Smurf2 RNA干扰组[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2,Smurf2)siRNA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72 h]、补骨脂素组(10μmol/L补骨脂素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继续培养72 h)、补骨脂素+TGF-β1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补骨脂素培养72 h后加入TGF-β1培养6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urf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 SMA,α-SM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1蛋白分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瘢痕组Smurf2蛋白[(0.83±0.08)比(0.38±0.07)]表达增加(P<0.05);与瘢痕组比较,Smurf2 RNA干扰组TGF-β1[(2.2±0.18)比(4.2±0.47)]表达降低(P<0.05);TGF-β1组Smurf2[(0.71±0.06)比(0.42±0.04)]、α-SMA[(1.42±0.12)比(0.91±0.09)]蛋白表达增加(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0.72±0.09)比(0.41±0.07)]表达增加(P<0.05);补骨脂素组Smurf2[(0.05±0.01)比(0.42±0.04)]、α-SMA[(0.71±0.07)比(0.91±0.09)]蛋白表达降低(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0.12±0.04)比(0.41±0.07)]降低(P<0.05)。结论补骨脂素可能通过TGF-β1/Smurf2信号通路抑制α-SMA蛋白表达,从而降低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起到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Z形皮瓣及推进皮瓣I期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按不同缝合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术中直接缝合;观察组25例,术中行Z形皮瓣及推进皮瓣I期修复;比较两组眼睑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成活率96.0%、切口Ⅰ期愈合率100%、修复满意率92.0%,均高于对照组的72.0%、68.0%、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眼睑缺损修复时,采用Z形皮瓣及推进皮瓣,眼睑修复良好,患者修复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白蛋白微球作为肝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均匀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筛选了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蛋白微球的六个因素,十二个水平。优化出最佳制备工艺,制备了平均粒径0.41~0.47μm的白蛋白微球。将此工艺制备的125I-白蛋白微球做动物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微球iv后主要浓集在肝脏,可达注入总剂量的68%,此微球在靶组织肝脏的变化规律可用二室模型契合。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及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GC301为探讨,对10例胃癌组织及11例正常人体组织基因组DNA中胃蛋白酶原C基因的EcoR 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作了观察分析。发现在正常人体有三种常见等位片段,分别为20kb、5.7kb及3.6kb;一种稀有片段,3.5kb。在胃癌患者,未发现与正常人体不同的等位片段。但是,稀有片段及稀有杂交带型的出现频率高于正常组。这一结果对深入探讨胃蛋白酶原C基因稀有片段及稀有杂交带型对胃癌的诊断价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和疑为心梗病人血中 c Tn 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采用金标法对 5 2例就诊病人测定其血中 c Tn- 和酶学法测定 CK- MB两个指标 ,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组病人血中的 c Tn- 敏感度高于 CK- MB,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而疑为心梗病人血中的 c Tn- 敏感度高于 CK- MB且具有显著的特异性。c Tn- 的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在胃癌高发区庄河检出的19例胃癌高系家族成员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发现三种常见片段及一种稀有片段。对其中4例携带稀有片段的受检者进行了胃镜追踪观察,2.5年后发现1例早期胃癌。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The pepsinogen A (PGA) isozymogens in the gastric mucosa and Barrett epithelium of a female patient with Barrett esophagus were studied on different occasions during a 3-year period by electrophoretic analysis of in vivo steady-state pepsinogen in biopsies by activity staining in combination with variant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of de novo synthesized pepsinogen by autoradiography. In Barrett epithelium only one (Pg3) or two (Pg3 and Pg5) primary PGA gene products were detected, whereas in gastric mucosal biopsies three (Pg3, Pg4 and Pg5) primary gene products were demonstrated on all occasions. These differences strongly suggest differential expression/activation of individual gene numbers in the PGA gene cluster in Barrett esophagus and are in line with the preneoplastic nature of this condition. The mechanism behind this deregulation is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by cell biology and molecular genetic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及其与血清HA、PⅢ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HA、PⅢP含量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18、0.7126,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DNA酶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05年人类首次在牛胰腺中发现DNA酶Ⅰ。目前已发现DNA酶Ⅰ存在6种编码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内含子4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DNA酶Ⅰ不仅水解双链DNA,参与外源DNA的代谢、而且与细胞凋亡、坏死细胞染色质降解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道肿瘤和心肌梗死发生密切相关。DNA酶Ⅰ是亲子鉴定及犯罪学鉴定良好的生化标志物,血清DNA酶Ⅰ活性升高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高敏感性的急性心肌缺血标志物、酶表型分析可用于预测疾病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