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12篇
内科学   76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2024篇
预防医学   47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98篇
  6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实施手术全程护理对降低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的意义。方法:选取行腹腔镜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80例患者进行手术全程护理,通过总结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方法,总结该护理模式对减少由于腔镜手术中由于CO2潴留导致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的经验。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及对症治疗,全部康复出院。对照组患者开始手术10 min,开始手术30 min,开始手术50 min等时间段HR,MAP,Pa CO2与气腹前5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手术10 min,开始手术30 min,开始手术50 min等时间段HR,MAP,Pa CO2与气腹前5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手术30 min,开始手术50 min,拔管后5 min等时间段Pa CO2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9,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易并发高碳酸血症,给予有效地手术全程护理可降低发生率,保证手术患者生命安全,提高该术式的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出现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5.
郭月琴 《临床医学》2006,26(7):84-8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它是因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以往病死率很高。自1972年Soksen等人报告用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治疗以来,病死率大大降低。国内现多采用此法,现将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救治水平。方法通过积极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酸中毒等措施进行抢救,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及好转29例(96.67%),死亡1例(3.33%)。结论合理补液,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血糖控制欠佳,部分表现为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部分初次诊断为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本文通过对28例临床资料的分析,以加深对该病变的认识,为临床医生的观察和预防提供帮助,以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6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振国  王维强 《中原医刊》2006,33(19):67-67
酮症酸中毒是临床上糖尿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诱发因素很多,如果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我们近8年收治有明确诱因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7例,就其诱因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7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其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  相似文献   
9.
肝脾破裂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常合并低容量休克,酸中毒等生理功能紊乱,病情危重,急需争取时间尽快手术治疗,去除出血原因,在68例肝脾破裂应用连续硬外麻醉完成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肝损害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调查糖尿病患者274例,把其中有肝损害的46例分为DKA组和无DKA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把有DKA的51例分为肝损害组和无肝损害组,观察肝损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和血浆渗透浓度(OSM)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肝损害的患病率为16.79%;DKA组血清ALT、AST、TBIL明显高于无DKA组(P<0.05);伴DKA者肝损害组CO2-CP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而BUN、FBG、OSM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KA、脱水和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肝损害的重要因素,肝损害的程度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