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戴天章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精通医理,尤擅瘟疫的诊治,推动了瘟病辨治理论的发展。现基于戴天章《广瘟疫论》,从首创瘟疫五辨、力辨寒瘟异同,创瘟疫五种治法,完善外感病腹诊法3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系统总结其瘟疫辨治经验及学术思想,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温病学理论,亦对现代温病的临床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明代《伤寒论》文献,指出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病学说直接受其催化而趋于成熟,明刻本《伤寒论》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依据,重编整理导致了后世编次方法之多样,学术论争深化了后世的《伤寒论》研究。认为明代是《伤寒论》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代的《伤寒论》研究影响并规定了清代乃至近代的《伤寒论》研究模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指出伏气温病的病机为"内伏之阳被寒毒所折于骨髓",从病因学角度突出外感疾病的温热特性,并创辛凉透表之治则。用药主张辛凉宣透、清解郁阳;辛苦寒并用、表里双解;益气滋阴、扶正解表。其学术思想在温病学萌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疾病的动态变化去辨证分析,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指导治疗的辨证分析方法称为动态辨证法。《伤寒论》在运用六经辨证辨治六经病证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运用动态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六经病证的病情变化,通过分析邪正消长及病理演变过程,明确病机性质,准确的把握疾病。本文从判断疾病的传变、病势转归及预后,分析疾病的演变规律及病因病机等五方面,对动态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及意义作了归纳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于对“三阴三阳”的理解。三阴三阳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决定了“六经”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需要用五运六气在不同时空方位阴阳气的状态来理解三阴三阳。从五运六气看六经,以往六经理论中的一些难题,就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三阴三阳之间是有序的动态时空变化。三阴三阳辨证,可较好地反映疾病发生时内外环境整体变化的动态时空特征。讲《伤寒论》不能不讲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绝不可废。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之伤寒热病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的伤寒热病概念,大致在“伤寒则病热”宗旨下发展。病名以伤寒为总称,包括狭义伤寒、中风、湿温、热病、温病,以及风温、暑病(中暑)、中湿,病因为伤寒。《内经》强调留邪病机,部位不一,提到三套辨证方法:六经辨证、皮肌骨热辨证及五脏热辨证。《难经》中提出“伤寒有五”。《伤寒杂病论》的论述重点放在中寒即发的"伤寒"方面,将其中的六经辨证法发展为灵活而相对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桂枝汤等10个代表方均为一方多治的典型应用。论中所述诸证病因不同、症状不同,其病机则一。这为后世立法处方开了先河。后学者应以仲景之法为我法,见病知源,活学活用,使其立法,辨证、处方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润舒滴眼液治疗眼干燥症。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5 0例为治疗组 ,滴用润舒滴眼液 ,30例为对照组 ,滴用诺氟沙星滴眼液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5 0例治疗组 1周内显效 47例 ,有效 3例 ,无效 0例 ,对照组分别为 1 0例 ,1 8例 ,2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润舒滴眼液是治疗眼干燥症的一种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经方防治肿瘤临床疗效显著。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表明,经方能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侵袭与转移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效应,其药理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经方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文章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