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09篇
  免费   1481篇
  国内免费   711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144篇
基础医学   541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3909篇
内科学   3009篇
皮肤病学   265篇
神经病学   612篇
特种医学   7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942篇
综合类   10204篇
预防医学   1765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9517篇
  83篇
中国医学   2858篇
肿瘤学   983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64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790篇
  2020年   829篇
  2019年   949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1059篇
  2016年   1043篇
  2015年   1274篇
  2014年   2058篇
  2013年   2117篇
  2012年   2425篇
  2011年   2531篇
  2010年   2350篇
  2009年   2165篇
  2008年   2037篇
  2007年   1727篇
  2006年   1511篇
  2005年   1422篇
  2004年   1168篇
  2003年   1132篇
  2002年   882篇
  2001年   854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分析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抗非白假丝酵母的作用,拓宽其应用范围。方法将近平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选为待试菌株,测定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黄芩苷及伊曲康唑对待试菌株的抑菌圈直径。结果除伊曲康唑对部分待试菌株耐药外,3种药物对待试菌株存在一定的抗菌作用。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44±5.27)mm、28.00(25.00,30.00)mm、18.00(15.00,24.00)mm,大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25.00(20.00,28.00)mm,大于伊曲康唑(P<0.05)。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56±4.64)mm、25.00(20.00,28.00)mm,小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89±3.33)mm、18.00(15.00,24.00)mm,小于伊曲康唑(P<0.05)。结论 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伊曲康唑;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2.
戊苯那嗪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囊泡单胺转运体2抑制剂, 2017年4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为期6周的短期治疗和持续48周的长期治疗临床试验中,戊苯那嗪均显示出对迟发性运动障碍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和头痛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7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油腻、生冷。对照组58例依达拉奉30mg+100mL生理盐水,2次/d,静滴,30min滴完;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甲钴胺0.5mg+250m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组59例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化痰通络汤(半夏法、川芎、橘红、枳壳、远志、红花、石菖蒲各10g,茯神、丹参、党参各15g,甘草炙10g),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醒脑开窍针:取三阴交、人中、内关、委中、风池、极泉、尺泽,内关直刺12~25mm,捻转、提插泻法1min;人中斜刺7~12mm,重雀啄法;三阴交斜刺25~38mm,提插补法;极泉沿经下原穴25~50mm,直刺25~38mm,提插泻法;尺泽直刺25mm,提插泻法;风池针向喉结,刺25~63mm,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1次/d,每7d间歇2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康复21例,显著改善2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基本康复11例,显著改善2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DL、NIHS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联合对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整群选择在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就诊的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奥扎格雷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脑血栓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脑血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人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9.66±2.41)d和脑血栓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13.28±2.14)d明显短于对照组(13.62±3.47)、(17.39±3.20)d;脑血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8%);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人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联合对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心汤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养心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Lee氏心力衰竭评分、明尼苏达心衰生存质量量表(MLHFQ)评分,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心房收缩期峰值血流充盈速度(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SV、A高于治疗前,SV及E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LVEF、SV、A高于对照组治疗后,SV及E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Lee氏评分及MLHF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有效率为84. 0%,治疗组有效率为90. 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养心汤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黏度,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在医院治疗的80例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均通过静脉注射甲钴胺治疗。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40例为观察组,静脉注射甲钴胺,给予密切观察和全面护理;另一组40例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甲钴胺,控制饮食和血糖,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2.50%)明显高于观察组(15.00%),对照组对整体的护理感受的满意率(47.50%)明显差于观察组(87.50%),患者其他并发症控制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全面护理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护理,可提高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末梢神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脂蛋白肾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1989年首次由日本学者Saito报道,LPG主要累及肾脏,且以肾小球病变为主[1]。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表现为轻微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高血压,血脂异常易被忽略为肾病综合征的低蛋白血症所致。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增高是LPG血脂改变的主要特点[2-3]。LPG为一种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肾脏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有报道的病例不足200例,儿童报道仅10余例[2]。本病进展缓慢,临床常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因此,为增强对LPG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现分析1例确诊的儿童LPG临床资料,总结LP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聪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581-258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60例初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第4周生化学复常率为10.00%(6例),第12周生化学复常率为51.67%(31例),第48周复常率为83.33%(50例),其中第4周生化学复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4周、第12周和第48周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5.00%(51例)、100.00%(60例)、100.00%(60例),其中两组第4周与第12周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Ag转换率、HBsAg滴度下降50%比率分别为63.33%(38例)、20.00%(12例),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HBV-DNA转阴,安全性高,但肝功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靶向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肝癌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Gemox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区疼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19%(2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79%(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区疼痛治疗总有效率为74.47%(3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9%(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皮疹、外周神经毒性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34.04%(1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4%(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emox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靶向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肝癌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肝区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