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44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23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因其不像其他脏腑一样有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几千年来对三焦的争论颇多。《黄帝内经》属于六腑的三焦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从无形的功能到有形的网膜、膜腠、少阳三焦膜系等。现代医学对人体肠系膜胸腹膜间质组织等的不断认识,中医学对人体三焦认识超越现代医学的部分体现出来。三焦为人体脏腑联系的膜性管状通道,为上下内外流通的四通管道,主要调控人体的水液和气机运行代谢,三焦膜性管道的气化功能产生人体所需的护卫精微,护卫精微缺少、紊乱为肿瘤、免疫疾病发生转移多脏受累的关键。三焦郁滞为复杂疾病的主要病机,三焦郁滞状态的基本治疗法则是疏利三焦,重在"通、化、调"。  相似文献   
2.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是通行水、气和火的通路,与肾具有密切的生理病理性联系。三焦失调是引起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阳亏虚、气机逆乱,以及痰湿、血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形成的重要病机,通调三焦法则需贯穿CKD治疗全过程。通调三焦水道的关键在于宣肺利水、淡渗利湿,通调三焦气道的关键在于和解少阳、调畅气机,通调三焦火道的关键在于温补脾肾。三焦调畅,则肺、脾、肾功能正常,气、血、水运行协调,有利于延缓CKD进展。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不典型阳明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伤寒论》阳明病篇的221-223条文从文理,医理和编次上进行重新的理解,指出有阳明病外证而内无燥屎结聚的所谓不典型阳明病,在临床上应从上,中,下,三焦辨证论治,其主治方剂分别的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这样理解比之现行的将此条件作为阳明误下后的救逆似更有临床意义,而后世的温病三焦辨证与此暗合可能受此启发。  相似文献   
4.
5.
文中认为我省流行性出血热主要表现为湿温型疫病,病机演变以少阳、三焦气机阻滞为主。辨证分寒湿、湿热两型,治疗用宣畅三焦法,前者以温宣三焦方(麻黄、杏仁、木香、砂仁、茯苓、桂枝)为主,后者以清宣三焦方(杏仁、桔梗、厚朴、薏仁、通草、滑石)为主。治疗5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肾通利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对照组(120例)和治疗组(136例),对照组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滋肾通利胶囊治疗。2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年后对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6.3%,对照组81.7%(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4.4%,对照组30.0%(P〈0.01)。结论:滋肾通利胶囊对泌尿系感染有良好作用,长期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7.
笔者幼承家学,又蒙全国名老中医陈潮祖先生悉心教诲,临证稍有浅得。近年来临证常从三焦论治,通过通利三焦以治脏腑病变,用于临床各科,取得较满意疗效。故不避鄙陋,且将愚见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少阳篇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疏少阳之郁滞。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胸腹蕴热,除烦满。柴芩合用,可解半表半里之邪,。生姜、半夏调理胃气、除逆止呕。甘草、大枣、人参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疏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苦白、脉弦为证治要点。  相似文献   
9.
韩景献 《华夏医药》2009,(3):193-197
此文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认为三焦气化失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基于对”三焦气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病,由此确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以及中药组方”黄地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这些研究充分证实了”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养生学和治疗学角度提出了重视整体调理三焦气化以阻断衰老时体内的恶性循环,是对中医衰老机制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战国消化生理三焦(集)配六腑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焦”二字所代表的医学概念,自今本《黄帝内经》出现以来,勾人心思两千余年,有形无形之说,经隧腔子之别,形态机能之议,奇论众出,各见高下。近50年来学者们对三焦概念的探讨,仍未见概念较为清晰、形态趋于明朗的文章。全国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版对上、中、下三焦的解剖生理内涵已下定义,但与古人论述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