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循证思维探讨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吸痰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不同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个别化饮食护理的尝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个别化饮食护理包括配餐个别化和进餐护理个别化两方面。1配餐个别化凡新入院病人,由医生根据病情确定饮食种类,护士将开餐通知单送营养室,营养师根据饮食类别制订食谱,厨师按规定的食谱...  相似文献   
3.
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成分,也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前腰围(WC)已成为临床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衡量个体是否存在腹型肥胖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观察进餐对腰围测量值的影响,2003年11月我们在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时,选择496人在清晨空腹及早餐后分别进行了腰围、臀围(HC)测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格列奈类药物是一种新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在进餐后更快、更  相似文献   
5.
生活实例 许先生今年37岁,近2年来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常有嗳气,有时出现进餐后呕吐。在某大医院,许先生做了2次胃镜检查.均诊断为慢性胃炎。吃了不少治胃病的药.可疗效甚微。最近.他去另一家医院做腹部CT检查,报告为胃癌。  相似文献   
6.
《癌症康复》2003,(4):26-27
一日三餐谁也离不了,可是,有些人吃东西太随意,对健康无益。有一张报纸总结出科学用餐的10种方法,您不妨一试,看看自己能做到多少。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症状性低血压是肾功能衰竭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高达 2 0 %~ 40 %。其原因错综复杂。症状性低血压常发生在血液透析的中后期 ,本文对血液透析中后期进餐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进行观察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在我院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共 2 0例。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2 6~ 6 7岁 ,平均 38± 11.2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14例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性肾衰 8例 ,糖尿病性肾衰 4例 ,高血压性肾衰 2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6例 ,其中感染性休克引…  相似文献   
8.
董丽 《家庭医学》2004,(11):48-48
许多糖尿病患都明白,合理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基础。但要做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合理饮食,并非易事。大多数患只知道少吃主食,即控制糖类(碳水化合物)。可粮食吃少了,总有饥饿感,于是有的患便将米熬成粥,以满足饱腹感。然而这样做,餐后血糖仍是很高,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耐量受损(IGT)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并且显著地影响其发病和转归。 餐后血糖定义及状态 餐后血糖是指进餐后的血糖,随餐后糖类的吸收,在餐后10min血糖自空腹水平开始升高。非糖尿病患者,进餐后2h血糖达到峰值,正常不超过5.6mmol/L,在2~3h回复至餐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医历来讲究进餐卫生,从进餐速度、进餐姿势、进餐环境到进餐心情,都有一系列的论述。《养病庸言》曰:“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马琬食经》主张:“凡食,欲得安神静气,呼吸迟缓。”这些观点和方法大多符合现代科学的道理,且有利于营养吸收和养生保健,值得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