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感冒和流感,早期往往难分辨。很多人都是先吃点感冒药试试再说。但每次走进药店,头都大了——货架上,十几种感冒中成药,有的治风寒,有的治风热。再对照自己的症状:喉咙疼,好像属于风热感冒,可又流清鼻涕;仿佛有点怕冷,是寒的,但又有黄痰。  相似文献   
2.
胡品福 《中国药店》2003,(12):104-104
北方冷空气隔三差五地侵袭着浔城九江,单位里不少人患了感冒,有的还请了病假。这不,热心的工会主席请来OTC咨询台的胡药师,让他来和大家谈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 老杨:我的症状为发热重,恶寒  相似文献   
3.
顾维明 《陕西中医》2003,24(8):729-729
近年来 ,笔者采用自拟退热合剂治疗风热感冒 92例 ,经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门诊就诊病例。其中男 5 0例 ,妇女 42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1 9岁 ;病程最长者 3 d;短者 1 d。临床表现风热感冒可发于任何年龄 ,而以年老体弱者多见 ,证见身热 ,微恶风寒 ,汗泄不畅 ,面色多赤 ,口干微欲饮 ,咳嗽 ,痰稠或稠黄 ,咯吐不爽 ,或咽燥 ,鼻塞 ,流黄涕 ,舌淡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实验室检查 ,排除结核等疾病。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 :银花 2 0 g,桔梗 6g,薄荷 (后下 )、黄芩、淡竹叶各 1 0 g,板蓝根 3 0…  相似文献   
4.
赖跃进 《天津中医药》2005,22(3):253-253
凡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和/或头痛、身痛,咳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浮数),病程在3d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50例。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我儿子今年4岁,经常感冒,而且一感冒就咳嗽,很长时间都不好。请问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能用抗生素吗?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应分别吃什么药物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最近天气变冷了,由于没有注意而患上了感冒.虽然家中备有感冒冲剂,听说中药治疗感冒疗效不错.服用了几包也不见好转.请问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8.
笔者采用大柴胡汤治疗小儿风热型感冒,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涉县天津铁厂职工医院门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62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80例;年龄1~14岁,平均(6.50±1.8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h至2d,平均(13.50±2.40)h;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胸部X光片除外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9.
三九小儿感冒颗粒 【主要成分】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相似文献   
10.
杨丽 《中老年保健》2015,(10):53-53
秋冬季节.人容易发生感冒。日常生活中.可尝试按摩以下穴位,预防感冒或减轻感冒症状。 点揉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左右两边的风池穴.用力揉动数十次.能清热疏风解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